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社会 > > 详细内容

世界主要融资模式成因探索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模式;二是以日德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融资模式。这两种融资模式是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法律等因素形成的,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因此呈现出了不同的优缺点。本文对这两种不同的融资模式形成原因进行探索,最后对两种模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其中,英美式融资模式以更为发达的美国为重点,日德式融资模式以同处在亚洲、文化与我国相近的日本为重点。

  一、历史方面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从殖民地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1860年美国完成工业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没有经过封建制度充分发展的美国,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基础薄弱,人们没有足够的钱存入银行使得银行再把钱借给企业,因此企业融资主要依靠自身的发展和虚拟的证券市场,银行的作用显得薄弱。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迫溯到1725 年的商品拍卖市场, 因为当时夹杂在小麦、烟草甚至奴隶的买卖中,还有零星的来自自欧洲的证券被拍卖。美国证券交易的初次繁荣始于联邦政府成立时发行的战争债券。总体来说,美国的证券业是伴随各个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成熟起来的。美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备成熟。企业有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长期历史,证券市场又有足够吸引企业通过其进行融资的优势,无外乎形成以证券市场为导向的融资模式。

  日本虽然是比美国后起的工业化国家(1904年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但经过了封建社会的充分发展。日本的银行发展史同样悠久,1882年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就成立了。在近代,为了迅速建成近代工业,日本的银行在解决企业资金短缺,保障企业资金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的证券业则是从处于战前经济核心地位的财阀公司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日本的证券业垄断相当严重。60年代以后,行业集中加剧,形成了以野村、大和、日兴、山一证券公司为主的四大券商,在很大程度上操纵和控制着日本证券市场。日本证券业的起步晚,垄断性强导致了其发展缓慢,在日本企业融资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银行,因此日本就形成了以银行为导向的融资模式。

  二、文化方面

  美国作为西方国家信奉“个人主义”,所谓“个人主义”并不等同于“利己主义”。在西方社会,个人主义一般被理解为:突出个性与个人特征,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赞成个人行动自由及信仰完全自由。他是一种与国家主义相对立的主张,是西方文化中民主意识的出发点和现行民主制度的基础,进而演化为具有广泛影响和生命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政治经济理论和文化的内核。因此,美国人强调个人利益,不认为应该与企业同命运,每个个人只需要作出自己的最优选择。美国的企业也更偏爱在约束较小的证券市场上融资,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而不是受银行的监督。日本作为东方国而家信奉“从教”哲学,长期封建社会的“天皇专制制度”使其习惯于对权威的信仰和遵守,不强调个性,突出社团利益。

  三、法律方面

  美国有反对资金过度集中的法律传统,早在1863年,美国国民银行法案就把商业银行的业务限制在一个州的范围之内。30年代初期,美国银行大量倒闭,美国政府在1933年制定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必须分离,禁止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票与从事股票买卖。1890年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统称为《反托拉斯法》的一系列法规及其修正案,主要规定了禁止各种非法垄断性、限制性或不正当的商业行为的规则。在美国的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的规模要远大于股票融资的规模,这是因为法律规定股票分红必须要交税,而债券还本付息是不用交税的,因此使得很多情况下举债的成本要小于发行股票的成本。

  日本法律和欧美法律不同,对企业间的相互投资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并且从传统来看,日本在战前实行的是“财阀持股”的方式,一个大财阀下有许多相互关联的企业,由财阀统一持股。二战后,随着财阀的解体,股权一度分散起来,但随着战前属于同一财阀的企业通过相互持股重新集中起来,股权又变得集中。“大树底下好乘凉”企业间通过相互持股,减少被吞并的可能性,并且加强关联企业的相互联系,这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整个经济的稳定。

  企业融资模式研究的核心在于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怎样的融资安排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究竟这两种融资模式孰好孰坏,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如果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的稳定来看,日式融资模式显然要更稳健些,因为大股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有规划,而日常的决策绝不是只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因此企业的行为就具有目标性和连续性,整个社会经济就会更加稳定。但是如果从市场的作用角度来考察,我们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根据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尽量减少对经济的非必要干预的情况下,成本才是最小的,市场结构才是最稳定的。这样看来,美国融资模式表面上较日本融资模式更加分散混乱,但事实上,却是更大程度的遵守了市场的规则,让每个“利己心”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进行个人效用最大化选择,让每个追逐利润的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进行企业利润最大化生产,因此从内在说,这样的融资模式可能才是最有效、这样的经济或许才是最稳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