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桂东民间方言俗语的先行者
应用桂东民间方言俗语的先行者
——通读陈应时《官险》、《色险》、《商险》三部曲有感
读陈应时大师《官险》、《色险》、《商险》三部曲不下于三遍,但每次都能引起一个共鸣,那就是,陈大师活学活用桂东方言俗语写作的能力相当高超。作为土生土长的桂东人,特别是我,通常也会用笔纪录一些东西,很觉得他的这些作品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说起来,这个陈“大师”的名号还是我给起的。那次,他代表县委宣传部来我这检查指导工作,当时,不是我分管这一块,但在此时以前,拜读过他的许多作品,特别是他把桂东方言俗语应用到写作当中、充分发掘桂东文化的能力特佩服,同时也跟他很熟悉,就在不经意中叫上他陈“大师”了。我当时讲,他是“鸟(音diao)术大师”,应该简称“大师”。在桂东方言俗语中,“鸟术”跟“拐经”有类似意义,但“拐经”是贬义词,“鸟术”是褒义词,“拐经客”是骂人没正经,骗人没商量,“打鸟术”则有夸赞意思,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大师”这个词既有褒义,也有贬义,应视为中性词;我称他为“鸟术大师”,是套用其《官险》32章将其比作“文秀”,更多指的是一种敬佩的心意,何况一般时候称他也就是“陈大师”,他也只得默认。
记得,我开始拜读陈大师的《色险》时,还写过几句短文发在我的网易博客上,赞赏这是桂东方言俗语的大集合,推及桂东文化的先行者。桂东文化渊源深厚,源远流长,方言俗语中融合了多个地方特色而形成的独特语言风格、名俗风情,特别值得文化人发掘整理,尤其作为桂东本土文化人,更应该潜心。陈大师经历了农民、矿工、教师、记者、编辑、秘书、领导等多重身份转换,但收集整理发掘桂东文化的心一直没有变,特别值得我们这些桂东有点文化的人学习。我还知道,陈大师喜欢作读书笔记,看过好的语句、听过特色的故事段落及时用笔记录下来,并充实到自己的文学中去。
作为文学创作本身,就是提炼生活的过程,源自生活,回归社会,警示生活。陈大师用心提炼生活,应用桂东方言俗语写就的三部曲,不仅符合潇湘“豺(才)狼”雅号,也引起了社会上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和共鸣。
受之影响,原本偏爱自然科学、不是很爱好文学作品的我,也不时尝试着写作文学作品,而且在编辑《新坊简报》的过程中,意图努力挖掘新坊特色文化,希冀《新坊民俗集锦》的及早结集付梓。








- 上一篇:桂东风情之邓建中的探访中国长寿之乡增口乡
- 下一篇:农历六月六 桂东别样“禾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