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新形势下,高校需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广泛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热情。要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找准结合点、做好融入功,把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师生的思想与行动,全面提升师生道德素质。要继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时代活跃元素阐释理论,做好教学内容与学习需求的“供需对接”。要不断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进一步管好用好思想舆论阵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要切实加强高校党政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保障。
一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提倡和平与发展,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着和平,我国处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自然也与世界各国人民一样追求和平、致力发展。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发展,我们也遇到了多种新问题、新矛盾,这时候就需要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更好的执政方案,因而,近年来,我党始终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放在一个重要层面上,在这一背景下的高校党建工作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高校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孵化基地,高校能否培养出道德素质高尚、文化素质全面、有理想、守纪律的接班人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也会对中国未来在世界上的一个地位造成影响。要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合格接班人,无疑首先需要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只有端正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才能为各项教育工作的成功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大学生的特殊性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获取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具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都是他们的优点,同时他们也有自身成长过程中固有的弱点,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对一些复杂事件、复杂问题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更是显得不足,因此为了促使青年大学生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高校也必须加强党建工作。
二当前民族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
1国际形势的复杂化
目前,纵观整个国际政治大局,我们不难发现,国际形势存在很大的动荡性,经济形势也在区域复杂化,其所带来的影响也会渗透到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高校也不得不面对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这给党建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发达国家,甚至恐怖组织等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当我国处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中,一些好的或是不好的国外元素和外来文化大量涌进,一方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这势必也会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高校逐渐成为国外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战略重点。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面的不断扩大,高校在安全稳定工作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2国内形势的多样化
就国内情况而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分子依然存在。这些因素给社会发展带来动荡和矛盾的隐患。同时,随着信息时代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使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认识、思维方式更多元化,从而导致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出现,不可避免给高校师生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高校从传统的单一形式发展到现今的多样化形式,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制度与办学方式并存,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
三学生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状况
学生党建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政治保证。我国正处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时期,需要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敢于创新、求真务实、踏实勤劳、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党和国家将培养优秀人才的重担交给各高校,希望高校能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并不断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为我党人才队伍注入新活力而努力。
学生党建对优良学风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学生党建可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其发自内心地建立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生目标,伟大理想和坐标可以正确领导学生党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抵制学习过程中的功利心态,从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困惑的阴霾中走出来。学生党员由于对未来充满期望,就会自发地刻苦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对改进民族高校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从高校党建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出客观、科学的标准体系,要不断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组织领导制度,明确党建工作的领导权、决策权和责任制问题,做到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党建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相关工作部门的积极性,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力,形成上下通畅、上下同步、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要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制度相互衔接,做到科学有效、执行到位。
注重规律研究,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加强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努力建设框架科学的党建学科体系,构建党建学科的话语系统和逻辑体系,丰富党建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学科支撑。要创造条件、加强引导,组织联合攻关团队,充分研究党建理论的范畴、要素、目标、规律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整体提升党建工作理论水平。
- 上一篇:大学生党员群体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 下一篇:魅力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