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对农村家庭体育影响的研究
一、城镇化的概念及现状
根据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界定,可以认为,城镇化就是指以从事农业为主、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村向以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居民相对集中的城镇或城市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农民人口的转移和非农活动的扩展,不同程度的集聚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地域性质和空间结合性质的转向。2012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增长为1851.08万人。城镇人口比上年增长65.77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759.75万人,比上年减少46.22万人。
二、家庭体育的概念及现状
本文主要以杨文轩写的《体育原理》一书中家庭体育的概念进行定义的。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的体育活动。据统计,2012年山西省农业人口有2234.79万人,占总人口的2/3。山西省处于黄土高原,地势不平坦,场地虽然比较多,但是不集中,不利于体育的集体性开展。
三、农村城镇化对家庭体育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可以增加体育运动时间在家庭生活中的比重;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利于农村家庭成员更多的了解体育保健卫生知识,减少运动损伤和预防疾病;为农村家庭提供更多的运动场地与器材,节省体育方面的开支。
四、农村城镇化给农村家庭体育带来的问题
(一)农村家庭收入渠道减少,资金不足,导致体育运动消费水平逐渐降低。山西省城镇化进程的速度比较快,从2009年到2012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1.6%,比全国城镇化水平高0.28个百分点。如此快的速度,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农村家庭搬入城镇以后,一方面,农民家庭成员失去了以土地为主的收入来源,经济收入水平下降,导致体育方面的支出也会降低。另一方面,农村家庭成员大部分文化素质水平比较低,适应城镇化的能力比较差,导致就业面狭窄,收入渠道减少。
(二)城镇人口逐渐增多,居住区增多导致体育活动场所范围缩小。山西省农村大部分地区地形虽然不平坦,但是农民们的活动范围比较宽敞。城镇化进程中,城镇面积不断缩小,住房面积不断扩大,体育场所的用地面积自然就缩小了。还有城镇居民对社区场地的长期使用和对外来农村家庭的排斥,农村家庭在室外运动的机会就更少了。
(三)市民家庭与农民家庭在体育思想上产生隔阂。山西省在全国就是一个贫富差距的大省份。农村和城市收入水平的差距是导致市民与农民之间各方面的差距,比如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物质和精神享受等。各方面的差距让农民家庭处于劣势地位。体育思想上的差距最终会导致市民与农民之间体育沟通不便,如果没有各个部门的调节与帮助,隔阂会更加严重。
五、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为了农村家庭体育更好开展提出的策略
(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家庭的财政政策补贴,为农民增加更多就业机会。2012年山西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对农民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是缓建农村城镇化问题的关键因素。由于农村转入城镇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家庭经济消费水平难以快速融入城市消费的行列。政府应该给予农村家庭必要的财政补贴来保证农村家庭基本的生活要求,然后再给予与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相关的一些补贴,来保证农民家庭体育的稳定,有序的开展。
(二)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指导员的投入。体育场地、器材及设施是农村家庭进入城镇后体育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山西省政府、开发商及小区管理部门在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到城镇居民的利益,尤其是农村家庭。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及社区指导员队伍的投入不仅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体质,为当地政府减少医疗负担,而且能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的体育知识水平,促进农村家庭体育快速融入城镇化进程,进而整体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三)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有机结合。农村家庭体育的发展不仅只是局限于家庭,而且还要与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起结合才会使家庭体育更有意义和价值。虽然城镇化会使三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很难解决城镇化过度时期的问题。政府应该做好一个连接三者的重要角色,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让三者彼此渗透,给农村家庭带来更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学习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从而提高家庭成员的体育知识水平。
六、小结
山西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身意识增强,农民对体育的总体认识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提高。山西省农村城镇化进程总体趋势比较快,如果忽略每一个农村家庭都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阻碍作用。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组成单位。要想提高全民的健身意识,必须从每个家庭做起。家庭体育开展不合理,会给医疗、就业、婚姻、人际关系等带来不便,终不利于全民健身,所以,农村家庭体育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可忽略的,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体育问题迫在眉睫。政府部门、城镇部门、社区管理部门、农村家庭,四者应该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体育的开展采取相应的措施。
- 上一篇: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建议
- 下一篇:篮球在体育游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