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这也是对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科学性的内涵十分丰富,同时也涵盖了全部教学过程。科学性总的可分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教学过程的科学性。
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的用语、板书和多媒体演示要规范,数学概念的讲解、数学用语的使用要准确,计算和重要公式的使用要精确。我们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不能出现任何科学性的错误,然而这绝非易事。因为教学中随时会遇到新的问题,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我们现有的知识不足以应对知识的进步和科研前沿领域成果的更新。这需要我们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利用优厚的网络资源了解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时代同步。
2教学过程的科学性
教学过程的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人、因内容而异。
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讲授性为主抑或引导发现为主还是小组讨论、练习为主的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如何使用得恰到好处,做到不偏不倚。习题课上的精讲多练,多到什么程度;启发式教学如何启发得自然引导得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等等。这些都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息息相关。
二、技巧性
技巧性是对教师的较高要求,也是教学效果好坏和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技巧的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学生机械地记忆数学理论知识。
1语言的技巧性
讲解的语速需要抑扬顿挫,节奏快慢得当让学生听起来轻松愉快,同时要有助于学生的长期记忆。
2讲解的技巧性
要让学生对晦涩难懂的知识接受起来变得容易,对方法的记忆能快速准确。这时,需要具备丰富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结合一些比喻的方法、恰当的举例、简单的口诀。这样,才能达到奇妙的效果和作用。
三、艺术性
艺术性是对教师更高的要求。艺术性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活跃课堂的气氛,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学的艺术性,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得到质的飞跃,才有可能向名师不断接近。
这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特质,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和理论功底。趣味性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恰当的手势,声情并茂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乐园,寓教于乐。同时,板书也需要具有艺术性,要条理清楚、简洁明快、形式新颖、一目了然。但是,不能过分地强调艺术性而忘了教学的目的,那样就是“哗众取宠”。
总之,科学性是课堂教学的原则,是根本,离开科学性的教学是“误人子弟”;技巧性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精华,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缺乏技巧性的教学平淡无奇,事倍功半;艺术性是课堂教学的花絮和插曲,给课堂教学带来灵气,是名师风采和教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应当不断接收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做教学上的有心人,把自己锤炼成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绝无捷径可走。教学无涯只有求索不止方能不断进步。
- 上一篇:运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