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P插槽
AGP插槽:(Aelerated-Graphs-Port:加速图形端口)它是一种为缓解视频带宽紧张而制定的总线结构。它将显示卡与主板的芯片组直接相连,进行点对点传输。但是它并不是正规总线,因它只能和AGP显卡相连,故不具通用和扩展性。其工作的为66M,是总线的一倍,并且可为视频设备提供528MB/S的数据传输率。所以实际上就是PCI的超集。
他是图形加速接口的简称。AGP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总线,它是显示数据的专用通道。
显示卡通过AGP总线、北桥芯片与内存相连,直接读取内存中的显示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显示芯片与内存间数据的传输速度。AGP总线可以划分为AGP1.O(AGPx1,AGP x2)、AGP2.O(AGP x4)、AGP3.0 (AGP x8)、AGP Pro等4个版本。 AGP插槽是显示卡的专用扩展插槽,是AGP总线的物理体现。 AGPI.O总线插槽的引脚数为124脚,AGP2.O、AGP3.O总线插槽的引脚数为132脚。AGP插槽的外观及引脚排列如下图、上图所示。
AGP插槽各个引脚的功能如表所示
引脚序号 | 引脚定义 | 功能描述 | 重点提示 |
A1 | +12V | +12V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2 | TYPEDET | 显卡类型识别信号 | |
A3 | RESERVED | 保留 | |
A4 | USB- | ||
A5 | GND | 地 | |
A6 | INTA | 中断请求A | |
A7 | RST | 复位信号 | 重要检测点,常态为高,复位时为低电平,然后恢复高电平 |
A8 | GNT | 总线,占用允许信号 | |
A9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10 | STI | ||
All | RESERVED | 保留 | |
A12 | PIPE | 管道 | |
A13 | GND | 地 | |
A14 | WBF | ||
A15 | SBAI | 边带地址 | |
A16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17 | SBA3 | 边带地址 | |
A18 | SBSTB | 边带选通信号 | |
A19 | GND | 地 | |
A20 | SBA5 | 边带地址 | |
A21 | SBA7 | 边带地址 | |
A22 | RESERVED | 保留 | |
A23 | GND | 地 | |
A24 | RESERVED | 保留 | |
A25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26 | AD30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27 | AD28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28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29 | AD26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30 | AD24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31 | GND | 地 | |
A32 | ADSTB1 | 数据选通信号 | |
A33 | C/BE3 | 命令字节允许信号 | |
A34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35 | AD22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36 | AD20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0至AD31) |
A37 | GND | 地 | |
A38 | AD18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39 | AD16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40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41 | FRAME | 帧信号 | 重要检测点 |
A42 | RESERVED | 保留 | |
A43 | GND | 地 | |
A44 | RESERVED | 保留 | |
A45 | 3.3V | 3.3V电压输入端 | 熏要检测点 |
A46 | TRDY | 从目标就绪信号 | |
A47 | STOP | 停止信号 | |
A48 | PME | ||
A49 | GND | 地 | |
A50 | PAR | 奇偶校验 | |
A51 | AD15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52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53 | AD13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54 | ADI1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55 | GND | 地 | |
A56 | AD9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57 | C/BEO | 命令字节允许信号 | |
A58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A59 | ADSTBO | 数据选通信号 | |
A60 | AD6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61 | GND | 地 | |
A62 | AD4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A63 | AD2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3.3V或1.5V电压 | |||
A64 | VDDQ | 重要检测点 | |
输入 | |||
A65 | ADO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0至AD31) |
A66 | VREFGC | 基准电压 | |
B1 | OVRCNT | ||
B2 | 5V | 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3 | 5V | 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4 | USB+ | ||
B5 | GND | 地 | |
B6 | INTB | 中断请求B | |
B7 | CLK | 时钟信号 | 重要检测点,66MHz |
B8 | REQ | 总线占用请求信号 | |
B9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10 | STO | ||
B11 | ST2 | ||
B12 | RBF | ||
B13 | GND | 地 | |
B14 | RESERVED | 保留 | |
B15 | SBAO | 边带地址 | |
B16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17 | SBA2 | 边带地址 | |
B18 | SBSTB | 边带选通信号 | |
B19 | GND | 地 | |
B20 | SBA4 | 边带地址 | |
B21 | SBA6 | 边带地址 | |
B22 | RESERVED | 保留 | |
B23 | GND | 地 | |
B24 | AUX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25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26 | AD31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27 | AD29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28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29 | AD27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限值均应相同(AD0至AD31) |
B30 | AD25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0至AD31) |
B31 | GND | 地 | |
B32 | ADSTB1 | 数据选通信号 | |
B33 | AD23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0至AD31) |
B34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35 | AD21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36 | AD19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37 | GND | 地 | |
B38 | AD17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0至AD31) |
B39 | C/BF2 | 命令字节允许信号 | |
B40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41 | IRDY | 目标准备就绪信号 | |
B42 | AUX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43 | GND | 地 | |
B44 | RESERVED | 保留 | |
B45 | 3.3V | 3.3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46 | DEVSEL | 设备选择信号 | |
B47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48 | PERR | 奇偶校验错误 | |
B49 | GND | 地 | |
B50 | SERR | 系统错误 | |
B51 | C/BE1 | 命令字节允许信号 | |
B52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53 | AD14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54 | AD12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55 | GND | 地 | |
B56 | AD10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57 | AD8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0至AD31) |
B58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59 | ADSTBO | 数据选通信号 | |
B60 | AD7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61 | GND | 地 | |
B62 | AD5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63 | AD3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O至AD31) |
B64 | VDDQ | 3.3V或1.5V电压输入 | 重要检测点 |
B65 | AD1 | 地址/数据总线 | 各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均应相同(AD0至AD31) |
B66 | VREFCG | 基准电压输入 |
对于AGP插槽的检测,各个电压输入引脚、时钟输入引脚、复位引脚为重要检测点。
使用测量各个电压输入引脚的电压是否符合标称值,如果不是12V、SV、3.3V的电压则不正常。检查电压输入引脚至ATX插座相应引脚之间的线路,如果小是1.5V的电压则不正常,此时应检查为AGP插槽供电的场效应管足否正常。
使用示波器测量CLK时钟输入引脚时钟信号是否正常(频率及幅值要符合标称值)o如果时钟不正常,则应检查时钟。
使用测量复位引脚的复位是否正常,复位引脚常态应是高电平。短接复位键,此时复位引脚应变为低电平:松开复位键,复位引脚应又恢复为高电平,这表示复位基本正常。
如果复位不正常,则应检查复位电路。
判断FRAME信号是否正常,可以用万用表测量FRAME引脚的电压,在开机自检的过程中,此引脚的电压会不断地变化,这可以大致判断FRAME信号基本正常。
另外还可以再测量各个地址/数据总线的对地阻值,其对地阻值均应相同(测量要在断开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总线的对地阻值相差过大,则应检查总线引脚至北桥芯片的线路,北桥芯片损坏的可能性较大。
- 上一篇: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
- 下一篇:什么是水平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