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技信息情报的写作方法
(四)科技信息情报的写作方法
1.索引的写法
(1)题录索引写作格式
中文题目——(作者姓名),原文期刊名,年,卷,期,文献起 止页次(原文文种;摘要文种)。
(2)内容索引写作
要列出主题词,标出文献中与主题词有关的内容的起止页次,其 余与“题录索引”写法相同。
2.文摘的写法
依据研究内容、文章性质、报道目的不同,文摘体裁可分为报道 性文摘和指示性文摘。
(1)报道性文摘的程式
①题录
②研究的对象,研究工作的目的
③研究方法,如实验方法及装置的介绍
④研究结果、结论
这类文摘便于读者了解科技文献的主要内容,字数在千字左右, 适用于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
(2)指示性文摘的程式
①题录
②根据一次性文献的前言、各级标题、结论来编写摘要内容
③摘录文献的主要内容、主要结论,选择文献中最有意义的关键 词、词组作为摘要的基础
3.动态的写法
文摘是一次性文献的摘录,动态是一次性文献的编著,内容不宜 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来报道。要注意:
(1)要说明报道对象,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要 素”不可缺少
(2)对报道对象的现状、发展趋势、价值作客观介绍评价。突出 核心内容
(3)内容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不能夸大、模棱两可
(4)要及时,不宜长篇大论,通常在500字以内
4.综述的写法
综述某一课题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概况,既可纵向描述历史的发 展,也可有横向对比,一般由富有科研经验、掌握丰富的文献资料的 专家撰稿。通常写法:
(1)破题。题目应当符合科研需要、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方向、反 映全世界的最新科技成就。
(2)课题发展,按发展时间顺序来写,说明:课题研究的主要方 面,概述历史过程,解决了什么问题,主要困难、存在的问题。
(3)目前发展水平,概述几种成果特点(如几种型号产品,每种 型号的原理、特点、待解决的问题)。作横向对比分析。
(4)发展方向预测。作些推论,但要有根据。
(5)参考文献。提供查阅线索。
5.述评的写法
述评是带有评论性的二次文献。是针对某课题的现状作详尽的描 述和评论的文章。述,对某课题的原理、实验方法、结果分析或制作 工艺的详尽描述;评,评论课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范围等。
写法的一般程式:
(1)破题。说明是什么样的课题。
(2)详尽描述课题现状
(3)从不同侧面评论课题
例文:
处理突发事件计算机辅助指挥系统
登记号970908 分类号TP273 E211
推荐部门中国科学院 推荐日期1996年7月23日
完成单位及中国科学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王晓明、邓益、练弘
主要人员民、高柳松、赵民、郭劲军
工作起止时间年6月一m年12月鉴定日期1994年12月
该系统是一个武警业务的综合性处理系统,在技术上集图形、图 象、数据库管理、通信、武警业务于一体。该系统包括日常事务管 理、突发事件处理、多媒体事件总结及动态演示三大子系统。它提供 了丰富的专用线型和符号,用户界面友好,为参谋人员标、绘图提供 了实用、简便、快速的工具。多媒体事件总结及动态演示子系统实现 了高分辨率图形和动态图像的叠加、实时压缩和解压缩、声音同步播 出等。该系统解决了与设备的无关性、适用面广,可靠性高。
完成单位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马颂德、胡占义、李炳
主要人员成、朱虹、黄石、叶光祖、陈方丞
工作起止时间m年1月一年12月鉴定日期1994年12月
计算机视觉研究对认识人类的认知过程、形象思维与智能机理具 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计算理论与快速 计算方法,对国际上巳有的一些系统理论框架提出了新的构想与计算 理论。研制了基于创新的主动视觉计算理论的实验设备——七自由度 双摄像机主动视觉平台,这是研究主动视觉计算理论的重要工具。在 理论方法方面,特别是在摄像机定标,基于二次曲面视觉建模、识别 与定位,三维矩的快速计算,Hough变换的噪声特征分析等方面,做 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视觉计算理论与算法研究
登记号970909
推荐部门中国科学院
分类号TP387 推荐日期1996年7月23日
微机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登 记 号 970907 分类号 TP393.1 C931.9
推荐部门辽宁省科委 推荐日期1997年1月19日
完成单位及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市东陵区信息中心;徐全生、于秋 主要人员恩、刘志凤、唐继庆、李长明、沈红、刘勇奎、高殿 忠、温炀、张云逸、周宝华、刘向环 工作起止时间19®年9月一1996年10月鉴定日期1996年10月
该系统包括乡镇信息管理子系统、委办局信息管理子系统和办公 室自动化子系统。其中乡镇信息管理子系统规模较大、内容多、信息 量大,又分为基础信息管理、外经贸信息管理和乡镇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个子系统。它们既有乡镇级的信息处理功能,又有县区级的统计、 管理功能。该系统以先进的FoxPvo数据库管理系统和Novell网为软件 环境,建立了区、乡级各种数据库,实现了区乡信息联网、数据共 享,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辅助决策能力。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易学、 易操作、易维护,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
(以上选自《科学技术研究成果》1998年第1期)
- 上一篇:(三)科技信息情报的写作要求
- 下一篇:(一)科技小品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