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网络上的桂东 > > 详细内容

桂东再次发现红军公债券/陈俊文

桂东再次发现红军公债券 - xxx - xfajz006 的博客桂东再次发现红军公债券 - xxx - xfajz006 的博客

 

 

近日,笔者在桂东一位仁兄家中见到一枚红军公债券。据仁兄介绍:该枚债券是一年前在该县寨前乡收藏“淘宝”时购得的,当时债券夹在一本手抄本药书里。

    此枚公债券面额为壹圆,是极薄的淡黄色草纸。长13.4厘米,宽12厘米,发行机关印章直径3.4厘米。系手工刻写刻画,油墨印制而成,券面上的边框、图案、文字及印章清晰,全部呈血红色。公债券由主券和副券两个部分组成(见图)。

主券:正面图案的金额上首从右向左横书(以下皆同样排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券。”金额左上方打印着“121249”六位数码。发行机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钤印盖在主券正中,呈圆形。圆印中央是两株嘉禾捧着一个地球,地球内有镰刀锤子的图案。嘉禾外分左右及上方各有一颗五角星。下边缘书“财政人民委员部”。券内书“壹”、“圆”二字。债券右边竖写两行文字:“本公债从一九三六年十月起分五年还本”。左边也有两行竖字:“本公债周年利息伍厘于每年十月一日付息”。债券下边横印着“主席毛泽东”,“国民经济人民委员林伯渠”,“财政人民委员邓子恢”。三人姓名均盖有小方形印章。债券的左右上角各写着“壹”字,左右下角各写着“圆”字。

主券跟副券为连体,中间有一条空白带,可作裁剪之用。

    副券系由七张尺寸相同(3×2厘米)的付息票组成。以第一张为例,上首自右向左(以下皆同样排列)横书“经济建设第一期息票”,面中是“壹圆”横写二字。字间还套有竖写五行的小字“凭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一日领取息银伍分”。下边横写着“财政人民委员”后面盖有“邓子恢”方形小印章。七张付息票均露出空白带,整齐美观,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付息银年限不同,每年兑现一张,最后一张是一九四○年兑现。

桂东是革命老区。1928年4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从井冈山运动到桂东,接任湘南暴动的朱德部队,并在该县沙田镇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改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寨前乡又是红军将领肖克、任弼时、王震率从苏区突围出来的17师、18师组编成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揭开举世瞩目万里长征的序幕之地。革命烈士方维夏、蔡会文1934年冬至1935年春带领红军在该县东西两边山进行革命活动,开展游击战争。桂东处处充满着红彤彤的革命史迹。

据悉,此前《郴州日报》曾报道在该县城关镇光明村陈福生土坯房砖缝里发现2张红军公债券的消息。

    据资料记载:红军公债券是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主席后,于1932年和1933年分三期发行的,债券面额分为伍角、一、二、三、五元五种,总计发行经济建设公债480万元。它是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政权以后最早发现的公债券。债券的发行,发展了苏区根据地经济建设,壮大了工农武装。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围剿,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它对于研究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据调查,红军公债券能够保留至今已寥若晨星,散落在民间的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红军长征后,根据地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这些红军时期的公债券、纸币、文件、报刊等成了国民党白军的重点查抄对象,大部分被毁。现在所剩无几的是老区革命群众冒着被砍头的危险保存下来的,或藏于墙缝,或藏于房梁上,或藏于不起眼的书里。保留下来,是属不易,非常珍贵,堪称“国之瑰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