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经济文书 > 科技 > > 详细内容

新产品实验报告

新产品实验报告

(一)概念与特点
新产品实验报告是一种说明性文件,它是说明人们为检验某种科 学理论或假说,解决一些问题而进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文体。 新产品

实验报告具有以下特点:
1.说明为主。新产品实验报告多是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而不 是用完整连贯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在说明过程中也不要展开联想和 抒情等


2.图解辅助。新产品实验报告仅靠文字说明不仅篇幅大,且很难 说清一些复杂的实验过程与装置。使用图解辅助,再用相应的文字注 解,既

简明又扼要。
3.着重记实。新产品实验报告中要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确证无误。新产品实验过程和结果要经得起自己的重复、验 证,而且也要经得起任何人的重复、验证。
5.格式固定。新产品实验报告大多项目单一,按一定的格式印成 专用的报告单。一般的实验报告大体包栝: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 验器材

、实验装置与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6.准确简明。撰写新产品实验报告,语言方面应力求准确简明, 即用词准确,科学,简明,包括恰当地采用专业书面语说明问题,避 免使用

口语。用符号来代替文字概念,用公式,方程式来表明事物的 内部联系和变化规律;一般不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不追求语 言的形象

性。

(二)结构格式
新产品实验报告有比较固定的格式。新产品实验报告的完整形式 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要准确、简明、醒目、集中体现实验的内 容。如关于低温灭菌实验报告。
2.摘要。主要是把全篇报告最突出的结论提出放在标题下面,不 加任何说明。
3.实验目的。简明扼要髙度概括地说明研究的对象、实验的意义 和作用,之前该项工作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实验要达到的目标等。
4.实验原理。原理部分一般可以省略,对于较复杂、较新颖的新 产品研究实验,可以对实验所依据的理论作简要说明,包括简介实验 涉及的

重要概念和实验依据的重要定律、公式及据此推算的重要结果。 .
5.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这是新产品实验报告中较重要的部分。 要详细介绍较重要、较特殊的设备及自制设备,并绘出有关的图。对 常见的

设备和熟知的实验方法则可以省略。主要介绍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原理、主要结构、型号、性能、附图及表格;并叙述实验 条件和具体

要求;介绍实验方法,尤其是特殊方法应着重介绍,并附 实验原理图、电路图、流程图等;简述实验过程,如实记录实验过程 中的变化,结

果以及各项数据和项目。
6.实验结果和讨论。这一部分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在上述内容的 基础上,如实地描写各种现象,并要求用专业术语描写。不作任何夸 张比喻

;数据准确真实,结论可靠,图和表格规范,数字的记法和处 理方法符合规定。在此基础上再分条进行讨论,简短说明,而不是如 论文般进

行深人分析。讨论部分也可以不写。讨论可以这样写:影响 实验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改善实验结果的途径是什么?实验过程中有 哪些规律?

有哪些现象?怎样解释?说明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异 同,并初步解释这种异同。测量的误差分析等。
7.实验结论。结论不是实验结果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将实验中得 到的感性材料进行提炼、加工,使之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结论要 求高度

概括性,严密性和肯定性。
8.建议。针对实验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性的意见,应合情合 理,不应牵强、空洞。
9.致谢。向对实验报告有帮助的人一一致谢。
10.参考文献。实验报告中引用过别人的结论,应在文中编成号 码,按顺序在文章末尾写出引用文章的作者、题目、出版日期,出版 单位等。

(三)注意事项
1.新产品实验执行中的原理、方法、数据及结论要求是正确无误 的,同时,报告的表述也要求准确无误。
2.要以客观的态度去实验并如实观察和记录各种现象,报告中则 应当客观真实地报道新产品实验的结果。
3.要确实证明新产品实验的结果是能被证实的,即任何人按给定的条件去重复这个新产品实验,现象和结果都是相同的。
4.编写出来的新产品实验报告要符合语法的规范要求,同时又要 简明扼要。

(四)格式范例

关于灌制乳化肠的实验报告
在我国由于猪的品种和人民传统饲养方法及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饲 料组成等原因,使我国猪肉中肥肉比例过大。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

高,广大消费者对肥肉的需求量又在逐渐减少。这种矛盾反映 在市场上出现了肥肉滞销现象。因此尽快打开肥肉销路就成为肉制品 生产经营

部门的当务之急!
国内有关资料曾提出将肥肉乳化以消除油腻感,提高使用价值和 适口性的设想,但对如何乳化及理想的肥肉乳化剂均无详细资料报 道。根据

《食品卫生法》要求及乳化原理,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经多 次实验筛选,我们釆用了粗制大豆脱脂蛋白和可食用动物皮肢体为乳 化剂来乳化

肥肉进而取代部分瘦肉灌制香肠收到了满意的结果,现将 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原材料
1.在实验中所用的生猪肉(块、馅)、肥肉丁、淀粉、食盐、亚 硝酸钠,调味料等与常规生产的相同。
2.粗制大豆脱脂蛋白。粗蛋白含量要求在50%以上。
3.猪皮肢体,无毛及毛根,不带脂肪,清洁新鲜,加工成明肢状。
4.血浆和全血,要求无菌,釆自健康猪。
(二)方法
1.分组,本试验分8组,对照一组,见表1。
BKX
表1 实验各组配方表
\原 A材 瘦 接 肥 猪 肥 猪 淀 脱蛋 脂 猪 戌 精 味 胡 大 亚 硝 葡 食 肠 全 

血 水 合 备
姐\料 7S 肉 肉  大 胶   银  鲮  m  血 

浆   
\ 肉 膘 /■—V X 粉 豆白 体 盐 精 粉  钠 S 糖 胶 衣 

/*—V 豪 豪   
\ 斤 斤 斤 斤 斤 斤 ? 斤 两 斤 克 克 克 根 升 

升 斤 i十 注
别\                

   
1 125 1.42  0.42 0.50  0.23 0.05 0.02 0.05 0.07 6.00  2.00  

800 0.50  
2 1.25 1.42  0.42 0.50  0.23 0.05 0.02 0.05 0.07 6.00  2.00  

4X00 0.90  猪
3 3.00 5.00  1.00 1.20  0.30 0.10 0.05 0.10 0.24 15.00  3.00  

 3.00  肥 m
4 3.00 5.00  1.50 1.50  0.30 0.10 0.05 0.10 0.24 150)  3.00  

 3.00  腌
5 1.20 1.20 0.40 0.40 0.48  0.12 0.04 0.02 0.04 0.08 6.00 50® 2.00  

 1.20  其 盐
6 1.20 1.20 0.40 0.40 0.40 0.40 0.12 0.04 0.Q2 0.04 0.08 6.00  2.00  

 1.20  量 未
7 1.20 1.20 0.40 0.40 0.40 0.40 0.12 0.04 0.02 0.04 0-08   2.00  

 1.20  计
8 柳 棚 £yGD im 16JCD T6J3) 4.00 2.00 1.00 1.00 3.00 2000  xm  

   内
(对9照) *5jQD  25JQD    4.00 2.00 1.00 1.00 3.00   2UD  

 3000  
2.乳化肠的工艺流程:
选肉—腌肉—绞碎—乳化—灌焰―烘烤—袁锅―烟熏―■成品 表2 实验情况和效果
各组试验配方 实验效果
第一组:肥肉50%,瘦肉30%, 粗制大豆脱脂蛋白12%,血浆 20%,淀粉 10%。 有轻度走油,色泽暗红,弹力 稍差,味咸。
第二组:血浆10%,其它同第一组。 走油较严重,色稍淡,弹力差, 发散,味咸。
续表
第三组:不加血浆,其它同第一组。 走油严重,色淡,弹力差, 口感较好。
第四组:肥肉50%,瘦肉30%,脱 脂大豆蛋白15%,淀粉15%。 弹力极差,色泽黄,切面发散, 有豆腥味。
第五组:肥肉馅30%,肥肉丁 10% 瘦肉30%,脱脂大豆蛋白12%, 淀粉10%。 有轻度走油,外色粉红,内色 发白,弹性差。
第六组:肥肉馅30%,肥肉丁 10%, 瘦肉30%,猪皮胶体10%,脱脂大 豆蛋白10%,淀粉10%。 弹性较好,无走油,口感好, 无异味,色泽粉红。
第七组:全血1%,其它同第六组。 色泽枣红,其他同第六组。
第八组:同第六组,在生产车间灌制。 同第六组。
第九组:本厂红肠。 弹力好,无走油,枣红色,具 有红肠应有风味。
二、情况和结果
(一)实验情况和效果见表2
(二)乳化肠的成分
(三)经过多次实验确定乳化肠的成分见表3
(四)产品质量标准与检验结果
根据标准计量部门要求,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测定出相应的质量和 卫生标准。我们参照灌肠类卫生标准和本实验结果,提出乳化肠标准 (见表3)

表3 乳化肠配料标准
配料标准 出品率  107%
原材料 单位 数量 含量%
生猪肉(净瘦肉) 市斤 45 29
肥膘肉馅 市斤 45 29
肥肉丁 市斤 10 6.5
粗制大豆脱脂蛋白 市斤 16 10.4
猪皮肢体 市斤 16 10.4
淀粉 市斤 16 10.4
精盐 市斤 4.6 3
调味品 市斤  1.3
水 市斤 适量 
表4 乳化肠与_般红肠的比较
  乳 化 肠 红肠'
感 官 检 验 色泽 气味 弹性 乳化情况 致密度 外:粉红 内:粉红,有光泽 无异味,无油腻感 肉香味较好 良好,无走油 良好  

外:枣红 内:红而有光泽 有红肠固有肉香味 富有弹性 良好,无走油 良好
细 菌 检 验 菌落总数 2200  2200 个
 大肠菌群 致病菌 <30 未检出  <30 未检出
C9B
续表
  乳 化 肠 红肠
理 化 检 验 粗蛋白 粗脂肪 氯化钠 水分 酸度 亚硝酸钠 残留量 22.32% 27.70% 2.3% 44.70% 2.2 2.5mg/kg   

14.00% 14.19% 2.4% 52.00% 2.0 23mg/kg
注:以上项目为齐市肉联厂化验室检验。
①理化指标
表5 
项 目 指 标
亚硝酸盐 残留量(以亚硝酸纳计)不得超过0_03克/公斤
水分 42~45%
氯化钠 2-3%
②细菌指标 表6
项 目 指 标
 工厂 销售
细菌总数(每克中不得超过) 30000 50000
大肠菌群(每克近似值不得超过) 30 150
致病菌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产品质量标准:
2.产品检验结果:
经过反复实验,在产品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后,我们请齐市食品 研究所质量监督检验站和齐市龙沙区防疫站对产品进行了检验,其结果见表7。 表7
理化指标 ^0/QES145-152-81)
乳化肠


微生 ,指标_
数 1000个/g
群 <30 个/100g
菌 未检出
3. 分析方法。 
1) 蛋白质: 凯氏定氮法
2) 脂肪:索克列特氏法 
3) 酸度:中和滴定法 
4) 亚硝酸盐 :格氏试验法(乙法)
5) 淀粉: 
6) 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测定法
7) 大肠菌群 :常规检验法
8) 致病菌: 常规检验法
(五)产品成本
乳化肠成本计算(以试制100斤肉计)
以上指标为齐齐哈尔市食品研究所质量监督检验站所检。微生物 指标为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卫生防疫站所检。

碳水化合物


《食品科学》1982 - 2《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理想食品》。
单位: 市斤
乳化肠: 生产成本 1.17元
出厂价格 1.33元 零.售价格 1.48元
三、讨论
1.有关乳化问题。粗制大豆脱脂蛋白的主要成分为大豆组织蛋白 (粗蛋白占50%以上),可作为亲水型乳化剂(0/W)。
在乳化过程中,大豆脱脂蛋白中的亲水基因(-COO、-NH、 OH等)向外与水结合,憎水基因(烃基和一些环状结构等)向内与 油结合,从而使

许多蛋白质分子定向排列成多分子层的膜,这就降低 了油滴的界面能,将油相分解成许多微小单位,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 亲水肢体,达到了

乳化的目的。
猪皮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肢原蛋白,其乳化原理与粗制大豆脱脂蛋 白基本一致。除乳化作用外,由于肢原蛋白具有肢体特性,加热TOT 成明肢而

溶解,冷却后又恢复肢冻状,因而对保证产品的弹性和持水 性起到重要作用。
2.关于营养问题。粗制大豆脱脂蛋白的化学组成可参见表8。我 们使用的粗制大豆脱脂蛋白的粗蛋白含量为51.48%,一斤粗制大豆 脱脂蛋白相

当于2.8斤瘦猪肉或2.5斤瘦牛肉;或3.4斤鸡蛋,或1.5 斤牛奶蛋白质含量。
表8 粗制大豆脱腹蛋白成分表
A
其他多糖
棉子糖
木苏糖
M

粗制大豆脱脂蛋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必须氨基酸,其中赖氨酸 的含量较高,并富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微量胆减。不含胆固醇,只含

少量豆固醇。这种豆固醇不仅不被肠道吸收,而且还能抵制猪肉中胆固醇 在人体内的吸收作用。可防止因肥肉添加量大而造成的胆固醇摄入过

多。 大豆脱脂蛋白中还含有钙、磷、铁以及十三种无机营养素和多种维生素。 另外,在猪皮中除大量肢原蛋白外,还有一定量的白蛋白、球

蛋白等均有 很高的营养价值。
上述这些,对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从 实验结果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乳化肠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红肠。
3.关于色泽问题。因为乳化肠中瘦肉比例小,所以不能保证产 品应有的色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不减少亚硝酸钠正常用量 的前提下

,添加了葡萄糖辅助亚硝酸纳发色。这样做虽比单加亚硝酸 钠效果为好,但仍不很理想。
在灌肠中加入少量全血以增强色泽,国外曾有报道,我们也做了 试验,添加1%全血就能使乳化肠得到理想的色泽。但血液的利用目 前我厂还

有困难,特别是大批量生产,很难达到卫生标准,乳化肠在 色泽上的缺陷,仍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
4.关于添加猪血浆问题。猪血浆蛋白质含量为6.13% (白蛋白、 球蛋白、纤维蛋白),每3斤血浆蛋白质折合一斤瘦肉。这些蛋白质 含有人

体八种必需氨基酸和组氨酸(婴儿必需的第九种氨基酸),其 水分含量为92.17%。如用血浆代替一部分水拌馅灌制乳化肠,不但 可加强乳化

作用,而且能使保水性和弹力有所提高。我们经过试验发 现:保积血浆加与不加,加多与加少都有很大差别,但要使血浆达到 可食用的卫生

标准,从采集全血,分离血浆保管贮存都需要一套完整 的设备。从生产的季节性及目前我厂的生产条件来看,大量使用血浆 还有困难。特别

冬夏季困难更多,为了使血浆尽快回收利用,解决这 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四、小结
1.粗制大豆脱脂蛋白和猪皮肢体可以乳化肥肉并取代部分瘦肉灌 制香肠
2.乳化肠营养价值高,形、香、味具备。
3.乳化肠成本低,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4.在乳化肠中加入适量的全血,可以增加产品色泽。用血浆代替 水灌制乳化肠可以收到更好的乳化效果,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5.乳化肠的色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
《食品科学》,1982 (10)猪肉肥膘及猪板油的利用,庞志瑞。
《食品科学》,1983 (7)猪血中分离血浆及其在食品上的应用,甄守训、
物理化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药专业用)上海中医学院主
《食品科学》,1983 (4),大豆蛋白肉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顾景范
《食品科学》,1982 (2)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理想食品,庄
《食品科学》,1981 (8)脱脂大豆蛋白的利用及发展。
《食品科学》,1983 ( 2)菲律宾的养猪业和肉食加工业,陈祖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