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网络上的桂东 > > 详细内容

抗日战争中的桂东/陈俊文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桂东,作为湘南唯一没有沦陷的县,掀起了抗日热潮。输送优秀儿女到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在后方,宣传抗战,鼓舞民众,筹款筹物支持抗战。

    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让人们铭记过去,珍爱和平,开拓未来。

合  作  抗  日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在山区桂东活跃着两支红军游击队——西边山游世雄领导和东边山蔡会文领导的游击队。在崇山峻岭的桂东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

    1937年7月的一天,游世雄、蔡会文的游击队按照中央陈毅的指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把国民党的血海深仇放在一边,经过与桂东县政府谈判,形成了携手抗日共识。两支游击队下山,在沙田镇整训扩军一个月,发展到500人。桂东沙田、四都、流源、贝溪等地的青年农民纷纷参军入伍,组成了湘粤赣边区人民抗日义勇军。12月从桂东沙田出发,受到各界人士欢送,县长颜宗鲁向义勇军赠送锦旗,群众赠送大量慰问品。经江西崇义、赣州,次年春到达安徽,编入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二营,成为新四军的基本部队之一。国共合作,奉命北上抗日。在安徽茅山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激烈战争,桂东沙田籍杨明富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在安徽大平县抗日战役中,四都乡钟振古、罗定义、郭义仔、李荣科等遇难。在江苏丹阳,偷袭日军据点,俘虏日军百余人,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品。桂东的儿女在他乡谱写了一曲曲不怕牺牲,不畏强敌的抗日战歌。

宣  传  抗  日

    抗战期间,桂东成立了民众运动委员会和抗日救国会。县、乡、保、族有优待委员会162所。各委员会宣传抗日,宣传邑内人士厉行节约,每人每月节储一元,作为献金支持购买飞机,支持国家抗战。宣传青年,拿出勇气来踊跃入伍,杀敌救国。宣传农民工人,努力生产,勤奋工作,创造财富,支持前线。桂东联中的学生还利用假期分途讲演,宣传抗战。商人也抵制日货,宣传抗日。撷取其时春联可窥一斑。通用联:百货架上无仇货,万金帐中有献金。同德同志共赴国难,出钱出力各凭良心。绸缎布庄用联:裁制戎衣慰劳前线,推销土布挽回利权。戒绝浮华服装宜整饬,厉行节约衣著莫豪华。理发店用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复负此头颅。报国献身增光面目,复仇雪耻无愧须眉。雨伞店用联:众手同擎顶天好汉,万人共仰抗日英雄。

支  持  抗  日

    为了支持抗日,桂东开展了“七七抗战献金”活动,规定职员献金不得少于月薪百分之五,其它人自由乐捐。募捐寒衣800件,支持前方抗战。筹集优待金40888元,稻谷1244.8石优抚抗战人士及其家属。应募救国公债,银洋1505.76元。县内干部训练班学员家境贫寒,无力献金,乃自发起来减食献金,将日食三餐减为两餐,每人每餐仅食两小碗,在万难中节约335.24元,全数捐献,体现了一片爱国热忱。1938年,县政府为抗日阵亡官兵兴建忠烈祠。1937年至1943年,只有八万多人口的桂东,共出征青壮劳力6848名,从军对日作战。在安徽贵池,江苏宝山,湖北黄陂等战役中,有名字可查的桂东籍战士100余人罹难。

    1944年,美国飞虎队飞行员罗伯特丘尔奇帮助中国对日作战中,不幸中弹,飞机坠毁在桂东八面山,桂东县政府派员处理善后事项,遇难飞行员遗体安葬在县城三台山。2007年英雄魂归故里。

    桂东地处偏僻,交通梗阻,自“七七卢沟桥”事变至抗战结束,日军没有踏入县境半步。在长沙、衡阳、郴州失陷后,山城桂东成了湖南省抗战军政重地,抗击倭寇的反攻基地。1944年,湖南省政府主席、抗日名将薛岳率军进驻桂东县城,省政府及省公路局、省教育厅等省级机关均先后移驻桂东。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持续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桂东人民一片欢腾,载歌载舞,喜燃鞭炮,鸣响解除警报,举行游行,表演节目,整整三天,欢庆抗战的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