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著述文体 > 科研著作 > > 详细内容

(二)论文的特点

(二)论文的特点

  论文最根本的特点是学术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独创性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有所创见。所谓的独 创性,是指在论文论述的范围内有独到的见解,发前人所未发,而且 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季羡林的论文《美学的根本转型》(1997年 《文学评论》第5期)认为,西方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美学仅限于 研究眼观之美、耳听之美;中国古代《说文解字》讲美,讲的是口味 之美。作者提出:“美,有以心理为主要因素的美,有以生理因素为 主的美,前者为眼耳,后者为鼻、舌、身,部位不同,但是同为五 官,同为感觉器官则一也。”季羡林论文的独创性就在于对美的理解 更加全面和周详。独创并不意味把前人的看法全部否定。补充和完善 也属独创。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反众说,独树一帜。李康化的《从清 旷到清空》(1997年《文学评论》第6期)是研究苏轼、姜夔词学审 美理想的论文。词史上通常认为,东坡和稼轩分别为豪放词的创始者 和衍扬者。而李文勾画了从东坡到白石的词学演进轨迹,概括出二者 之间相关联的美学意旨,推论出从苏轼的清旷到姜夔的清空,就词学 审美理想与文人精神而言,有一个完整的递传嬗变史程。这种学术见 解有独到之处,丰富了词学研究的内容,有开拓之功。要有独创性, 必熟悉本课题范围内已有的研究成果。
  2.科学性
  论文的科学性,指文章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社会科学 论文,通常是对历史事实、哲学命题、文艺发展等进行深人研究之后
提一种有根据的认识、看法。理论阐述上合乎逻辑,有系统性、完整 性。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所谓的科学性,相对而言,并非是绝对 的。论文的科学性来自科学的世界观。研究社会科学,应当以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正视客观存在,讲究实事求是。这样 才能克服捕风捉影、主观臆断的毛病,做到不溢美、不彰恶。
  3.实用性
  不论是自然科学论文,还是社会科学论文,都要讲究实践意义、 社会效益,注重实用。有价值的论文,对本学科内容的丰富发展,对 社会文化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实用性上。比如说,全球经济正发 生着深刻变革,在21世纪,“工业经济”将逊位于“知识经济”。那 时,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变化,我们应当如何面对“知识经 济”的到来?阐述“知识经济”的论文就很实用。有人从“知识经 济”与教育创新的关系出发进行探讨,论述“知识经济”与智能教 育、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管理教育等关系问题,就具有一定的启发 意义,帮助读者开拓视野,认识即将到来的新世界。有人认为,“知 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和以科技为首构造新的生产力 系统。它的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研究和阐述“知识经 济”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有实用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