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日用文体 > 常用书表 > > 详细内容

挑战书和应战书

挑战书和应战书

(一)什么是战书和应战书
挑战书和应战书是发动群众、开展竞赛的一种应用文体。挑战书 是个人、集体或单位为了开展竞赛活动,向有关方面提出挑战和竞赛 条件的

一种书信;应战书则是个人、集体或单位响应有关方面的挑战 而给予答复的一种书信。
我国古代早巳有挑战书之类的文书,不过它的性质和名称都与现 在的不同。“挑战”者,“先挑敌求战”(《国语•晋语三》:“公令韩简 挑

战。”注日:“先挑敌求战。”),意即挑动敌人出战。在古代战争中, 交战的双方经常使用“挑战”这个词。如《左传•晋楚必卩之战》所

载:“赵旃求卿未得,且怒于失楚之致师者,请挑战,弗许;请召盟, 许之。”这里的“挑战” 一词,就是指挑动楚国出战的意思。在《史

记•高祖本记》中也用过“挑战”这个词:“四年,项羽乃谓海春候、大司马曹咎日:‘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无令得东而巳。 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复从将军。’”这里的“挑战”也是指挑动出战。

古代挑战,可口头传达;也可呈送文书,俗称“下战书”或“下战 表”。
今天的挑战书与古代战书的性质截然不同,它已经没有指责、攻 击、声讨对方的内容;也不再是征伐敌人、发动战争的宣传品;而是 加强团

结互助、开展友谊竞赛的发动手段,因此,它在社会生活中所 起的作用与古代的完全不同。
挑战书和应战书具有友谊竞赛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 事情。全国解放前,在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内部,在根据地和解放区 里,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是尔虞我诈、压迫 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亲密合作,团结互助的新型关 系。生产关

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变工队、互助组,甚至初级合作社等 生产形式已经出现,生产的目的都是发展经济、丰衣足食、支援前 线、夺取胜利。

由于有这样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开展友谊竞赛便成了 必然的事情。于是,挑战书和应战书真正具有了竞赛的性质。全国解 放以后,建立了社

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 更加深刻的变化,开展竞赛不仅更加必要,而且有了更加广泛的普遍 性,因此,挑战书和

应战书日臻完善,竞赛的性质也愈益鲜明。

挑战书和应战书的作用
1.可以作为发动群众的手段。因为发出了号召,要有人响应, 并能贯彻落实,付诸行动;开展工作,需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想办 法、出主

意、定措施,落到实处;完成任务,需要团结互助,齐心协 力,步调一致,共同承担。这都需要发动群众,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使用挑战书

和应战书,正是发动群众、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写挑战 书,就要经过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的酝酿、讨论、协商,促使大家出 主意、想办法

、定措施,把这个单位、这个集体、这个人的积极性调 动起来。一旦形成挑战书,就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努力去实现,去完成。经过挑战,调动的不是一个单位、一 个集体、一个人的积极性,其它单位、其它集体、其它人也会思考、 研

究、讨论,这样就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把大家的 注意力都纳人响应号召、开展工作、完成任务之中。应战单位、应战 集体

、应战个人,也就把挑战条件、应战条件变成自己的行动准则, 甚至会使条件更完善,措施更得力,从而形成群策群力、友谊竞赛的 生动局

面,促使大家把事情办好。
2.可以增强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精神。挑战,就是为开展友 谊竞赛,加强团结,加强协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应战就意味着 以挑战者

为榜样,向挑战者学习。这样就可以把各个方面的力量汇聚 在一起,使大家拧成一股劲,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互相 学习,造成

一个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局面。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 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的体现。

(二)挑战书和应战书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挑战书的写作格式
1.标题和开头。第一行正中以较大的字体写上标题,然后从下 两行顶格处写上挑战对象的名称(个人直接写姓名)。
2.正文。要写明竞赛的目的、竞赛的内容和竞赛的条件,还应 写上请谁(或哪些人、哪个单位)评判,目的在于使竞赛受到监督, 检查得到保

证、评判。
3.结语。要写上“此致敬礼”等表示敬意的结语。
4.署名和日期(年、月、日)
应战书的写作格式
应战书的写法与挑战书基本一样,只是内容和口气有所不同:
1.正文。要表明对挑战的态度,肯定地回答同意应战。要交代 同意不同意挑战条件,如果同意要给予肯定的答复,如有补充意见也 要写明。

如果不同意挑战者提出的竞赛条件,或者不完全同意,但又要参加竞赛,应当对挑战条件加以修改,或者提出自己的竞赛条件, 在取得对方的同意后,就可作为新的竞赛条件。对评判人的人选,要 明

确地表示同意不同意的态度,如想增加评判人,也要在应战书中写 清,并且写出所增评判人的姓名。
2.结语。可以写“此致敬礼”等表示敬意的话,也可以写“祝 竞赛成功”等表示祝愿的话。
3.署名和日期。写上应战者的名称或姓名,写上发出应战书的 年、月、日。

挑战书和应战书的写作注意事项
1.要实事求是。对该不该竞赛、为什么竞赛、竞赛什么等问题, 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不能光凭主观愿望办事,更不能 想当然

地盲目竞赛。如果不该竞赛而主观决定竞赛,或者不具备竞赛 的条件而盲目竞赛,都会事倍功半,得不到良好效果,甚至败坏了竞 赛的声誉

。挑战者对应战者也要考虑他们的实际,如果不适合竞赛, 就不应勉为其难。尤其是竞赛条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 定,对具体

指标要留有余地,决不能提空洞的口号、过高的指标。所 提的条件必须是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应战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不要

有不顾一切非压倒对方不可的思想。这样提出的挑战内 容和应战事项才能为大家接受,才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2.交代要明确。对竞赛的目的、内容、条件以及具体数字、起 止时间都要说清楚,写明确。这样才能要求明确,心中有数,行动有 可靠的依

据;如果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行动就很难掌握分寸,不能 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竞赛就失去了意义。
3.语言要平和、准确。挑战书和应战书不同于要藐视对方、压 倒对方的檄文,所以要取平等的态度,要与人为善,并使得对方容易 接受,容

易响应。文中关于竞赛目的、竞赛内容以及指标、措施等, 也都要写得十分准确,做到无漏可寻,无隙可击。

(三)挑战书和应战书实例 〔挑战书实例〕
挑战书
人口系81级一班全体毕业同学们: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毕业生分配方案,为了互相学习互相 监督,在即奔赴工作岗位之际,我们特向你们提出友谊挑战。我们商 定的条

件是:
一、坚决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与分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人民的 利益,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到边疆去。
二、发扬先人后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精神,坚持原则,坚 持反对和抵制“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坚决做到:不托熟人,不请客 送礼拉

关系。
三、如果家长不支持个人志愿,就主动说服家长支持自己服从党 和国家的分配。
四、站好最后一班岗,在7月初圆满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争取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最后我们提议,请我们系的毕业生分配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作为 评判人。
此致
敬礼!
x x大学人口系81级二班全体毕业生 1985年6月25日

〔应战书实例〕
应战书
人口系81级二班全体毕业生同学们:
读了你们6月26日的挑战书,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们决心 向你们班应届毕业同学学习,并表示坚决应战。
四年来,在党的阳光沐浴下,在老师辛勤培育下,我们的思想觉 悟有很大提高,文化科学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增长。党和国家为把我们 培养成

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付出了许多心血。在祖国选择和考验我 们的关键时刻,我们两班毕业同学之间开展友谊竞赛,确实是非常必 要的。
我们完全同意你们在挑战书中提出的四项条件和一项提议。另 外,我们再补充如下两点意见:
一、组织宣布的分配单位和地点,即使是与个人的志愿与家长的 想法有出入,也愉快地接受分配,并迅速地奔赴工作岗位。
一件好事,以作留念。
同学们,我们坚决以你们为榜样,积极配合校系领导,为把81 届毕业生分配工作搞得更好而努力!
此致
敬礼!
人口系81级一班全体毕业生 1985年6月27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