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电子设备技术 > 电器电路基础 > > 详细内容

液晶-液晶面板的控制方式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具有液体与晶体的特性,故称之为“液晶”。液晶显示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将置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液晶通电,液晶分子的排列顺序在电极通电时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透射光的光路,实现对影像的控制。

 液晶面板按照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被动矩阵式(无源矩阵式)及主动矩阵式(有源矩阵式)LCD两种。  

 被动矩阵式LCD可分为TN-LCD(TwistedNemat-LCD,扭曲向列LCD)、STN-LCD(SuperTN-LCD,超扭曲向列LCD)和DSTN-LCD(DoublelayerSTN-LCD,双层超扭曲向列LCD)三种。TN、STN、DSTN液晶面板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只是各个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略有差异而已,其中DSTN(俗称“伪彩”)在早期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及掌上游戏机上广为应用。被动矩阵式LCD由于其必须借用外界光源来显像、可视角较小、反应较慢、画面质量不高等因素,使得这种显示设备不利于发展为桌面型显示器,但由于成本低廉,市场上仍有少数显示器采用了被动矩阵式LCD。对于被动矩阵式LCD,由于可以做得更薄更轻和更省电,如果能在技术上对其进行革新那对于掌上型电脑和游戏机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

 日前,普遍采用的是主动矩阵式LCD,也称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CD,薄膜LCD)。TFT液晶显示器是在画面中的每个内建晶体管,可使亮度更明亮、色彩更丰富及更宽广的可视面积,具有屏幕反应速度快,好,亮度高,可视角度大,色彩丰富等优点。TFTLCD的中文翻译名称叫做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从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知道液晶显示器需要控制来产生灰阶,而利用薄膜晶体管来产生电压,以控制液晶转向的显示器,就叫做TFTLCD。TFT液晶面板,由表及里分别由偏光板、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沉积在玻璃基板上的FET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电极、液晶、同样沉积在玻璃质基板上的共通电极、底层偏光板、背光板(导光)以及背光源组成。

 光由底层透射进来,经过液晶的和偏光板的共同控制,借助滤光板产生色彩斑斓的图像。


     从上面的切面结构图来看,在上下两层玻璃间,夹着液晶,从而形成了平行板器,我们称之为CLC(caitorofliquid)。它的大小约为0.1pF,但是实际应用上,这个并无法将电压保持到下一次再更新画面数据的时候。也就是说当TFT对这个电容充好电时,它并无法将电压保持住,直到下一次TFT再对此点充电的时候。(以一般60的画面更新,需要保持约16ms的时间。)这样一来,电压有了变化,所显示的灰阶就会不正确。因此一般在面板的设计上,会再加一个储存电容CS(storagecapacitor大约为0.5pF),以便让充好电的电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候。不过正确的来说,长在玻璃上的TFT本身,只是一个使用晶体管制作的开关。它主要的工作是决定LCurcedriver上的电压是不是要充到这个点来。至于这个点要充到多高的电压,以便显示出怎样的灰阶,都是由外面的LCDsourcedriver来决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