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桂阳建置之始兼平阳郡县设立时间考


  桂阳今属郴州,历史上曾为监、军、府、州,是一个与郴州平级的行政实体,其文化跟汉桂阳郡一脉相承,历代桂阳地方志都以汉桂阳郡作为建置之始,然今桂阳县境内最早的行政实体始于东晋在桂阳境内设置的平阳郡和县,《旧唐书》卷40,《元和郡县图志》皆云:“东晋陶侃于今理南置平阳县,属平阳郡,至陈郡、县俱废。”《元丰九域志》:“故平阳郡城,按唐书云:东晋置,陈废。”然《晋书》《宋书》皆无此二郡县。历代桂阳地方志编纂者似乎也并不认同东晋设平阳郡的说法,明嘉靖、万历两部《衡州府志》桂阳州部分,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都对此事件只字未提。设立平阳郡及县是桂阳县历史上的大事,实有考辩之必要,今笔者试着联系历史背景对此略作考释,以就教于方家

西晋永嘉丧乱后,西晋灭亡,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同时由于北方国土大片沦陷,北方各少数民族内迁,人民不堪少数民族政权的欺压,中原士族率附属大举南迁。东晋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建立行政管理制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侨置制度。《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又《宋书·州郡志·序》:“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今桂阳境内的平阳郡和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平阳郡,三国时代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分河东设立,郡治在秦置的平阳县(故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领平阳县等十二个县。当时有些北方平阳郡的士族一路南逃到今桂阳县境内定居下来,东晋王朝为维护华夏正统的观念;彰显规复失地的决心;亦为高标郡望门第的风气,尊重士族重视地域乡里的观念在今桂阳县境内设立平阳郡和县。值得注意的是东晋南北朝时还在长江以南其它地方设置了多个平阳郡和县。
一《宋书》荆州刺史南义阳太守:“孝武孝建二年(445),以平阳县併厥西。平阳本为郡,江左侨立。……晋末省为县。”是东晋侨置平阳郡;后省为平阳县,隶属南义阳郡。侨地当在南义阳郡境,即今湖南安乡县西南一带。
二,东晋侨始平郡於襄阳,领有平阳县。《宋书》雍州刺史始平太守“今治武当”,有实土;其“平阳子相,江左平阳郡民流寓,立此”,治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南齐书》雍州始平郡领县四,有平阳。梁仍有始平郡,而领县无考。
三,又有侨置於蒲阪(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的平阳郡。《资治通鉴》卷一一八义熙十三年(417):刘“裕以薛辩为平阳太守,使镇捍北道”。其时刘裕并未取得平阳郡地,侨置此郡,盖意在防御北道之夏国。不久復失。
四,《南齐书》南徐州南琅邪郡譙:“建元二年(480),平阳郡流民在临江郡者,立宣祚县,寻改为譙。”永明元年(483),改隶南琅邪郡。按临江郡治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有今江北之安徽和县、全椒及江苏江浦一带;然而宣祚(譙)县既隶南琅邪郡,则当置於江南境内,今江苏江寧县、句容市一带。
  
同一时期内竟出现多个平阳郡和县,可见南朝侨州郡县规模之大、数量之众,实为中外历史所罕见。然其设置之混乱,竟连当时人沈约也不能辨其详,《宋书》云:“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晋书》《宋书》编纂者不太可能完全掌握各地侨州郡县名目及其分合、省并情况,加之桂阳地处偏远,远离当时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建康,今桂阳境内的平阳郡和县《晋书》《宋书》无载亦在情理之中。更有甚者,东晋还在桂阳境内设立了晋宁、宫市两县,一时间小小桂阳一县之地出现了一郡三县的怪事,《舆地纪胜》桂阳军条目云:“晋宁县城在平阳县北三十里,桂水集载刘接诗云‘兴于东晋废于陈。’”“宫市县城在平阳县城北九十里,刘接诗云‘废于袁宪相陈年。’”《桂水集》收录于宋桂阳军教授郑伸所纂《桂阳志》中,编者不祥,刘接,宋代诗人,志书无载,疑为宋桂阳人或者侍宦于桂阳的官吏。袁宪是陈末宰相,“废于袁宪相陈年”指宫市县废于袁宪为宰相的陈代末年。平阳、晋宁、宫市三废县在明代嘉靖、万历两部《衡州府志》,《读史方舆纪要》都有记载,可见明代时三县遗迹还有迹可寻,但清代多部桂阳地方志却没有了记载,盖因其迹泯于荒野已经无法考证。由此可见东晋在桂阳设立平阳郡及县,这一历史史实真实性毋庸置疑。

 那平阳郡和县究竟是设立于东晋初的那一年呢?有学者根据《旧唐书》等史料中的东晋初,推测其设立于东晋建立的建武元年(317),《古代至建国前郴州大事记》作“建兴三年(315)”。建兴三年(315)时东晋还没有建立,显然不可能设立平阳郡。关于东晋侨州郡县起源问题,史学界一般以东晋元帝在太兴三年(公元320年),侨立怀德县于建康,以安置这些琅邪侨民为起点,320年以后才出现大规模的侨置郡县情况。建武元年(317)并没有侨置郡县的记载,平阳郡及设置于建武元年(317)似乎不太可能。据成书于宋代之前的《桂阳记》(此非魏杨元凤所著桂阳记,推测为唐代著作)云:“东晋太兴三年(320)陶侃于今理县南九里置平阳郡及县,陈太建十二年(580)郡县俱废。”《桂阳记》是唯一记载有平阳郡县具体兴废时间并明确其城具体位置的的史书,其成书时间据东晋并不久远,可信度比较高,其记载的时间应该就是平阳郡及县设立和废罢的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