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发展视角创新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方式
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日趋成熟,劳动者自主就业的能力就成为实现“民生之本”的关键。当前在我国众多大学生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工院校学生虽然有一技之长,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也面临着如何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的问题,因此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位日益凸显。针对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现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当代技工生的需要,同时还会给职业指导课的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职业发展视角下对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学进行创新,用活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培养目标
基于职业发展视角,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职业、认识自我,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生个性的职业心理倾向出发,初步制定好符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根据市场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及时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未来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就业能力:帮助学生调适求职心理,了解就业途径,掌握准备就业、选择就业、获取就业的知识,开展求职技能的基础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择业观,提升就业能力。
(三)创业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知识,开展市场调研,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正确创业观,制定创业计划,以达到拓展学生就业途径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目的。
(四)职业核心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终身从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技工院校许多职业指导课老师在教学中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善于创新,千遍一律的灌输方法,使原本就学生对知识学习缺泛应有的生气和活力,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出现了上课老师上面讲,底下学生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即使采取了许多方法,如认真钻研教材,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要点,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讲评,但收效甚微,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建设难于实现。
三、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创新方法
(一)活动教学法内涵
活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教育性与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活动教学法将活动引入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科教学、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活动。活动教学法为职业指导课教学需要达成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活动教学法创新实例
1.项目活动型
以提出项目活动任务为起点,以学生观察、思辨、交流为主体性活动方式,着眼于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通过引导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具体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二课第一节:就业
活动步骤:
(1)确定项目活动。在讲授《职业指导》第二课第一节就业时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在与学生讨论后确定项目活动“赴市人才市场体验市场就业”。教师下达活动任务书(项目、方法、活动内容)。
(2)制定工作计划。学生分小组依据课本学习内容和教师出具的活动任务书制作赴市人才市场体验市场就业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表。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计划、活动记录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保证项目活动任务计划的切实可行。
(3)项目活动实施。活动小组赴市人才市场,依据活动计划观察现场工作状况,熟悉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过程。认识各类职业岗位,寻找本专业对应岗位并与用人单位交流,了解企业对岗位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感受现场氛围,分析本市就业形势,掌握市场就业方针。各小组选派1名学生作好小组活动记录表。
(4)项目活动考核评估。各学习小组依据活动记录表展示活动成果,要点有一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即对劳动力市场主体、客体、过程、规则和就业方针领悟等记载,二是对劳动力市场现场情况的记录,即对市劳动力市场主要招聘单位、招聘岗位、应聘人数的估算及对本市就业形势分析等记载,三是与招聘单位交流的体验,即交流单位的名单、企业对员工素养和技能的要求和能否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记载。教师对各学习小组活动的结果进行审查、评价、总结,并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2.情景体验型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接受不同信息的刺激,形成一定的心理反应,并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进行自主讨论、自主判断、自主选择,逐步提升认识,形成正确行为导向,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根基。
- 上一篇: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
- 下一篇:职专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分析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