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古今郴州 > > 详细内容

郴州历史文化街区与名村

①良田镇上、下街历史街区

        良田镇位于郴州市区南部,距中心城区21km。有史记载可始于秦赢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筑郴县西南境驰道九十里”。现上、下街即为其中一段,良田依托其形成和发展而来,成为“九十里驰道”上主要驿站。良田建制在明朝前无考,从明历四年(1576年)有史记载以来,良田一直为原郴县南部商业繁华之地和区划更替中的区、乡、镇治所地。清嘉庆年间(1796-1820),称良田市,沿“郴宜驰道”形成长约840m长的街道,分上、中、下三段,有店铺200余家,民国18年(1929)修筑郴宜公路,平行于“郴宜驰道”东约200m。1952年良田设为当时郴县唯一的乡级镇,1958年修建良江公路时,拆除中街部分房屋,只剩目前的上、下街。现存街道宽3-5m,为青石铺砌,“骡迹”显现。街两旁2-3层店铺比邻而建,青砖、灰瓦、马头墙,板式店铺门,尽显湘南街市风情。在下街,还遗存有清代建的文昌宫戏台和水星楼,以列为县级文保单位。在街东北,当时郴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290名革命烈士,建有郴县革命烈士祠,为县级文保单位。

        良田上、下街历史街区具有“郴宜驰道驿站、湘南商业街市、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保护和抢救上、下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划定保护范围为:东至107国道,北至文昌宫戏台、南至良田溪桥、西至原镇供销社、工商所东侧。尽快制定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相关的保护政策。

②苏仙区岗脚古村

        位于中心城区西北向32km的栖河畔,是以李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古村始建于宋末,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世系二十八代,现遗存古村落面积约3公顷。古村具有“依山面水、山环水抢”的空间格局和“犀牛下大海,狮子保下口”的风貌特色,以传统的村落格局、组合类型多样且单座较大规模的湘南民居宅院和优美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环境而著称。古村保护区面积3公顷,规划控制区面积16.77公顷,详见“岗脚古村保护与利用规划”。

③苏仙区两湾洞古村

        位于中心城区东南向41km的五盖山南麓,是以段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古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世系二十五代。现村庄总用地面积约8.7公顷,古村遗存面积约4.6公顷,整体自然村落为一行政村。古村北依山麓,南望良田千倾,村内街巷仟佰纵横,如似迷宫,大部分为青石板铺砌。古民居型制规整,大多为“三进三开间”,青砖、灰瓦、马头墙,部分民居石雕精美。村内段氏公祠、广场、古井、水系、柱马石等历史遗存丰富,布局井然有序。段氏祖先名人辈出,人文历史深厚。规划保护范围为古民居覆盖区,大体以现段氏公祠为中心,方圆约1.1km为保护范围。

④北湖区陂副古村

        位于中心城区西南面约40km,是开国上将邓华将军的故居所在地。古村始建于明洪武年(1368-1376),已近600年,世系二十七代。陂副古村是湘南一个典型的以传统农业为经济基础、以血缘聚落为特征的自然村落。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开国将军故居、古村落风貌完好度高、古民居工艺精湛、文物古迹丰富及民俗风情浓郁等四个方面。古村保护范围和东、北、西三面以环村公路为界,南以村内简易公路为界,保护区面积2.16公顷,规划控制区面积21公顷。保护规划详见“陂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