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管功放电路电压负反馈
多极管中一种常用本级反馈电路见下图,输出管板极端输出信号经反馈RR反馈到本级栅极,在此过程中,Rp与Rg等效并联与RR构成β电路,故负反馈系数β=RL/Rβ+R(其中RL为Rp、Rg并联值),分压后负反馈信号和前级激励信号并联送人输出管栅极,故称并联输入式负反馈。该电路特点是电路简单,适合在本级反馈中应用,但反馈量也不宜大于10dB。原因是:该反馈虽为本级反馈,只涉及到输出级,但由于Rβ、Rp、Rg三者等效并联构成前级,当β过大时,Rβ必减小,导致前级增益降低。在10dB以内一般Rβ往往为RP的两倍以上,使前级增益影响较小。再者反馈量增大也导致输出级驱动幅度过分增大,从而使前级增大。
当输出级采用A、AB,类推挽电路时,为减小失真,在选择性能一致的推挽管的同时,还需注意上下两臂R。的选择,必须使负反馈置保持相等,否则会引入额外的失真,推挽两臂中Rp、Rg、Rβ应选择2%以内的误差。
此种并联输入式电压负反馈也完全适用于前级两之间的向部负反馈电路中。对多级放大器前级电路而言,随输入信号幅度逐级增大,引起非线性失真也逐级增大,因此驱动级非线性失真不容忽视。如果在驱动级中加入5dB~8dB的本级负反馈电路,可以极容易的将驱动级产生的非线性失真控制在2%以下。当为得到大幅度驱动信号而采用功率管作驱动放大时,此举则极易得到THD%低于2%的驱动信号,完全可克服用6V6、6L6驱动2A3、300p所产生驱动级失真难以降低的难题。
- 上一篇:可配置逻辑单元CLCx简介
- 下一篇:多极管功放电路阴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