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之歌”在桂东诞生记/陈俊文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
这是一首我国军民耳熟能详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是一曲经典红色之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响了长城内外。这首嘹亮雄浑的“军魂之歌”。是如何诞生的呢?
军 纪 的 颁 布
军歌的诞生离不开军纪的颁布。
1928年3月下旬,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从井冈山运动到湖南南部的桂东县,以接应“湘南暴动”的朱德、陈毅部队。30日部队在桂东赤卫队引导下从四都到达了沙田。
沙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南麓,东临江西,南靠汝城,是湘南三大农村圩镇。圩上百来间小店,往日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可是,红军的到来,圩街阒无一人,户户落锁,家家闭门。原来,红军进驻沙田前,国民党及其反动势力在群众中大肆蛊惑:红军见屋就烧,见物就抢,见人就杀,不杀的也要在额上盖一个“火印”,“越洗越明”。深受新旧军阀之害的沙田群众在国民党反动势力欺骗下,纷纷躲到了边远农村和深山野林。毛泽东知悉情况后,立即在沙田万寿宫(原称江西会馆)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决定留驻沙田做群众工作。组织宣传队,出告示,写标语。深入农村,走进深山,把老百姓喊了回来。和群众促膝谈心。打土豪,分田地。帮群众挑水、舂米、推磨。消除了群众疑惑。
4月2日,夜阑人静,春寒料峭,窄暖还寒。住沙田万寿宫简朴厢房里的毛泽东夜不能寐,浮想联翩: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时,官兵在助民劳动中拿老乡的红薯吃。攻下茶陵时,个别官兵在打土豪时将没收财物据为己有。在四都东水,部队烧房屋,捆绑帮挨户团队长做过事的木匠。个别战士睡了百姓的门板,不给上好,用了百姓的禾草,不再捆好……。毛泽东深切意识到:一支军队没有纪律就不能成为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就会打败仗。于是,挑灯疾书将几年前曾宣讲过的军队纪律斟酌、修改,正式形成文字,出炉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4月3日,上午,春光明媚。
沙田圩西侧老虎冲三十六石丘大田里,红旗招展。整队站在干田里的指战员或挎着短抢,或握着长枪,精神抖擞。刚组建的农民赤卫队队员扬眉吐气,拿着梭标,背插大刀,背着鸟铳。大田周围,人山人海,穷苦百姓也前来旁听。
风华正茂,身着灰色军装,背着斗笠的毛泽东,踏上田端一翠竹掩映下的土台子,扳着指头,向部队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稻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1930年春,红军离开井冈山,向赣西和闽西进军,毛泽东、朱德对“六项注意”增加了“不得胡乱屙屎、不搜敌兵腰包”二项,从而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写进了《红军士兵会章程》。
尔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随着军队的任务和纪律要求,军纪作过相应修改。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即:
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从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了人民解放军治军法宝。桂东沙田成了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地。一座由萧克将军题名的纪念碑直指云霄耸立在沙田。
军 歌 的 诞 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后,因实用,通俗,易懂,军民欢迎,便迅速在各地传开。红军官兵有的写在小本本上,有的写在行军布包上,有的写在驻地墙壁上,作为考问自己的行动指南。不久部队流行唱起了《红军纪律歌》,各部队歌词大同小异,内容与军纪吻合。有的曲调为快板式;有的采用民歌曲调。
1934年9月,程子华受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派遣,到达鄂豫皖,传达中央实施战略转移的指示。程子华同时还传达了中央苏区发布执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1月,时任红25军中央鄂东北道秘书长的程坦(1906—1980,河南新县人)在随红四方面军转移运动中,听取了刘华清建议,怀着一份政治责任心,依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仿照《土地革命歌》歌词写法,以9个字,排列成句,编成通俗而又押韵的歌词,填入《土地革命成功了》的曲调中,最后交刘华清刻印成歌单,发到25军每个连队教唱,红25军率先唱起了该支“军魂之歌”。后来又刊登在军团油印出版的《红旗报》上,歌名叫《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其时歌词为:红军战士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得注意。第一实行民主的纲领,最后胜利才能有保证。第二服从上级的指挥,坚决杀敌才能得胜利。第三说话态度要和好,接近群众言语最重要。第四买卖价钱要公道,不准强迫群众半分毫。第五借人家具用过了,当面归还且莫遗失掉。第六到处厕所要挖好,不准随便拉屎尿。第七优待俘虏要周到,瓦解敌军工作最重要。第八早起门板要上好,上好门板一律捆铺草。室里室外脏物要打扫,免得群众心里遭烦恼。
由于内容重要,曲调熟悉,军歌很快传开,红军战士唱、游击队唱、群众也唱……
解放后,1951年和1957年两次对歌词进行过修改,现在广播和电视播放的这曲经典之歌是在程坦编词基础上,1957年集体修改的定稿。词曲来源至今尚未得到准确史料。 军歌,在革命战争年代,加强了军民的血肉联系,让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军歌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军歌仍响彻在人民解放军的军营里和人民的心中。实践军歌内涵,必定会使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和谐,走向富裕,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