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井冈山的同志们——历史照片之郴州人

 

毛泽东与井冈山的部分同志合影(1937年5月于延安)。照片上方为毛泽东的手迹。

 


 前排:左1.宋裕和(郴州汝城人)、左2.谭冠三(原郴州耒阳人)、左5.萧克(郴州嘉禾人)、 左6.林彪(参加了湘南“郴州”起义)、左7.毛泽东(在郴州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左10.曾玉(女,郴州宜章人)、左11.欧阳毅(郴州宜章县人)。
  
二排:左2.孙开楚(郴州(现郴州市)人)、左5.朱良才(郴州汝城人)、左8.张际春(郴州宜章人)、

 

后排:左2.曹里怀(郴州人)。

   

   宋裕和 :(1902~1970)湖南汝城人。1926 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 年 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1928年8 月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加红军,后任红4 军教导队学员,军政治部宣传员,士兵委员会主席,连党代表。参加了井冈山和赣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1930年后,任红6军第 1纵队第 1支队政治委员,红 3 军第7 师第 19 团政治委员,红 4 军经理处处长,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队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秘书处处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3 局局长、第4 局局长、副局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第4 科科长,陕甘宁边区粮食局局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 “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需处处长、供给部部长,解放军山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部长,华东军区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 (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食品工业部副部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兼营房部部长。1970年 12月12 日逝世。

 
   萧克,1907年7月14日生,人。1926年参加,同年加入。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任湖南宜章游击队队长,第四军连长、营长、第一参谋长、第十二师,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时期,任一二〇师副师长,冀察冀挺进军司令员,军区副司令员。时期,任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参谋长。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副部长兼学院院长和第一

   1955年被授予军衔(排名)。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曾玉,湖南人。生卒年月不详。1928年参加,随起义部队上了,并加入。在上,与共同参加的红军营长结婚。1934年10月参加中央。长征出发时,因怀有身孕,被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但她随后又追上部队。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曾玉随先期到达。1938年到新四军工作。1940年,她在护送孩子回湖南老家寄养时,据说在归队途中失踪,下落不明。
 
欧阳毅(1910—2005),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27年加入,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任第四军二十八、二十九团党委秘书,第十师党委办公厅秘书长,第二十八团连政治委员,红四军政治委员,第十师教导队政治委员,红四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办公厅秘书长,红四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十师师党部秘书长,中华国家政治保卫局秘书、执行科科工、秘书长,红五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秘书长,总指挥部一局局长,西路军总指挥部五局局长。参加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任总校秘书长,军委总政治部锄奸部副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孙开楚(1910-1942),湖南省(现郴州市)良田上街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24年秋就读于省立三师,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他组织游击队参加湘南起义,被选为中共郴县县委委员。

   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驻良田的国民党清乡委员会大肆残害革命人士和无辜群众。孙开楚按照县委书记夏明震的指示,于9月11日深夜秘密回到良田,乔妆国民党县党部的要员驾临,“慰问拜访”国民党部队的营长王员化。王员化领着这位“县官”走到前头,孙开楚趁机将王员化的脖子卡住,肖光标、李克如等5人一拥而上,夺得一挺机枪和五支步枪后迅速撤离。

   孙开楚夺枪除害的壮举,震惊了国民党郴县当局,他们立即派兵到良田清剿。然而孙开楚带领的25位游击队员已转移到保和、小溪等地,并连夜打掉了3个清乡队。待敌人扑向保和时,他们又潜回良田,把良田的清乡委员会的全部武装解除了。

   1928年2月7日,孙开楚任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一团党代表,他带领这支游击队参加了湘南起义,被编入。1928年4月,他随部队上井冈山。湘南起义部队向转移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孙开楚任团秘书,不久调任二营党代表。三十三团没有参加两军会师大会,奉命攻打遂川之敌,二营担任主攻任务,孙开楚同营长一起指挥战斗,打垮了敌军,缴获步枪70多支。

  1929年1月14日,孙开楚随红军主力,离开进军,2月10日参加了大柏地战斗。红四军攻占长汀后进行改编,孙开楚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党委文书,参加了古田会议。会议结束后,他调任任机要保密员。1934年1月,在沙洲坝大礼堂举行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孙开楚担任会议保密员。中央规定,会议文件在会后全部收回统一保管。散会的那天晚上,孙开楚在清理文件时,发现代表少交了一份材料,他立即报告了保密室主任谢觉哉,并提出要去追回文件。领导同意后,他独自骑马奔赴,把那份文件收了回来。他这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受到周恩来的表扬。

  长征时从出发,孙开楚挑着一担装满文件的箱子,五天走了三百多里,来到广东仁化县后,周恩来指示部队要轻装前进。孙开楚按照上级的指示,选出必须带走的重要文件,他将自己的汗衣和外衣合做了一件夹袄,将文件缝在里面,始终紧贴着身子,不漏掉一份文件。1935年1月,党中央在召开政治局会议时,这些文件发挥了作用。由于孙开楚工作一贯认真负责,被留在了毛泽东身边任机要秘书。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孙开楚调任八路军总部三科科长。为了打击陕北地区政治土匪的猖狂破坏活动,他奉命带领延安卫戍区的两营战士,侦察土匪活动情况,与王紫峰、江龙光等人一起制定了剿匪计划,并在一个步兵团的配合下,消灭和打散了十八股土匪,缴获长短枪三千支,为稳定延安地区的局势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9年,孙开楚调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他认真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协助党委先后选拔和配备了晋察翼等十二个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干部。他的工作成效受到朱德、彭德怀的好评。为了打击日军,加强军工生产,1940年八路军总部调他任军工部政治委员,1942年春孙开楚赴华北局党校学习,5月22日,日军在八路军的打击下,进行疯狂反扑,对山西地区进行残酷地大扫荡。在突围的紧要关头,他迅速率领二十位机关干部抢占十字岭,向敌人展开侧击,掩护转移,让总部机关和党校的同志迅速突围。日军误认为是八路军总部,气势汹汹地从四面八方扑来,终因寡不敌众,他和二十几位同志全部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朱良才: 朱良才(1900-1989),汝城县人。原名性明,字少时。1925年参加本县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次年参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秘书,第十二师三十六团连党代表,中共永兴县区党委书记,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营营部书记、连政治委员,第三纵队七支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三军九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政治委员,红军总卫生部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教导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校长、副政治委员,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成立后,任华北军政大学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于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9岁

  
   张际春(1900.12.20—1968.9.12),宜章人,字晓岚;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早年结业于第三师范学校,后参加斗争;在、抗日战争、中长期从事;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西南局组织兼纪监委、农村工作部部长、西南局第二书记,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教办公室主任等职;1968年9月12日被、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1979年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曹里怀(1909-1998),湖南省人。原名曹李槐,字植三,号树邦。一九二八年参加,同年加入,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二团营技术,第二连党代表,,红三军第七师作战科、代师长,师长,红五军团,红四方面军一局局长,红四方面军教员、上级指挥科科长,红军大学第四、第六队。参加了。抗日战争时期,任留守兵团处副处长、处长、参谋长,冀鲁豫军区。解放战争时期,任卫戍区司令员,军区司令员,吉黑司令员,独立第三师师长,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四十七军军长,军区司令员。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军区司令员,副司令员兼军训部,空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是第三届全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