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编程规律分析
根据教学与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编程规律:
1.定时器的应用
定时器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时间,在编程时,首先画出满足要求的时序图,来确定是否需要应用定时器。若需要,可在每一时间段设置一个定时器,在一个内有几个时间段就用几个定时器。当需要实现循环动作时,规律是:应用最后一个定时器的常闭触头去复位第一个定时器,与此同时后面的所有定时器均复位。这时,若定时条件有效,即可进行下一周期的定时,从而实现循环定时。
2.辅助继电器的应用
在程序设计中,常常应用辅助继电器记录程序的运行或停止状态,以方便程序的编写,这可认为是一个编程技巧。
[例1]下图为某喷泉工作一个周期的时序图。要求A、B、C三个喷头按照时序图所示时序动作。

分析:由时序图可得本设计需要用到5个定时器,我们可以用T0~T4来表示,Y0接通的时间段为T0定时时间未到(5s之前)或Tl定时时间到而T2定时时间来到的一段时间内,其他输出依次类推。通过分析可得下图所示梯形图。
由实例可看出,在这种循环编程中,我们可先实现定时器的循环,再根据定时器是否接通把输出卡在某一时间段内。另外.MO的使用可使这种过程更加容易实现,容易掌握。
3.上升沿的应用
在编程中,有时应用上升沿方式可使时序更简单。
4.置位/复位指令的应用
置位/复位指令的应用可使程序结构更紧凑,整个程序设计更容易理解、掌握。
[例2]现有三台电动机Ml、M2、M3,要求按下启动按钮XO后,电动机按顺序启动(Ml启动5s后,接着M2启动,5s后M3启动),按下停止按钮X1后,电动机顺序停止(M3停止5s后,接着M2停止,5s后Ml停止)试设计其梯形图。由要求画出时序图如下图所示。
读时序图时可看出第一台电动机的启动只与启动信号的上升沿有关,电动机的停止也只与停止信号的上升沿有关,所以我们最终选用脉冲式指令。梯形图如下图所示。
从例题中可看出,加入上升沿后,不管启动信号一是自复式按钮形式还是开关状态(高一直存在)都可用同一程序完成,不用考虑更多因素,使程序更简单。另外,SET/RST指令的加入使得启动、制动过程更加直观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