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郴州(十二)
麻辣田鸡
原料/调料
田鸡腿600克,蛋清1汤匙,酱油1汤匙,生粉2汤匙,大蒜片3汤匙,青辣椒2只,红辣椒3只,用酱油2汤匙、酒1汤匙、镇江醋1/2汤匙、糖1/2汤匙、生粉l/2汤匙、香油1茶匙做成调味料。
制作流程
1、将田鸡腿每只先斩除脚尖再直切为二,全部放在大碗内用蛋清、酱油、生粉拌匀腌泡30分钟左右。
2、青红辣椒分别除籽后切成小方块(或菱角块)留用。
3、烧热炸油,将田鸡炸熟(约10秒钟),捞出后将油倒出,仅留下3汤匙,用来炒香大蒜片,随后放青红辣椒,续炒数下,便将田鸡与调味料下锅,大火拌炒均匀即好,熄火前淋下热油1汤匙即可。
麻仁香酥鸭
菜谱配料:
肥鸭1只2000克,味精1.5克,芝麻50克,花椒20粒,熟猪肥膘肉50克,花椒粉1克,熟 瘦火腿10克,葱15克,香菜100克,姜15克,鸡蛋1个,干淀粉50克,鸡蛋清3个,面粉50克,绍酒25克,芝麻油10克,精盐8克,花生油 1000克(约耗100克)白糖5克。
制作过程:
1、将净鸭用绍酒、精盐、白糖、花椒和拍破的葱姜腌约2小时,上笼蒸至八成烂,取出晾凉,先切下头、翅、掌,再将鸭身剔净骨,从腿、脯肉厚的部位剔下肉切成丝。火腿切成末。肥膘肉切成细丝。鸡蛋在碗内,放入面粉、干淀粉10克、清水50克,调制成糊。香菜摘洗干净。
2、将鸭皮表面抹一层蛋糊。摊放在抹过油的平盘中,把肥膘肉丝和鸭肉丝放在余下的蛋糊内,加入味精拌匀,平铺在鸭皮内面,下入油锅炸呈金黄色捞出,盛入平盘里。
3、将蛋清打起发泡,加入干淀粉40克,调匀成雪花糊。铺在鸭肉面上,撒上芝麻和火腿末。炒锅内 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麻仁鸭酥炸,面上浇油淋炸,至底层呈金黄色滗去油,撒上花椒粉,淋入芝麻油,捞出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整齐地摆放盘 内,周围拼上香菜即成。 注意:盛蛋清的容器要净洁,不能有油、盐、碱和生水,用抽子顺一个方向搅打,中途别停,一气呵成,打成雪花状,以插入筷子立定不倒为度。
风味特点:
麻仁香酥鸭是湖南创新名菜。注重工艺造型,讲究原料配合,形态美观,色调柔和,集松泡、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深受四方宾客欢迎。
临武鸭
临武鸭是临武县久负盛名的特产之一,历代贡品。中国八大名鸭之一。具有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 肪、味道鲜美等特点。本产品选用珠江源头,舜峰山涧武水溪野外放养的纯种临武鸭为原料,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结合传统生产工艺,精心制作而成。为居家、 旅游、宴席的上等佳肴。 以“滋阴降火,美容健身”而著称,当地老百姓俗称“勾嘴鸭”。公鸭体重2.6至3公斤,母鸭体重2-2.5公斤,属肉蛋兼优型,无论烧、炒、炖,还是加工 成盐水鸭、板鸭,均风味别具,其品位居全国地方麻鸭之首,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1984年载入《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6年获湖南省优质农产品金 奖。先后被省、市、县列入“九五”种苗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重点工程。目前,全县发展临武鸭230多万羽。
在《临武县志》中,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舜帝南巡至临武,被其山青水秀、纯朴民风所吸引,便将一片羽毛、四颗小石子点化成四只美丽异常、貌似天鹅的小鸭。 这四只小鸭的脖子上都留有舜帝钦点的一道白色玉环。自此,临武百姓以养临武鸭为传统,代代相传,延绵至今。美丽的传说和现实的真实相映生辉。
干锅鲜粟鸭
用料:麻花鸭1只约1500克,鲜栗肉300克,泡红椒、姜、葱米少量。
调料:盐、胡椒粉、味精、红油、料酒适量。
制法:将鸭宰杀洗净斩块,焯水去血污,沥干水,下六成热油锅炸至四成熟捞起,锅中留适量油,入姜、葱米炒香放鸭灒酒放适量汤、调料和泡红椒加盖焖煮至六成烂,放鲜栗肉拌匀再焖至鲜栗熟透倒入银锅上席。
特点:香鲜甜软,适度酸辣,健脾暖胃。
制作关键:鸭要肥嫩,栗要饱满匀整,炒火要大,焖火要小且要匀,保持票子不碎烂。
红葱烧辣肉
原材料: 湖南腊肉200克、红葱头50克、红椒1只、生姜、葱各10克。
调味料:
花生油30克、盐5克、味精10克、老抽王5克、湿面粉适量、麻油5克、清汤150克。
制作过程:
1、湖南腊肉洗净切厚片,红葱去皮切块,红椒切片,姜切片,葱切段。
2、烧锅下油,放入姜、腊肉煸炒至出香味。
3、然后加入清汤、盐、味精、老抽王、红椒、葱段用小火烧熟入味时,用湿生粉打芡,淋入麻油入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