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咪呀 |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标准
从出生时第一声清脆的啼哭开始,宝宝就成了父母一生的牵挂。宝宝的各项生长发育更是牵动着新妈妈和新爸爸的心。其实,只要父母给宝宝多一些关爱,哪怕就是每月量量身高、体重、头围,就能及时看出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
一、测量方法
在医院,一般都由医护人员用专门的工具为宝宝测量身高、体重、头围、囟门等指标,比如婴儿磅秤、婴儿量床等,虽然数据比较精确,但是有些并不太适合在家里给宝宝测量。下面我们就给新手父母介绍一下怎样在家里进行测量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让你及时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给宝宝测量后,可以对照着“新生儿的体格标准”掌握宝宝发育是否良好。
二、体重
怎样给软乎乎、光溜溜的小宝宝称体重,这可难坏了不少新妈妈。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由爸爸或妈妈抱着宝宝站在普通磅秤上称体重,然后再称爸爸或妈妈的体重,用第一个重量减去第二个重量,并扣除宝宝的衣服、尿布等的重量,即为宝宝的体重。
三、身高
宝宝的身高,是爸爸妈妈最关注的一个指标。新妈妈最好每个月都要给宝宝量一次身高。医院里一般都用标准的量床或便携式量板测量身长。其实,在家里,我们也能自己为宝宝测量。
脱去宝宝的鞋、袜、帽子和厚的衣服,让宝宝仰躺在床上;
妈妈位于宝宝右侧,分别用两块硬纸板接触宝宝的头顶和足底;
爸爸或家人帮助宝宝把双腿并拢并充分伸展,以减少误差,然后抱起宝宝,用尺子量一下两个硬纸板间的距离即可。
金牌月嫂的育儿经:测量宝宝身长时一定要按要求脱去宝宝的鞋、帽、厚衣服等,否则测量时宝宝的身体易成弓状,使测出的身长比实际身长小;同样,测量时脚板一定要压到脚根处而不能量到脚尖处,否则可因宝宝脚尖伸直使测出的身长比实际身长长。
测量前,妈妈要帮助宝宝脱去厚衣服,并使身体充分伸展。
如没有硬纸板,妈妈也可直接用软尺测量宝宝头顶到足底之间的距离。
四、头围
很多新妈妈都知道头围是宝宝大脑是否发育良好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于是有的新妈妈给宝宝量头围后,发现头围很大,超出新生儿的标准,匆忙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测量头围方法不对,虚惊一场。那么怎样在家给宝宝准确测量头围呢?
准备一根软尺,寻找宝宝两条眉毛的眉弓(眉毛的最高点)。
想象左右两眉中有一条线,并找到这条线的中心点,将软尺的零点放在眉弓连线的中点上,以此为起点。
将软尺沿眉毛水平绕向宝宝的头后,寻找宝宝脑后枕骨粗隆最高处(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
将软尺绕过宝宝后脑枕骨粗隆最高处,绕回前脑一周所得的数据即是头围大小。
测量头围时,要注意软尺应紧贴皮肤,软尺不要打折,宝宝如果头发长,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这样测得的数据才更准确。
五、囟门
宝宝头上有一块软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轻微如脉搏般的跳动,新妈妈不要紧张,那就是宝宝的囟门。宝宝的囟门由前囟和后囟组成,前囟是指头部额骨和顶骨所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其大小为1.5~2厘米,6个月以后即逐渐变小,1~1.5岁时闭合。后囟是指由两块顶骨和一块枕骨所形成的三角形间隙,一般在出生后6~8周闭合。观察囟门尤其是观察前囟门的大小、闭合时间、饱满与否,对判定宝宝是否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测量前囟门方法很简单,一般医生会通过测量前囟门对边(不是对角),来确定宝宝前囟门的大小。新妈妈自己在家给宝宝测量囟门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千万不要伤害到宝宝。
其实,囟门完全可以在产后42 天复检或者每月带宝宝打预防针的时候,请医生帮忙测量,妈妈平时在家只要留心观察宝宝的囟门是否有隆起等异常即可。
选自《跟金牌月嫂坐月子》
- 上一篇:孕妇秋冬季节转换身体与皮肤护理注意事项
- 下一篇:不适合做为婴幼儿辅食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