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执行与优化的思考
教育工作者都明白一个事实,教师个人的教研水平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教师团队的教研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为追求教学的高质量,学校都会建立起一整套理想的教学研究制度作为保障,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制度执行不到位、力度不断下降、甚至可有可无等现象是一种普遍情况,长期困扰着教学管理者。因此,保持教研制度执行的力度、不断优化教研制度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文化的层面来思考问题,寻求对策。
一、教研文化决定学校文化的核心
存在主义者认为,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对于有组织结构的一群人而言,则可谓之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核心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这种价值观体系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也即是本质所在。
学校的教研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方面。教研文化与一般文化一样,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理文化,四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物态文化层是组织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它是一种历史,是已经固化的文化,是过去的制度、行为、心理文化层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物态文化会深刻地影响未来的团队、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制度是这个组织的管理者为实现共同价值观而制订的行为“规则”和“轨道”,是一种理想的制度。一方面,它可以影响组织内成员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又影响制度执行的程度。可以说,组织中现有的行为文化、心理文化层决定了未来的制度的执行和历史的发展,行为文化、心理文化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层。
现代学校所追求的文化管理也正是对组织文化的核心的管理,在于塑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大多数学校都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显然,教师的成长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学研究的质量既是这种追求的具体内容,又是这种追求的根本保证。教研文化的四个文化层决定了学校的未来和学校文化的核心,良好的教研文化是学校实现核心价值追求的根本保证。
二、对执行与优化教研制度的几点认识
(一)制度执行的力度会自然地衰减
1.从执行力角度来看
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预定目标的能力。它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分为个人执行力和团队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团队战斗力不是个人执行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组织文化的影响下,个人执行力有一定意愿、一定程度的释放。团队执行力的核心是组织文化。
在不施加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人的惰性会影响教研制度执行的美好意愿,影响执行能力的提升和完成的程度,执行的力度会有自然的衰减。常态下,教学研究的规范会逐步下降,教学研究的深度会愈显不足,即使管理者施加一定程度的考核检查,教师们也会在形式上、程序上应对考核检查,质量难以保证。对教学管理者而言,要改变教师团队这种“习以为常的教学生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古代的道家希望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来演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他们在阴阳学说中用“阳”、“阴”来表示正、负能量,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相互转换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在教学研究团队建立之初,组织文化尚未形成,制度的执行往往是规范、标准的,正能量占主要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间严格规范的执行会使一些人变得倦怠,甚至产生抱怨。随着抱怨声的加大,负能量会不断积累,正能量不断衰减,执行力度的衰减会必然地发生。
2.从心理学层面看
心理学认为,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反应就开始变弱,这就是“审美疲劳”,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对一件事物反复欣赏会产生一种厌倦心理。
1998年,我校着手推动“以发展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建立“讲学稿”、“校本作业”制度,根本目的是解决“因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教学质量的差异”。通过统一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统一学生学习的具体任务,来解决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质量。其后,情况正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讲学稿”、“校本作业”制度对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提出了严格具体的规范与流程:集体研究教学目标—任务分解—执笔拟稿—专人审核、解题—集体定稿。这个流程有利于智慧共享,促进年轻教师成长,提升研究质量,增强合作意识,非常有利于组织文化的共同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是一套被教师认同的、事实证明的优良制度。但这个规范流程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规定动作,“讲学稿”、“校本作业”经过几轮优化后,出现了“审美疲劳”,不知不觉中,流程被不断简化,只留下两个环节“任务分解——执笔定稿”,核心的集体研究、合作意识不断衰减。
从整个过程来看,制度执行力度的衰减,意味着行为模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共同价值观被慢慢地篡改,未来的历史将变得不可知、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