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著述文体 > 科研著作 > > 详细内容

(三)撰写专著必备的条件

 (三)撰写专著必备的条件

  1.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知识更新
  任何一部学术专著都是作者长期以来辛勤的脑力劳动的结晶。没 有深厚的知识积累与知识更新,写不出专著。朱谦之学识渊博,著述 广泛,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哲学史、日本哲学史、朝鲜哲学史、音 乐史、戏剧史、宗教史、目录学等,都有专著出版,在海内外享有盛 誉。他著书立说速度很快,手不停挥,一两万字一挥而就。冯友兰晚 年目力欠佳,自己口授,助手记录,在记录稿上修改成书。巨著《中 国哲学史新编》就是这样写成的。其著作行文明快,逻辑性强。朱光 潜则总把必要的资料收集完备,把著述纲目列出来,逐段逐章写下 去。其文条理分明,不蔓不枝,如同潺湲山泉,有曲折,说理畅晓, 沁人心脾。熊十力的文章气势磅礴,如长江大河,用词相当准确。汤 用彤的文章,清通简要,富典丽于高古,深得魏晋风骨。这些著名学 者,不论长篇巨著,还是随笔短文,都是他们学识水平的反映。他们 撰写自己熟悉的问题,讲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翦伯赞认真学习马 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爱不释手,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反复读,三 是作读书笔记,掌握了马列主义原理之后,其著述进人了一个新时 期。学识积累是从事著述不可缺少的条件。不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 科学,学识积累,贵在持之以恒。
  学识要积累,还要更新。随着科学文化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昨 天以为是科学的认识、科学的道理,有的今天看起来就不准确了。前 些年,人们还以为古人类出现的历史是四五十万年,现在发现新资料,已认定为二百万年。启蒙教育时,以为人是猴子变来的,长大受 到正规教育,才知道人是从类人猿演变来的。再说猴子变人,便会贻 笑大方。马克思在理论上十分严谨。当他发现自己在理论上与现实有 矛盾时,便认真深刻地反省。他晚年对自己先前的理论进行了深沉的 反思。1878年,他放弃了《资本论》的写作,从事东方社会和人类学 研究,在临终前写了三万页笔记。他给俄国一家编辑部写信,提出 《资本论》“只不过想描述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 度内部产生出来的途径”,决不能把它变为“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 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29页)他改变过去的看 法,首次提出俄国等东方国家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设想。列宁、 毛泽东、邓小平又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环境、历史时期作出了新的理 论贡献。学识要更新,理论要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作学问写专著,头脑里有“源头活水”, 思想不僵化,不停滞,才能及时地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2.要有开拓创新精神
  专著的深刻内涵在于新发明、新创造、新开拓、新奉献。不论哪 本专著,一般包括三种成分:一是对该学科已取得成就的回顾,一是 独到见解的展示,一是遗留未解决问题。也就是,同类课题国内外研 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对重点、难点有哪些突破,表明学 术价值,说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例如,杨义的叙事学研究,在对 中国古今典籍博览细读的基础上,发现了不同于西方叙事的中国叙事 的文化密码,即文、史、哲相蕴相通的源起和魅力,提出东方的思维 方式在叙事中的独特的表现原则,从理论上揭示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 叙事学世界,初步建立了中国的叙事学原理。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史 论》,以其深邃的文化学思考和精湛的叙事学解释,在中国古典小说 史研究领域别开生面。从叙事结构、时空、视角、功能等层面揭示了 中国小说在世界文学中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体系。从叙事肌理、叙事
神理、叙事谋略、叙事意兴、参数叙事、意象叙事等多侧面进行阐 发,别出心裁。吴功正的《六朝美学史》把六朝时期多门类的美学现 象视为动态性现象,处处在动态演变中说明史的现象及其历程,在多 门类、多范畴的分解与综合中显示史的状貌,突破了纯编年体和作品 自然性排列的作法,从而构建起了具有立体特征的断代美学史框架, 填补了一项空白。张大明等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摆脱了对现代 文学思潮作单向的政治判断和社会学批评的外部研究模式,力图探讨 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是新时期以来第一部文学思潮史专著,具有拓 荒之功。任何专著的出现绝非偶然,作者必须占有丰富的思想资料或 科技资料,必须具备高度概括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要倡导从容 沉潜的学术心态,严肃有序的学术规范。学术创新,就是创造出学术 精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拿出高质量、高品位、高格调 的精品成果。学术上的新思想,新见解立足于文本文献扎实厚重的功 底。
  3.要有高水平的专业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专著属于高、精、尖的范畴,要求作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思维能 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语言文字应当是规范的。著述的框架,各有独 创。关键是如何展示自己的独创研究成果。在专著中,要如实地说明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作者的新见解。不去贬低他人,也不掠人 之美。凡是吸取别人成果的地方,都要一一说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是撰写专著的根本原则。规范的写作表达方式是完成专著的外在表 现形式。二者要完美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任何一部学术专 著,都必须用准确的概念、正确的判断、严密的逻辑推理,反映作者 独到的学术见解。也就是要有不寻常的“眼力”、深厚的“功力”和 坚韧不拔的“魄力”。“眼力”、“功力”、“魄力”是学术专著的三块基 石。王水照主编的《宋代文学通论》是一部超越旧有习惯性思维、在 方法上有重要突破的文学史专著。它对宋代文学的有关重要问题作了 细致的辨析、梳理,颇有创见,同时抛开了以时代为序,以作家为中心的习惯性研究思维和结构模式,开辟了以重要的文学史问题为中心 的研究路数及结构方式。此书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