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仙云游到郴州
距今天一千一百多年前,也就是唐懿宗咸通年间,吕洞宾考上进士后,不肯做官,云游天下。传说他在长安酒肆上遇着钟离权,得了道,以后就排上了“八洞神仙”的座次。
大家知道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其实,吕洞宾来湖南,到过岳阳,也到过郴州。《金唐诗》记载他给潭州智慧寺慧觉和尚的诗,前面的《自序》里就有“余游韶郴,东下湘口”的话。现在郴州还流传他的故事。
郴州有一家夫妻酒店开设在阳关大道旁边。一天,走进一个陌生人,他头戴纯阳巾,身穿青道袍,醉眼惺忪,踉踉跄跄,朝正中那张八仙桌子走去。店老板迎上去,扶他坐在靠椅上,满脸堆笑,说道:“客倌!想是哪里喝多了,不打紧,我给筛杯浓茶,醒醒酒!”那客指着桌上的酒壶:“嘻嘻,我还要这个!”店老板向里屋吆喝一声,有个四十来岁的妇女钻出头来:“来客么?”店老板端起酒壶,蹑手蹑脚走过去,咀巴附在妇人的耳根,说:“是个稀客,快打酒来!”那妇人接过酒壶,一转身进去,一阵风又出来了。
“客倌!请用酒!”妇人筛了满满一杯,毕恭毕敬地送到客人面前。
说也奇怪,那客人一听到酒字,忽然眉开眼笑,半点醉意也不见了。
“你这是什么酒呀?”
“郴州老水酒”。
那客人看看酒的颜色,又用鼻子嗅了嗅,然后茗了一口,品了品味,对老板夫妻说:“这酒象是绍兴黄酒,还好!”妇人沉不住气,看她那架势,很想王婆卖瓜自吹一下,话没出口,被他老公用眼一瞪,囫囵吞进去了。店老板倒真是个老实人,他对那客人说:“客倌;不瞒你说,我这酒店,自从开张以来,从无客人说一个好字。也难怪,水做的酒,有什么好呢?”
“这就叫人情好水也甜嘛!”
那客人边喝酒边询问酒店的生意,店老板一五一十告诉他:酒店本小利微,只赚不能赔。水井近在院内,井水掺酒,掺了就卖,卖完又掺,水愈掺,酒愈薄,这样,上门的客也愈来愈少了。那客人听完介绍,点点头,从衣袖里抖出三粒糯米,对老板夫妻说:“把它丢进井里,井水就会变成上好的酒。井水越舀越有来,好酒越卖越发财,我保你夫妻一年四季吃穿不愁”。
那客人走了之后,老板夫妻如法泡制,果然井水变酒,又香又甜。从此,上门的客人川流不息,夫妻酒店远近闻名,夫妻两口的生活愈来愈红火。
花开花落,不觉三年过去。有一天,那个戴纯阳巾的客人又来了。老板夫妻又是磕头又是作揖,感恩的话说了足有两谷箩。那客人说:“你们休讲这许多客套。我问你们,这些年生意可好?”老板娘是张快咀,一般情况下,都是妇唱夫随,今天有点反常,老板娘的话匣子没打开,老板却开了第一腔:“生意嘛,当然是好的!不过……”
“不过什么?”
老板娘捅了一下老板的屁股,放大嗓子说:“恩人面前吞吞吐吐做什么?井水变酒,不过,不过就是没有糟喂猪。”说完,又捅了一下老板:“是不是?你向恩人出个题目唦!”
老板支使婆娘去打酒,自己重又整了整衣冠,跪下去磕了三个响头,口称:“恩人在上,一好再好,井水变酒,还要酒糟!”
那客人这才全弄明白了,他默了默神,正要开口说话;老板娘端了酒菜过来,甜甜地说:“恩人,请用酒!”那客人没有理她,只见他向空念念有词,三粒白米从空中飞进他的袖口。接着掏出狼毫笔,在墙上写了四句诗:
下面落款是“吕洞宾”。写完,拂袖而去。
吕洞宾走后,井水恢复三年前的老样子,夫妻酒店的生意也恢复到三年前的老样子,老板夫妻自然是要后悔的,但是已经晚了。
作者:李沥青 写于一九八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