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才-保卫中央根据地
1929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挺进,朱良才调到营部当书记,随即又任该营二连党代表。自此,他离开了井冈山。在向闽西进军途中,红四军整编为三个纵队,朱良才任三纵队七支队政委。朱德、毛泽东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曾“三次入闽”、“三上龙岩”,粉碎了敌人的“三省会剿”。此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创建了赣南、闽西根据地,即后来的中央根据地。
年底,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朱良才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回忆说:“古田会议纠正了我们党内的错误思想,提出了‘政治工作是我军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英明论点。”
1930年10月,部队奉命打吉安,当时是夜间接敌,已担任团政委的朱良才,冒着弹雨冲在前边,第一个爬上城头,带领部队攻入吉安城。不久,朱良才升任红三军九师政委,时年30岁。
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委任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剿共”总司令,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统率10万之众,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按照毛泽东制定的“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的战略方针,朱良才所在的红三军东渡赣江,作战略转移。就在这时,红军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张辉瓒师12月30日经过龙冈,毛泽东决定打掉他。红三军奉命正面阻击。上午八九点钟,张辉瓒师从龙冈向东进击,遭到红九师迎头痛击,战斗十分激烈,双方打来打去,成了拉锯战。在最紧张的时候,有敌特分子向朱良才开黑枪。身边的同志劝他离开前线指挥部,朱良才大声吼道:“这样关键之时,我怎么能下火线?”就这样,他一直亲临前线指挥,直到红军大部队冲杀过来,把敌人的凶焰打下去了。这次战斗,歼敌9000,张辉瓒被活捉。朱良才率领的红九师直捣敌师部,缴枪2000余支、大炮一门、电台一部,并俘获全体电台工作人员,成立了红军第一部电台。红九师的战绩受到毛泽东、朱德的表扬。
1931年4月,蒋介石又纠集2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围剿”。朱良才和徐彦刚率领的红九师,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十六天之内横扫七百里,五战皆捷,歼敌5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痛快淋漓地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
在一次掩护军团主力转移时,朱良才的右臂被敌人的冷枪打断,鲜血染红了半个担架,被送到兴国桥头后方医院治疗了三个月。伤还没好,他就不顾医院阻拦急于上前线,周恩来派朱良才到红十五军当政委。上任的第2天,朱良才便率领部队到黄狮渡阻击敌人。当时的任务是正面防守,牵制敌人,待主力部队从敌侧后攻击歼敌。战斗非常激烈,一天下来,子弹没了,就用石头。战斗持续两天,歼敌一个旅4000余人。
1933年夏天,军整编为师,朱良才调任红五军团十四师师长兼政委,为了纪念红五军团参谋长赵博生的牺牲,这个师就叫博生师。
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红军遭受了严重损失,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退出了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
- 上一篇:朱良才-“如果朱良才留在那里,这个师恐怕垮不了!”
- 下一篇:朱良才-保卫黄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