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母婴健康 > > 详细内容

关于宝贝补钙你最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专家介绍: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央文明办、卫生部举办的“健康社区行”全国巡讲特聘专家,北京市卫生局聘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市人大代表。

专家介绍:魏珉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儿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从医40余年,对小儿内科常见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钙作为宝贝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前些年的补钙热潮相比,今天的妈咪越来越理性:宝贝真的需要补钙吗?单补维生素D还是要维生素AD合补?母乳喂养妈咪补维生素D是不是宝贝就不用补了?本期我们邀请到魏珉、范志红两位教授,跟妈咪聊聊,婴幼儿到底缺不缺钙,以及如何给宝贝科学补钙。关于补钙,你最想知道的,你还不了解的,全在这里了。

大多数婴幼儿并不缺钙——

●妈咪宝贝传媒:大多数奶量充足的婴幼儿并不缺钙,只有少数宝贝才需要补钙,是这样吗?

○魏珉:是这样。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推荐婴幼儿每日钙摄入量分别为:0~6个月300毫克;7~12个月400毫克;1~3岁600毫克。1毫升牛奶中大约含有1毫克钙,母乳中的钙含量虽然较低,但吸收利用率更高。我们以6个月的宝贝为例,很多这个月龄的宝贝每次能喝150毫升奶,每天6次,算下来就有900毫升奶(900毫克钙),所以,完全没必要担心宝贝缺钙。

○范志红:大多数宝贝都能保证1岁内每日600~800毫升的奶量,1~3岁每日400~600毫升的奶量。应注意奶类之外食物钙供应不足的情况。在母乳、配方奶粉、食物中的钙来源充足的情况下,若1岁内宝贝缺钙,通常是因为吸收率不足,应当注意补充维生素D或者考虑消化吸收能力。不由分说地增加钙制剂,并不能提升钙的实际利用率,反而会增加婴儿的肾脏负担,有害无益。

●妈咪宝贝传媒:哪些宝贝要注意补钙?

○魏珉:早产、双胎、多病,或是生长发育过快的宝贝,如做钙磷检测,证实缺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钙。

人工喂养也需要补维生素D——

●妈咪宝贝传媒:现在配方奶中大都强化了维生素D,是不是只有母乳喂养的婴儿才需要补充维生素D?

○范志红: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低,需要补充。人工喂养的宝贝也并不意味着不缺维生素D。

0~6个月

宝贝每日摄入配方奶总量若为800毫升,若此奶粉每100毫升奶含有维生素D48IU,那么每日维生素D摄入总量约400IU,基本可以满足宝贝生理需要量,但如果遇到北方的寒冷冬季或者南方的梅雨季节,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不足的部分。

7~12个月

宝贝每日摄入配方奶总量若为600~800毫升,若每100毫升含维生素D46 IU,加上宝贝户外活动2小时身体合成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补维生素D。但如果没有户外活动,可以考虑适当补充。

1~3岁

宝贝每日摄入配方奶若为400~600毫升,可从奶中获得维生素D 200~400IU。此外,宝贝还能从蛋黄和鱼类中获得少量维生素D。不足部分需要从外出日照中获取。如果宝贝夏天不能保证20分钟的光照时间,或冬季衣着厚实,也需要另外补充适量维生素D。

○魏珉:混合喂养的宝贝起码要隔天吃一粒维生素AD制剂,人工喂养的宝贝如果生活在纬度高的地区,日照不充分,也要适量补充维生素D。

●妈咪宝贝传媒:维生素D要补到什么时候?

○魏珉:我国儿保建议是补到2岁,但最近10~20年的医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全身性激素,足量的维生素D摄入,可减少儿童成年后患癌症及其他慢性病的危险,2岁后,继续给宝贝补生素D,利大于弊。

维生素D:妈咪补≠宝贝补——

●妈咪宝贝传媒:纯母乳喂养妈咪补充维生素D,是不是宝贝就可以不吃维生素D了?

○魏珉:维生素D从妈咪饮食转化成乳汁成分的效率较低。有专家曾经做过研究,在阳光暴露有限的情况下,即使妈咪每天摄取600~700IU维生素D,她分泌的乳汁每升的维生素D的含量平均仅为26IU。妈咪每日摄入2000IU维生素D,倒可以提高宝贝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但提高的量有限,而且超过这个补充量,就突破了维生素D的安全限量,因此不能通过妈咪大量口服维生素D来满足宝贝对维生素D的需求。

○范志红:妈咪接受充足日照,得到的维生素D比服用4000IU补充剂更高,也不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只是多数都市妈咪大部分时间处于日照严重不足状态,使用防晒霜也会进一步降低身体合成维生素D的效率,所以这种做法并不实际。

服用维生素AD很安全——

●妈咪宝贝传媒:维生素A和维生素D容易补充过量中毒,所以要尽量少吃?

○魏珉:血浆维生素A<20ug/dl即为维生素A缺乏的标准,有调查显示:我国3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比率约为10%,但全国3岁儿童的“边缘缺乏率”将近45%。这说明在幼儿当中,虽然维生素A严重缺乏的状况已经不常见,但轻度供应不足的情况还是十分常见的。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AAPCN)2008年指出,婴幼儿生后应尽早开始每天摄入维生素D400IU。我国的标准是生后数日开始,每日摄入维生素D400IU。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维生素D日摄入的最高限量为800IU,美国建议的最高限量为2000IU。

○范志红: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我国居民容易缺乏的营养素,过量中毒情况则非常罕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幼儿每日摄入维生素D为400~800IU,维生素A是1333~1800IU。在使用维生素AD合剂产品时,可以注意看一下这两种营养素的含量是否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范围内。按照推荐用量来服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D补充剂是比较安全的。真正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超量使用营养补充药品;二是妈咪同时给宝贝使用多种含维生素A或维生素D的营养补充剂;三是近期已经打了维生素D针剂又服用口服补充药品。如果自己拿不准,可以找医药、营养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咨询指导。

晒太阳最好别用防晒霜——

●妈咪宝贝传媒: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是皮肤接触日光照射吗?

○魏珉:是的。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不是食物,而是阳光照射到裸露皮肤上时人体自然合成的维生素D。我国儿童中出现的缺乏情况主要是因为户外活动太少,光照不足造成的。光照不足不仅与儿童户外活动的机会有关,与地理环境、季节和气候条件也有密切的关系。纬度越高、天气越冷,裸露皮肤的机会越少,所接受到的阳光照射越少,越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即便在较为温暖的地区,多雨、多雾、多阴天的气候,以及严重污染的环境,都可能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

○范志红:幼儿身体维生素D的水平不仅与骨骼健康有关,还与自身的抗感染能力密切相关,甚至影响未来患肥胖和慢性疾病的风险。只要不发生晒伤,健康宝贝是不会因为两三个小时在阳光下活动而罹患皮肤癌的。据报道,防晒系数SPF为8的防晒霜可以减少身体95%的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婴幼儿最好不要使用防晒霜,尤其是不必全身涂抹。

多汗、枕秃、肋缘外翻不代表缺维生素D——

●妈咪宝贝传媒:多汗、枕秃、肋缘外翻就证明缺乏维生素D吗?这些症状是不是维生素D缺乏的特异指征?

○魏珉:维生素D缺乏或是佝偻病的确会有多汗、枕秃、肋缘外翻等体征表现,但不能倒推,认为有这些表现,就是缺乏维生素D或患有佝偻病。判断维生素D是否缺乏可以做25羟维生素D检测,而确诊则需要多方面的指标综合判断。事实上宝贝经常处于卧姿,摩擦和出汗较多,出现局部枕秃的状况很正常。肋缘外翻也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不必因为这些现象盲目补钙。

○范志红:很多宝贝婴幼儿期头发较少,但到童年期都会达到正常数量,而且这些状况与缺钙或缺维生素D没有直接关系。婴儿的新陈代谢极其旺盛,身体水分含量较高,身体的散热需求高于成年人,睡眠时出汗很正常。适度的出汗可以帮助调节身体温度,滋润皮肤,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特别需要提示的是,宝贝的身体比成年人怕热,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以自身的怕冷状况来给宝贝穿衣服,或者给宝贝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会增加婴幼儿的出汗量,不利于宝贝的健康。

平衡膳食是保证钙摄入第一法宝——

●妈咪宝贝传媒:在宝贝加辅食后,如何通过科学安排膳食,保证宝贝每日钙摄入量充足?

○魏珉:保证宝贝每日从膳食中摄入足量的钙,妈咪需要做的是增加相应的食物供应量。膳食中供应钙的主要力量是奶类(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卤水豆腐、石膏豆腐、豆腐干等)、深绿色的叶菜(小油菜、小白菜、芥蓝等),还有芝麻酱、坚果、带骨小鱼和虾贝类等。

○范志红:除了钙之外,骨骼的健康还需要其他多种营养素来配合,所以应该注意保持平衡膳食。例如,吸收之后的钙要想沉积到骨骼上,需要维生素K的帮助;充足的镁能提高钙的生物利用率;充足的钾能减少尿钙的流失量,提高钙的利用率,等等。婴幼儿膳食中还要注意,过多的脂肪会影响钙吸收,过多的盐会增加钙的排出。研究发现经常饮用可乐之类甜饮料也会降低骨密度,增加儿童骨折风险。

正确补充钙制剂——

●妈咪宝贝传媒:市场上钙产品种类丰富,如宝贝确实需要补钙,该怎么给宝贝选择钙制剂?如何正确服用呢?

○魏珉:钙主要分为有机钙和无机钙两大类,有机钙推荐选择柠檬酸钙,无机钙推荐选择碳酸钙。幼儿服用小粒或咀嚼型的钙片,要有成年人看护,避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也可选用粉状的补钙品,把它混在粥、汤、豆浆、泥糊等液体食品当中,喝进去比较安全,也很方便。

○范志红:最好在吃饭的时候服用钙制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消化道的影响,不容易发生服用钙片之后胃不舒服或者便秘的问题。为了保证钙的吸收率,最好把服钙片和喝牛奶酸奶、吃豆制品菜肴的时间分开,因为奶类和豆腐中已经有了很多钙,而钙的总量大了,单位时间的吸收率就有可能下降。不过,钙片很适合与水果蔬菜一起吃,因为果蔬中的维生素C有利于钙的利用。

强化钙食品大多无需选择——

●妈咪宝贝传媒:强化钙辅食(米粉、面条等)、儿童高钙牛奶、高钙零食有没有必要选?

○范志红:在有足够母乳或配方奶的情况下,1岁以内宝贝无需选择强化钙的食物。如果每日的奶类(母乳、幼儿配方奶、牛奶、酸奶等)摄入量不足400克,断奶后幼儿可以选择强化钙的主食。高钙牛奶没必要选择,因为奶类本身就富含钙,所谓高钙品种也就高10~20毫克,意义不大。高钙零食无需选择,因为零食本来摄入量小,其中通常含有较多添加剂,或含有较高的盐、糖配料,不利于营养平衡,3岁以内的幼儿最好避免这些高度加工的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