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网络上的桂东 > > 详细内容

桂东唱响“红”与“绿”聚合曲

   通讯员 黄金星 张前宝 

    本报记者 曾楚禹 刘勇

    入夏以来,一批批游客涌向桂东。观鸟基地铁山景区,“梯田挂在半山腰、种子撒在云雾里”的大水梯田,“贪婪”呼吸负氧离子的游客络绎不绝;第一军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纪念地、红六军团誓师西征纪念地,瞻仰红色遗址的人川流不息;从县城到各景点的宾馆、农家乐,桂东特产黄菌、花豆、甜玉米卖到脱销。广东佛山游客张朝展说,心系红色沃土,身处绿色海洋,让人乐不思归。

    桂东的“红”与“绿”,构成这个山区小县的基本元素。县委书记陈湘安说,“红”、“绿”是桂东的特质,是资源、品牌、优势,红色铸就精神,绿色引领发展。近年来,桂东县统筹运作红色人文资源和绿色自然资源,深挖潜力,走出了一条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红绿“两轮并驱”的发展道路。

    红色旅游风生水起

    桂东是一片红色热土。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毛泽东迎还红军大队纪念地(唐家大屋)、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工农红军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每一处红色的印记,都有一个“激情燃烧”的故事。

    这几年,桂东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旅游风生水起。

    2009年,县里制订《发展红色旅游实施方案》,按照旅游产业规律和红色旅游发展思路,确定红色旅游线路,编制全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和景区建设详规。

    该县在《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兴建第一军规广场,设计新颖、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屹立在广场中央,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县里还对中国工农红军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沙田万寿宫以及红六军团寨前圩河滩誓师西征旧址等红色景点恢复原貌,维护修缮,保护和充实了史料。    

    通过精心装扮红色景点,营造出革命老区浓厚的红色旅游氛围。8月中旬,记者刚一踏入沙田镇的“第一军规”广场,“山起舞,水扬波,桂东飞出一支歌……”一阵激昂的歌声就从不远处传来。循声望去,一首名为《桂东飞出一支歌》的MTV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游客齐聚屏幕下方,和歌起舞,掌声连连。在沙田戏台、万寿宫等景点,过往游人如织,一派热闹景象。工作人员介绍,前来观光的游客有的是组团前来,有的是自发参加红色旅游,踏访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教育。

    县旅游部门负责同志说,今年以来,桂东红色旅游呈“井喷”之势。年初至今,全县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呈几何级数增长,预计今年将突破50万人次。

    绿色产业硕果累累

    “如果说红色是桂东的文化、精神和动力,绿色则是桂东的优势、理念和出路。”县长黄峥嵘说。

    2012年9月,以红色闻名遐迩的桂东县,迎来一张崭新的绿色名片:桂东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全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县”。桂冠的背后,有桂东人引以自豪的生态“底气”:森林覆盖率达82.36%,居全省之首,县域内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到25272个,最高瞬时值达15万个。

    绿意盎然的生态家园,也与这几年县里“广植绿色”有关。近两年来,桂东积极呼应“绿色湖南”、“森林郴州”建设,开展3年城乡绿化攻坚。全县新造林8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抚育改造20万亩;县城新建小游园、单位庭院绿地83处,县城公共绿地达到65.3万平方米;创建市级绿化示范乡镇9个、示范村22个。

    放眼望去,桂东“绿”果累累:一条条整齐划一的林带,一片片气势雄浑的林网,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景点,一座座掩映林中的村庄……今天的桂东,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

    为培育生态富民的“绿色银行”,桂东县全力打造全国“茶叶之乡、南竹之乡、药材之乡、花卉苗木之乡”,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资金,扶持特色生态产业的发展。

    目前,全县已建成茶叶基地8万亩,被列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玲珑茶”成功创建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已建成南竹基地15万亩,药材基地15万亩,花卉苗木基地4.5万亩,打造了“万亩茶叶观光园”,“百里花卉苗木走廊”。“玲珑茶”、“老桂岽”、“绿缘红豆杉”等一批生态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因红色与桂东结缘,因绿色而爱上桂东。天天生活在天然氧吧城,感觉很好!”在桂东做了20多年服装生意的外地客商卢老板,用真挚的语言所描述的感受,透出了一名“新”桂东人的自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