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艮岩

宜章中夏公园北则,有一处十分幽静的自然景观,那就是旧时宜章八景之一的艮岩。

艮岩有上下二岩,有水自上岩深洞流出,其深不可测。水至澄清,常有鱼如在镜中游弋。宋代宜章县令吴镒至此游览,因见两岩兼重,酷似八卦中的“艮”象,所以取名曰"艮岩",取泉名曰"亨泉"。亨泉水源来自上岩,流经下岩而出,犹如盘旋而出的银龙,故称此景观为"艮岩龙隐"。

艮岩上下有二洞穴,而上洞又左右两个洞口,犹如人之双目怒瞪。洞内黑且深,不可究其远险。人入其洞,凉风习习,泉水叮咚,十分悦耳,惟闻其声,不见其泉,故又名“响岩”,是宜章八景之一中的一大奇观。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一七六六年)福建龙潭举人,宜章县令唐鸣钟在此建有“响岩亭”,清光绪年间,江西平江训导、南关街人李泽泮又捐资重修,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宜章县令、广西麻维绪撰写一联,并请著名书法家道州何绍基书写,以烧磁装修于板上,悬于亭柱上,其联为:“洞有蛰龙,两泒神渊作雨;峰疑灵鹫,千章古木奇云”。 

麻县令曾在艮岩口水井上,又建一水榭,宛如龙舟,水流其下,煞是壮观。明弘治年间(一四八八年至一五0五年),有杖锡和尚来到宜章,因爱艮岩奇崛,于是化缘募资,在艮岩前修建一寺庙,叫"艮岩寺",并雕塑观音坐莲神像,置于寺中,由此构成一幅十分幽静、清秀的画卷,成了游览的好去处。历代名人豪客留有许许多多的诗篇。明代南韶兵道(武职官员)刘隐曾留诗赞曰:"狂情风负登临癖;病起灵岩欲赴难。远水虚传天外落,好山空向梦中看。石坛瑶草深相 ,仙洞胡麻久未餐。樽酒招邀劳地主,何时重与罄念欢。"艮岩的石刻十分丰富,堪称古代书法镌刻宝库。

艮岩口上方刻有"艮岩"二字,左上角镌有"最高峰"三字,右下角刻着"南奇"二字,下方则书刻着"钟声出古洞,树影入松林"句。岩内左右壁刻着"不住天""亨泉",据考为宋代文人所书。岩内正面右石壁上,有"嘉靖壬辰孟秋门石李敞书刻的"龙隐"二字,可算是十分精美佳作。岩内水沟石壁的题刻更为丰富,诸如"行云流水"、"胜景"、"第一景"、"水流洞口"、"绝色天然"、"松风云影"、"灵鹫飞来"、"亦是蓬莱"、"天下第一泉"等,比比皆是。










在四周石壁上,还有数不清诗刻,其中清康熙参将王廷瑚诗刻和清嘉庆乙亥(一八一五年)徵强宋元功步王诗韵题刻,更是堪称妙绝之作,令人神怡,流连忘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