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现状及应对
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现状及应对
温秀英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现状,针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具体运用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的现状,探讨应对之策。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现状; 应对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10)11-236 -01
一、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现状审计方法演进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它要求注册会计师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审计工作的主线,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 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全面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和方法的要求。但是,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毕竟是一种新鲜的审计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中注协于2010、8.31发布了2010年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工作动态(第32期),通报了辽宁、江西、安徽三省执业质量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其中在江西检查发现,本次现场检查工作历时38天,共检查71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综合评价现场检查39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32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包括事务所的职业道德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执业质量等三方面的内容。从检查情况来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审计复核缺少实质性内容,中小企业审计的风险评估程序执行不到位,对重要事项关注和披露不够,且缺少必要的审计程序等。
二、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的应对
1.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夯实风险导向审计基础。重视风险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的承担主体,整合现有的风险管理部门,形成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的、系统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制定与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制约和保障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 使其有效开展。同时要对现代风险审计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全面的风险检查评估,建立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对重要风险控制点开展专项风险审计,尤其对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中发现的重大失控点,应予以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减少或者消除风险点和内控失控点。抓住风险导向审计的监督评价环节,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
2.加强对风险导向审计准则和方法的宣传与培训。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不仅应该包括风险审计准则的要求,还应包括审计小组人员配备、风险评估技术、新进员工培训等相关内容。对社会公众而言,审计职业应该积极地管理公众的预期,尽可能地使社会公众了解财务报表审计不是舞弊审计,审计师只是对财务报表提供高可靠性的保证,但并不是专门追查舞弊。审计人员必须提高审计质量以适应企业管理发展变化的需求,而审计质量的提高必然伴随审计费用的增加,这反映的是审计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人们必须对此进行综合的衡量。
3.强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教育培训。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下,注册会计师不仅应具备足够的会计审计知识,还需具备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法律与监管环境、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经营目标和战略及其相关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结构。所以对员工现有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的提升和拓展是必要工作。
4.逐渐消化新审计方法下审计成本的普遍上升。一开始转换审计的成本非常高,但是这个成本可以在以后逐渐消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不是最昂贵的审计。如果不进行风险分析,只进行详细测试,详细测试就会缺乏合理的基础。风险导向审计准则要求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承接新的审计业务或首次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一般转换审计成本较高。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将风险和财务报表相联系,注册会计师可尽快找到经营风险过程中与财务报表有关的部分,而不是追查所有经营风险; 同时,通过将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的程序相联系,将进一步审计程序重点放在高风险领域。这些策略都能有效抵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带来的审计工作量和成本上升。
5.逐步建立客户分类服务体系。由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时间较短,与国际会计公司相比大部分规模有限,业务承接往往以部门为单位,而每个部门承接审计客户的行业种类没有明确限制,这种格局不利于整个事务所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下, 对客户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分析和风险判断需要注册会计师对客户所在行业和性质充分了解,行业分类服务越来越成为必要。笔者认为随着事务所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带来更高的专业化要求,事务所应逐步建立客户分类服务体系,通过对客户行业和业务性质的划分,配备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及同类项目经验的小组成员,并在事务所层面统一调配人力资源,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 上一篇:浅议企业内部审计
- 下一篇:试论有效控制和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