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著述文体 > 科研著作 > > 详细内容

(三)论文的类型

(三)论文的类型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论文分类。从篇幅来分,可分长篇与短篇。从 开拓的角度上分,大致有两类:
  1.推进型论文。对某学科的学术问题,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 向深广的方面开掘,剖析其前因与后果、历史与现状、现象与本质、 作出新的论断。如陆贵山的论文《马克思主义和新人本主义》(《文学 评论》1998年第2期)从魅力与局限、宏观与微观、主元与多极、对 峙与互补、态势与走向等诸多重要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和西方现当 代新人本主义的人学理论、文学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择优融
汇、辩证综合的总体思路。这篇论文对当前文学思潮发展的认识与理 解是有益的,涉及到文艺学建设的一系列基本课题,有可喜的自觉探 索与深化思维的成绩。
  2.开拓型论文。对某个课题从头开始,进行类比归纳、综合分 析,提出鲜为人知的见解。它要占有大量原始第一手资料。如许文郁 的论文《黄土魂魄与天马精神》(《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对甘 肃小说家文化心理进行了剖析。文章认为,解放后甘肃文坛先后出现 几代作家,以赵燕翼为首的第一梯队,60年代有王家达、李禾等人的 第1梯队,80年代有邵振国、柏原等人的第三梯队,而今还有雷建 政、张存学等新生力量,构成了甘肃小说家的几代灵秀。他们的作 品,除了忧患意识外,更突出地表现为--种“类”意识(即把人类作 为-个与自然界对立的整体看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亲共通)、坚 守意识、共融意识。许多作家在作品里揭示了西部人虔诚心态的形成 过程,写他们的心灵因对大自然的敬畏而达到净化,为与自然对抗而 强化了道德。如冉丹的《雪夜》、康志勇的《黑戈壁》。长期以来,对 边远地区作家群体的创作特色的研究很薄弱。此文给读者带来一种新 鲜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