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社会 > > 详细内容

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方式及对货币调控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国库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活动,它是国际上政府财务管理的通行做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库存现金逐年增加,为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空间。

  目前,虽然我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已逐渐进入以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以及购买国债为主要形式的成熟操作阶段,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却一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从现实发展来看,实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实施国库现金管理既是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国库闲置资金运用效率的高效途径。虽然传统的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方式使库存现金能按照人民币存款的活期利率计息来获取收益,但该收益较将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的方式来说,仍显得太少。因此,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国库资金的运用效率,获取可观的收益。2013年7月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盘活货币资金存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要求财政部研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就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在分析实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国库现金最佳持有量、操作方式和收益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调控的影响,旨在为地方财政部门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国库现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01年推广试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库库存的不断上升,国内研究国库现金管理的文献逐渐增多。这些文献从技术操作层面、比较研究角度以及制度分析等多个方面对有效实施国库现金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王雁(2010)在分析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问题,如地方政府理财观念仍较落后,财政风险防范手段不健全,现金投放规模预测难度较大等。高平(2009)认为国库现金管理不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现金管理,应将其置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中进行探讨。他指出,目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面临两大障碍:一是地方国库保值增值意愿强烈,但目前相关的风险防范和制度规范尚不健全,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二是应警惕个别地方政府利用国库现金管理干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防止信贷资金流向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等行业或企业。

  王军波(2009)分析了当今世界国库现金管理的三种模式,即中央银行存款模式、商业银行协议存款模式和货币市场运作模式,认为无论哪种模式都将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三种模式收益相对大,而且随着短期债券的滚动发行,将最终形成长期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基准,为实现利率市场化奠定基础。他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货币市场调节模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李思敏(2012)总结了中美两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实践情况,并从管理目标、制度规范、账户设置、操作方法以及实施成效等方面对两国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为更好地开展国库现金管理, 应尽快建立真正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选择合理的操作方式,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并优化定价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