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教育 > > 详细内容

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建议


  一、确定教学的“点”

  (一)课的重难点确定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而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所确立的重点难点大不相同,不能笼统使用。

  举例:Z老师《健美操组合教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重点:两膝自然曲伸、步伐动作连贯。难点:步伐动作有节奏。突破手段:1.教师教、学生学(传授式教法);2.分小组自由练习(自主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法);3.分组展示(给学生更大的表演舞台)。

  策略:1.熟练钻研教材;2.合理分析学情;3.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课的亮点

  所谓“亮点”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最有效的实现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方法,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的各种手段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时所表现的能力,或者是形成一种氛围并在此条件下,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熟练掌握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的最佳途径[3]。

  举例:Z老师《健美操组合教学》。

  课的亮点之一:Z老师扎实的健美操基本功,优美的形态,激情四射的口令、节奏等等,感染并吸引了学生,使我们的学生积极参与并热情地投入到练习和学习中来。在教师有效的调动下活跃的气氛与学生参与的融合是这节课真正的亮点。

  举例:S老师《健身舞蹈与“快闪”》

  课的亮点之一:S老师整堂课的组织安排、队伍调动转换设计的相当巧妙,过度自然连贯。

  片段:排队形游戏(为编队形服务)——动作排练(学习阶段)——分组排练(复习阶段)——分组展示(展示自我阶段)——集体排练(成功体验阶段)。

  二、掌握教学的“量”

  量指的是运动负荷。《课标》指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4]。要学好运动技术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条件刺激”,才能形成“条件反射”。足够的“条件刺激”(练习)就必须伴随有必要的运动负荷。体育课必须重视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

  问题一:2节观摩课都存在着运动负荷不够的现象。

  原因:过小的运动负荷收不到练习或锻炼的效果。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体育学科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学生学不会动作,体验不到技能掌握、提高后的快感,课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相反,如果运动负荷过大,则会影响学生身体发育,有损健康,使学生产生危难情绪,降低对体育的兴趣。

  问题二: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简单。

  原因:引用余老师的话说: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有较强的挑战心理,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热情。

  在教学中如何掌握运动负荷,主要是调控运动强度、运动密度、运动时间、运动数量四种主要因素。使得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得到最大的锻炼效果。

  建议:在内容上安排加入跟教学内容有关的素质练习,通过素质练习强化巩固教学内容。在体育课中既有汗水又有笑声,那才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三、优选教学的“法”

  我们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掌握,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好的,关键在于挑选最适合教学内容的方法[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