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劳动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引言
全球化打破了劳资关系的均衡状态,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日益明显[1],资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忽视劳动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基于体面劳动的公平的全球化,国际劳工组织于1999年提出了体面劳动(Decent work)的概念,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指出,体面劳动是指人们在自由、公平、安全和有人格尊严的前提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就业机会,其核心是工作中的权利维护、就业平等以及社会保障与社会对话[2],目的在于实现基于体面劳动的公平的全球化。
“体面劳动”的提出和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社会公正问题紧密相关,实现体面劳动的目的是让劳动者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消除性别、年龄和种族歧视,实现同工同酬,为解决劳动关系领域内的各种矛盾指明了目标。同时,体面劳动的提出也与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是一脉相承的,对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2013年劳动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与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最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的劳动、全面的发展”[3],这表明实现体面劳动已经成为未来我国政府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体面劳动”提出后,国内外研究者对体面劳动的内涵、目标、测量指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测量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尤其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对体面劳动的关注与研究出现了新趋势、新领域。本研究总结金融危机前体面劳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体面劳动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和评述。
二、金融危机前的研究成果回顾
(一)体面劳动的内涵与目标
体面劳动提出以后,研究者们围绕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自由、公平、安全、生产性等四个方面目标展开了研究。自由指的是人们能够自由的选择工作,自由的加入工会/贸易协会等劳动维权类社会组织。因此,政府应遵照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标准,禁止强迫劳动(Forced label)和对童工(Child label)的使用[4];公平主要指性质公平和机会公平,其中工作性质公平包括一致性公平和实质性公平,一致性公平的目标是消除工作中的性别、年龄歧视,而实质性公平的目标则是实现同工同酬、就业机会均等[5]。从工作机会上讲,公平是指所有能够工作且需要工作的人都能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在工作机会面前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安全是指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基本的福利能够得到保证,经济状况可以得到改善[4]。整个社会应该提供经济方面的保障及其他方面的保障以减少劳动者失业和失去生活保障的可能性,并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有疾病的劳动者能够得到有效的医治且受到较好的保护[6];生产性的工作不仅可以为劳动者及其家庭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方面的保障,还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性续发展[4]。Florence Bonnet等在《A family of decent work indexs》一文中指出,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体面劳动的内涵进行理解,并分别提出了三个层面体面劳动的具体衡量指标[7]。
关于体面劳动要实现的目标,研究者们围绕ILO所提出的的四个方面,指出体面劳动的主要目标包括权利、就业平等、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劳动者应该得到尊重,他们有权利参与工作条件改善等方面决策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情况,为自己争取利益”[4]。根据国际劳工标准,权利指的是劳动者拥有结社自由、加入劳动组织的自由、消除强迫劳动、废除童工、消除就业中的歧视、实现同工同酬等。就业平等指的是要为劳动者创造体面的就业机会,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社会保障指的是为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群体提供避免风险和伤害的措施。社会对话是指政府、工会组织和雇主可以进行集体谈判、沟通[7-8]。
(二)体面劳动测量指标的探索
体面劳动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者们对体面劳动指标体系探索的广泛兴趣,Philippe Egger(2002)首先提出了全社会要关注体面劳动的测量指标的说法,指出应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来确定体面劳动的具体测量指标。他认为,虽然目前ILO的数据库可以为体面劳动的测量工作提供大量翔实的数据支撑,但也还需要利用其他的数据来源以对体面劳动进行更大范围的系统测量[6]。随后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指标来衡量体面劳动,代表性的如Guy Standing(2002)、Richard Anker(2003)、David Bescond(2003)、Florence Bonnet等(2003)、Dharam Ghai(2003)等[4] [7-9],相关成果见表1。
与大多数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David Bescond(2003)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面劳动的指标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讨,从相反的角度提出了“体面劳动赤字(Decent work idict)”的观点,即权利、就业平等、社会保障、社会对话等四个方面的目标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运用这种方法测量了北欧国家的体面劳动赤字状况[8]。
- 上一篇: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完善对策
- 下一篇:现代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