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规范综述
一、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受到抑制,与农村金融相适应的配套设施的缺失,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供需矛盾凸显。本文 旨在通过对苏南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探索出一条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可行之路,从而优化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
其中,“苏南”主要指苏州、无锡、常州地区;“非正规金融”则泛指在现有正规金融体制以外,不被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不受正规金融制度保护的资金融通方式。
二、苏南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
在调研期间,小组成员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辅以文献资料、新闻报道等,对苏南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一)家庭借贷情况
从渠道来看,苏南农村家庭借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银行、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二是通过农村普遍存在的非正规金融途径获得借款,主要有自由借贷、以非正规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活动等。调研发现,苏南地区农村家庭借贷主要以非正规金融形式为主,其中又以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的民间自由借贷最为普遍。
从用途来看,主要有生活消费、生产经营。从调研结果来看,在列出的多项借贷用途中,用于购房建房的消费性借贷最多,其次分别是医疗、子女教育、婚丧、购置汽车家电等;在生产经营借贷方面,因为做生意投资而向他人借款的情况最多,其次是农业生产借贷。
另外,借款渠道和用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经营;而一般日常消费所需的借款,则主要通过民间自由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
对于像高利贷等广为知晓的民间借款,多数家庭表示没必要存在或者无所谓,问及原因,许多人表示,在当地因借高利贷赌博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例屡见不鲜,高利贷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一种利率极高、为赌博等服务的比较极端、甚至对社会有一定破坏性的放贷形式,与正常生产经营有关的资金融通活动关系不大。
(二)中小企融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县域经济,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苏南地区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且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这些民营企业在刺激经济、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内外部客观环境的约束,近几年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渐突出。
一方面,受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资金链明显抽紧。据一些民营企业负责人反映,近些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依赖出口的行业,面临着产品外销受阻,资金无法回拢,而原材料价格却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也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利润大幅降低,从而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
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中小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融资成本偏高。一是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要求比较严格,短期内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这类途径获得直接融资。二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并没有充分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规模、风险承受能力、信贷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获得银行的“亲睐”;尽管在相关政策扶持下,苏南地区一些中小企业确实能从国有商业银行、当地农商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一定量的贷款,但是由于审批程序复杂、时间长、金额有限,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另有不少企业反映,大多数银行在放贷时采取了对央行基准利率上浮的政策,加上一些理财产品捆绑销售以及一系列类似的附加条件,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实际成本比预期要高出很多。
在这种供需矛盾之下,很多中小企业将融资渠道投向非正规金融领域,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非正规金融中介应运而生。事实上,苏南地区民间资本发达,民间借贷向来比较活跃。近年来实体企业资金短缺、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不足现象日益严重,使得非正规金融迅速发展,民间借贷几乎已成为一个热门“生意”,苏南地区不少商会、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个人等纷纷参与其中以谋求高额利润,在多方推波助澜之下,市场上通行的借贷利息一度达到20%至30%,甚至30%至40%。
(三)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情况
在广大苏南农村地区,较为普遍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商会等。一方面,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借贷服务灵活、简便、快捷,在信息、成本等方面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一定程度上与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形成互补,填补了市场缺陷。另一方面,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无论是在外部环境还是其内部发展方面,均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缺少法律认可和保护、未受到有效监管、内部控制不到位、缺少规范性、风险防范能力较弱等,使其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堪忧。
下面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分析其自身面临的经营问题:
首先,融资渠道有限、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且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的融入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由此可见,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极其有限,因而可提供的贷款金额也是有限的,根本无法满足市场上资金需求者的贷款需求,存在的资金缺口较大。
其次,内部风险控制不到位、防范风险能力较弱。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定性模糊、财务会计制度不统一等原因,各家小贷公司普遍存在着经营不规范、随意性较强的现象,使其在内部风险控制、防范风险能力方面存在缺陷,一旦出现违约、资金无法如期收回等现象,容易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导致公司破产。
- 上一篇:世界主要融资模式成因探索
- 下一篇:小微金融中的“软信息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