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技实地考察报告的写法
(二)科技实地考察报告的写法
写法多样,一般的写作格式为:
1.标题
2.作者及工作单位
3.摘要,全文的概貌
4.前言:考察工作的背景,由哪些人抱什么目的进行考察,考察 对象是什么,考察过程简介。
5.主体部分:考察方法和过程。要把所见所闻,经过分析归纳, 分门别类地阐述;
1)对哪些方面进行了怎样的考察
2)对被考察的事实作详尽的说明
3)对考察的对象进行科学分析
6.考察结论:对结论的意义作出评价,要简明。
7.参考文献
例1:实地考察报告
“土龙”探访记
张天来
在野外看到了 “土龙”
陈壁辉副教授领我们来看扬子鳄。他瘦瘦的矮矮的个子,在田间 小路上走起来健步如飞。他对这里很熟悉,七十年代就对扬子鳄的分 布和野外活动情况进行过调查。
我们跟着他来到南陵县的东河公社。美丽的青弋江从黄山流下, 在它的身边缓缓地向北流去,汇入长江。村落附近几乎到处是长长的 弯弯地水塘。水很清、很美。我们沿着水塘边向北走,隔着几十米 宽,看到东岸有一个圆洞,一条鳄鱼伏在洞外的水中。这是我们在野 外看到的第一条扬子鳄。在水中,这种动物像是闪着一种蓝色。几架 摄影机一齐对准了它,要拍照了,忽然旁边有人高声喊了一句什么, 那鳄鱼扭过身去,钻进洞,不见了。
一位很热情的壮年汉子,领我们到另一座水塘去,他说那里有一条大“土龙”,经常可以见到的。是的,这座水塘对岸,十几米的范 围内,有三个土龙的洞口。在最东面的那个洞口,露着一只土龙的 头。它一动不动地,静静地卧在那里,可能有很久很久了。来观看的 人一下子多起来,田里干活的社员和星期天不上课的娃娃们,都来看 热闹。土龙的头露了二十多分钟,才慢慢地缩回去了。
我们沿着原路往回走,想到头一个地点再去看看。我们看到第一 条土龙的那个洞口,现在只有一丛树影。正在准备收兵回营的时候, 两个光脚梳小辫的可爱的小女孩,跑来告诉我们,说那边竹丛中有一 条土龙。她们那神态是热情的,诚挚的。我们高兴地跟她们沿着塘边 往回走,顶多几十米,她们指着塘对岸土丘上的竹丛,说土龙就卧在 那下面。几个摄影师很快就找到了,而我却一无所见。摄影师的望远 镜头很快帮助我也看到了这种著名的动物。它在竹林中,显得那么安 闲。
忽然,有几个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来到土龙的身边,向它扔了几个 土块,把它赶下了塘。土龙在水里游了一会,又上了岸回到竹林中去 了……
一个下午,看到了三条土龙,我感到很满意。回住地的路上,我 玩味着“土龙”这个词。所谓土龙,是对真龙而言的。自古以来,在 中国龙的地位是极高的,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极多,历代皇帝也 都自命为“真龙天子”。其实,谁见过什么“真龙”?这只是一种虚无 的东西,在地球上只存在过恐龙,但早已绝迹,被自然淘汰了。而现 在被人们称之谓“土龙”的鳄鱼,也在走向灭绝的道路,只有在这些 自然保护区里,它们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繁衍着后代。
扬子鳄,生活在长江流域下游的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淡水塘 里。它们的模样一点也不美,又常在稻田埂上打洞,搞成缺口;它们 肚子饿了,就吃鱼,有了它,塘里就别想再养鱼Z了;还吃小鸭子,你 养一群鸭,一不留神就给它吃掉几只。罪状甚多,•民愤甚大。气极 了,有人就想捉到宰掉它。
然而,正是这种土龙和大熊猫、金丝猴等同属于第一类国家保护 野生动物。它们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至少在地球上生活了 两亿年。
养殖场见闻
扬子鳄养殖场是扬子鳄保护区的核心,设在宣城县城南的一座国 营林场内。从一九七九年秋天到现在,不到两年,巳经建成了一批房 屋,几个鳄鱼池,速度不算慢了。此外,在泾县、南陵、宣城几个县 的扬子鳄较多的社队,将要设立几个保护点,把土龙保护起来。
我国的专家、学者对扬子鳄从三十年代就开始调查和研究了。解 放以来,动物研究所的朱承琯教授和他的助手黄祝坚,几次来到长江 下游,研究扬子鳄的生态,特别是对扬子鳄的洞穴有较细致的研究。
扬子鳄的洞穴是很有趣的,它有两个口,一个倾斜,那是通向水 面可以爬进爬出的;一个直上直下,通向陆地,是气孔,水位升高, 进出的洞口被淹没的时候,它就由气孔爬出爬进。
洞有几米深,还常有分叉。幼鳄跟妈妈住在一起,也有自己在洞 中挖出一道分叉住进去的。到了成年,就分居。尤其雌鳄和雄鳄是万 万不肯住在一起的。
冬天到来的时候,土龙睡下来了,一睡就是几个月。春天到来, 百花盛开,千虫苏醒,它还在洞中睡得正甜呢!不过,今年春季天气 较暖,春风频频地往洞里吹。人们发现,四月二十一日就有土龙出洞
随着气温继续升高,许多野生动物发情、交配。土龙虽然最迟 钝、最缓慢,然而它们毕竟是动物,毕竟要传宗接代,毕竟有生理的 要求。于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 :傍晚,塘里的雄鳄发出求 偶的叫声。这叫声有多奇妙,有情的雌鳄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于 是它也发出了应答的叫声。
一条条雄鳄从自己居住的塘边爬上岸来,越过田野,向着发出应声的水塘爬去。它在这个陌生的塘里游来游去,寻找着情侣;直到确 认其中一只同它情投意合的时候,就主动爬到雌鳄的背上去交尾。
第一个看到这个景象的,是陈壁辉。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 不久,上海西郊动物园请他去作指导,他要动物园提高水坝的高度, 因为扬子鳄交配必须在水中,而且水要比较深。结果,上海西郊动物 园的扬子鳄生了小鳄。
交尾以后,土龙更加忙碌起来。它们要跑到岸上隐蔽的地方生 蛋。生蛋之前,在地面上铺很多干燥的柴草。下一层蛋,上边盖一层 土,然后再下。几层,二、三十只蛋,地面上鼓出很大一块包,不用 怎么费事,人们就会发现。
土龙的蛋,和鸭蛋一样大小,形状也差不多,不过鸭蛋两头一大 一小,土龙蛋两头一样大。土龙生了蛋,并不孵。过了一段时间,小 鳄就咬破蛋皮来到了这个广阔无边的世界上。
可是,陈壁辉他们拣去一些土龙蛋,送到合肥的逍遥津动物园孵 化,但对孵化出来的那一群小东西要吃什么,却不知道。用很软的橡 皮管插进小鳄的胃,往里灌营养最好的物品,却只活了两条。当然, 他们从此取得了经验,以后就会喂了。
我们来到饲养场的鳄鱼池旁。天色逐渐昏暗,夜幕正伸开,白天 活动缓慢的土龙开始活跃起来,黄祝坚告诉我们,这是土龙吃东西的 时候了,人们把新鲜的鱼扔到池中,还把几只小鸭子赶下水,给土龙 吃。
几条土龙仰起头,向着鱼儿游,张开大嘴把鱼儿叼住,然后用力 地摇头摆尾,把鱼儿吞下去。这情景也很有趣,你要是没有看见过生 吞,土龙吃东西就是生吞的形象。这种古老的动物至今没有具备把食 物嚼碎的本领,因为它没有这种牙齿,它满口都是圆柱形的肉牙,只 能把食物咬住,然后整个的往胃里送。
土龙的胃真厉害,不管吞下什么东西,它都能消化。因为它胃里 有足够的大小石块、砂砾,可以把食物揉搓碎。
土龙究竟吃什么?人们解剖了它的胃,才知道它吃的东西很多, 但主要是软体动物,例如田螺、河蚌。是什么道理呢?主要是它行动 缓慢之极,活泼的东西不易捕到,而螺、蚌之类就是再迟钝也可以捉 到,更何况螺、蚌的味道也很鲜美,营养也很丰富呢!
.小鸭子在水中游了好长一段时间了,然而鳄鱼没有吃它。它们还 是静静地伏在水中。夜幕降落完毕的时候,池中的土龙游来游去,但 它们无论如何捉不到小鸭子。那小鸭真机灵,从土龙身边穿来穿去, 但总是不肯到它们嘴边,而只要是不到土龙的嘴边,是没有任何危险 的。有一只小鸭子,竟敢用小嘴去啄土龙的爪子,土龙毫无办法。然 而,我们深夜离去,第二天再来的时候,水面上的小鸭子终于少了一 只。几只土龙一昼夜间只吃了一只小鸭子……
从密西西比河到扬子江
一台不大的录音机摆在鳄鱼池旁。它在播放一段杂乱无章的声音 之后,开始发出一种幼鳄的叫声。
这幼鳄的叫声不是在扬子江边而是在密西西比河旁录制的。美国 的渡部摩娜助理教授,飞过太平洋,带来了这套录音。她是来与黄祝 坚合作研究扬子鳄的。
三十三岁的渡部摩娜,对密西西比鳄做过较多的研究,成为这方 面的专家。世界上淡水里边生活着鳄鱼的,只有密西西比河和扬子 江。因此,渡部摩娜早就想看看这两种鳄鱼究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 处,研究为什么隔着万里海洋的两块陆地上,生活着比较相近的两种 动物。
幼鳄在叫,这是密西西比河边的幼鳄遇到危险发出的呼救声。这 声音在密西西比河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听到这种声音,它的母亲是 要马上过来救护它的。这声音,对于扬子鳄有什么作用呢?这就是中 美专家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为什么要先放一段不相干的杂音呢?这是搞一个对比,看看扬子鳄究竟对那一种声音有反应。
杂乱的声音放过,池中静静的;幼鳄的叫声出现了,开始,池中 雌鳄感到生疏,又感到熟悉,它们听了一阵,开始有反应了:有的抬 头来,有的扭头朝着幼鳄呼叫的方向。仅此而已。
也曾把幼鳄叫声的录音在洞口播放,反应则更差些。
“密西西比鳄的洞不那么深”,黄祝坚向我们解释:“我们扬子鳄 的洞比较深,如果在水下,声音传递更加困难”。
“鳄鱼有二十几种,又有许多属,不是一个家族,语言不同”;他继续 解释:“就是同一家族,不是自己的孩子,感情也总是有差别的。”
鳄鱼池中也有一只小动物,不时地把它那黑色的头伸出水面。一 只游着的小鸭子用嘴巴啄了它一下,它马上缩回头,沉到水下去了。 过了一会,它爬到岸边一条鳄鱼的背上去了。好家伙,从尾巴直爬到 头部,那土龙无动于衷。这下看清楚了,原来是只小乌龟。
扬子鳄吃乌龟,一些外国学者在论文中多次提出这个看法。渡部 摩娜说,密西西比鳄确实是吃乌龟的。然而,中国专家在长江流域扬 子鳄生活区域内,从未看到过扬子鳄吃乌龟的现象;相反,他们看到 的是,扬子鳄和乌龟相处得很好。
夜已经很深了,中美专家们还在池旁工作着,他们在观察着扬子 鳄的发情交配情况。天色刚刚黑下来不久,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池 中发生了一场异常的骚动。本来要到七月才开始发情交配的扬子鳄, 由于今年热天提早到来,是不是也提前发情交配呢?专家们从一些细 小的变化中,看到这些动物开始在一起亲热起来。我们正好也在场观 看。有一只雄鳄,黄昏之前,在池塘边上静静地浮着。天刚黑下来, 过了一小会,它扭转头,在池内游开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它至少向 两条雌鳄求爱。它爬到一条雌鳄身上,它的头压在对方头上,身贴着 身,尾贴着尾。几盏灯同时开放,把它们的周身照耀得通明.,摄影师 们拍下了这个任何人都没有拍到过的镜头。 •
第二天一大早,当我们离开宣城县招待所的时候,中美专家们才
结束了他们一夜辛勤的工作,回招待所休息。
他们还将要度过许多个不眠的夜晚呢!扬子鳄还有许多秘密在等 待着人们去揭开。
(选自《科技写作十六讲》)
例2:科技考察报告
解决黄河断流的一条新思路
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陈传友
黄河全长5464公里,居世界各河流中第七位,是我国第二大河 流。黄河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8%,长期以 来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现有人 口 1亿多,耕地近2亿亩,林地近1亿亩,草场近20多亿亩。矿产资 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煤炭,在我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国下世 纪经济全面腾飞的重要依托。但是,自1972年以来,黄河经常出现 断流,且断流的河段、断流的时间不断延长。70年代平均断流河长为 242公里,80年代为256公里,90年代达到392公里。90年代以前, 断流一般在河口地区,1992—1994年上延到山东济南附近;1995年上 延至河南夹河滩以上,断流河长683公里;1997年延至河南开封以 上,断流河段长超过700公里,占黄河下游段全长的90%以上。90年 代以前,断流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且集中在5、6、7三个月中,其 中断流时间最多的1981年为36天。90年代断流最早出现在2月中旬, 一年之内断流最多的月份达到半年。1995年一1997年,断流的天数均 超过100天,1997年长达226天。
黄河断流给豫鲁两省广大地区带来深重灾难:两省大约有3_ 万亩农田引黄河水源灌溉,断流时间正是作物生长季节,若遇天旱, 致使灌区减产或绝产。
黄河断流对黄河下游和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多方面、多层 次的,而且后患深远。如断流减少了渤海饵料来源,必然导致生物种 群的变迁;断流改变了河床断面,不利防洪、恶化了水质等。更值得 一提的是,断流极大地影响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一些大型工程的正常 运行,从而不利于引水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如此,黄河断流还不只 是黄河下游的事情,它关系到黄河流域、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因此,党和政府以及各界人士都十分关注黄河断流问题,纷纷献 计献策。笔者在深入研究“藏水北调”的基础上,从开源的角度提出 了向黄河补水的新思路,供讨论和决策参考。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上游有两个巨大的已经连通的湖泊,即扎陵 湖和鄂陵湖(以下简称两湖),水面海拔4260—4280米。前者水面面 积527平方公里,蓄水46.7亿立方米;后者水面面积610平方公里, 蓄水108亿立方米。二者合计水面面积1137平方公里,蓄水154.7亿 立方米。黄河流出两湖后,蜿蜒于高原面上,由西向东,然后急转向 西北,大约行程1500公里进入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为我国目前 最大水库),向东再行300多公里进入刘家峡水库。从两湖到龙羊峡, 水面落差约1700米,到刘家峡水面落差约2700米。由此可见,黄河 上游拥有巨大的发电落差,只要有水便可以获得强大的电力。
两湖的南部分布有我国著名的“四江”,由近及远为金沙江、澜 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四江”水量丰富,开发利用极少。其中 金沙江治家附近海拔3990米,集水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 来水量99.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约为300立方米/S,距两湖水平 距离仅100公里之遥。两湖与治家之间的分水岭垭口高程不到4600 米。如果提供电力,便可把金沙江治家附近的水提至垭口高程(提水
扬程视调节工程的高度而定),然后自流进入两湖,经两湖反调节后 补给黄河。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分析,黄河供水地区总需水量538.4亿立方米, 目前可供水量为511.7亿立方米,全河缺水26.7亿立方米或103立方 米/S。缺水量只占治家附近年来水量的27%。金沙江治家上下游用水 量很小,来水量可基本满足黄河近一个时期的需水要求。如果北方用 水再进一步增加,调水还可向南部延伸。除了目前南水北调西线提出 的雅砻江、大渡河外,还可考虑调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的水。
调水的关键问题是电力。据测算,满足黄河流域近一个时期缺水 所需要的提水电力约为150万千瓦。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用电还会有 所加大。解决电力的途径一是火电或核电;二是水电。为了解决黄河 断流兴建如此巨大的水电或核电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只能从水电上 开拓门路。
构成水电的基本要素是水头和流量。从当前来看,黄河上游具备 发电水头,缺少发电流量。深入分析后发现,从两湖到龙羊峡的发电 水头为在金沙江治家附近提水扬程的3—4倍。根据这一特点,设想 采取借水发电、以电抽水、水电循环、滚动开发的模式解决抽水的电 力问题。
所谓借水发电,就是在较短时间内利用两湖极少水量放入下游发 电。为了集中落差,减少水流行程,建议放水线路作如下安排:即水 流出湖后,沿东北流向,经托素湖(又名黑海)南侧、绕苦海北侧、 于楠木塘附近集中落差1100米入黄河上游支流曲什安河,入口海拔 3100米,从两湖到入水口引渠长约160公里,基本沿4200米高原面开 挖,工程难度相对较小,在入水口楠木塘附近新建大型水电站。水电 站的规模决定调水量的大小,调水量按两倍缺水量计,电站的工作容 量约200万千瓦。发电出力比提水所需电力大1/3 (尚未计算黄河梯 级水电站增加的几十万千瓦电力)。借水期决定调水线路长度。初步 估计,满足滚动开发的时间约为5—7天,借水总量不到2亿立方米,
仅占两湖蓄水量的1.3%。实现调水后,及时偿还湖泊,对湖泊不会 产生任何负效应。
所谓以电抽水,就是用楠木塘电站发出的电力在金沙江治家附近 抽水,该电站为抽水专用电站。只有在满足抽水用电的前提下,余能 可供西北使用。为了保证今后借水的可靠性和增加两湖的调节性能, 建议在鄂陵湖口增修低坝或闸门,适当抬高湖水位。按现有水面面积 测算,抬高1米水深,大约可增蓄10亿立方米的水量,近期抬高3— 4米是可行的(视经济条件而定)。从长远来看,还可能有所增加,为 解决整个西北用水提供水源。
所谓水电循环,滚动开发,就是把从金沙江提过来的水,通过两 湖反调节后,按黄河断流的要求放入楠木塘电站发电,又及时地把电 输送到金沙江提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按提水流量和黄河上游水头情况,本可不另建楠木塘水电站和引 渠即可完成水电循环的任务。苦于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大部分尚未完 成(均有规划),因此兴修楠木塘水电站,在某种意义上是顶替黄河 上游梯级的作用,大于同一河段梯级水电站的效率,小于梯级水电站 的投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型水电站。从西北的发展来看,修建该 电站是迟早的事,而且除了满足黄河断流所需提水电力外,还有较多 的电能供西北工农业利用,年剩余量估计在40亿度左右,超过我国 丹江口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如果每度电按0.25元计,一年收取电费 高达10亿元(考虑黄河梯级水电站的增发量还要大于此数),节省标 准煤160万吨。调水规模、发电效益在我国罕见,而且工程的难度和 投资规模都不大,特别是工程的副作用,如淹没、搬迁、占压耕地等 都非常少,施工的难度也不大。
以上思路还需要进一步考察研究。解决黄河断流不能再等了!北 方缺水盼望早日解决!(注参加此项工作的还有高迎春、关志华、李 时顺、马明等同志。)
(原载《光明日报》1998年5月12日)
- 上一篇:(一)科技实地考察报告的含义、特点
- 下一篇:(一)科技信息情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