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宝贝行为能力的12个小游戏
宝贝半岁后,妈妈就要开始注重宝贝行为能力的培养了,良好的行为能力可让宝贝更早学会自理、让宝贝善于探索学习,也会让妈妈的喂养和护理变得更简单。
1、爬行
打扫家里的卫生,空出较大的活动空间,供宝贝学习爬行。爬行时先出右手和左膝,再出左手和右膝,有条不紊以保证身体平衡,锻炼平衡和耐力。宝贝学爬行时之所以手足左右轮换,是要保证身体平衡,平衡由前庭和小脑来维持。
学爬能促使前庭和小脑发育,左右扭动可促使腰部的肌肉发育,也促使脊柱延长促进身体长高。四肢轮流负重使骨肌强健,为以后锻炼耐力打基础。
2、模仿发音
爸爸妈妈可每天多次用夸张的口型对宝贝说“爸爸”、“妈妈”,并每天在各种场景下让宝贝叫“爸爸”、“妈妈”。每个宝贝学会叫爸爸妈妈的时间并不相同,大多数宝贝懂话在先,开口在后,通过模仿父母的口型,练习咽喉肌肉的协调性,对发音和说话很有帮助。
3、取和放
把积木放在脸盆或筐里,妈咪和宝贝一起坐在地上,先把积木从盆里取出来,对宝贝说“拿出来”,宝贝也会跟着学习。然后妈咪把积木捡起来,慢慢将手松开,说“放进去”,积木掉进盆内发出声音,让宝贝跟着学习。宝贝从乱扔之后慢慢学会轻轻地松手,听积木掉进盆内的声音。
锻炼松手拿东西,是锻炼前臂背侧肌群的协调运动。
4、单独玩耍
让宝贝和自己的玩具单独玩,妈咪只在旁边做自己的事,如看书读报等,然后妈咪可以悄悄离开房间,让宝贝独处一段时间。让宝贝自己玩,把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学会用不同的摆法和方式使手的技巧得到进步,同时使注意时间延长。学会独立玩的宝贝能通过自己的感官观察和感知外界事物,将兴趣从依恋妈咪转移到外界,为日后的独立打好基础。
5、自己用勺吃饭
喂食辅食时拿一个塑料或铁质的小勺,让宝贝自己在碗中搅动,有时宝贝自己也能把食物盛入勺中并送入口中。要鼓励宝贝自己动手吃东西。宝贝从8个月起学会拿勺子,到1周岁时可以自己拿勺吃几勺饭,在15~18个月时就能完全独立吃饭了。
6、捡小东西
在白色餐巾纸上放几小片馒头,妈咪先捡起一片放进嘴里,说“真好吃”,宝贝也会用手去捡,如果用手掌不能拿到,宝贝会学习妈咪的样子,用食指和拇指去取。
这个游戏可练习宝贝用食指和拇指抓取细小物件的能力。
7、配合穿衣
在给宝贝穿衣时,妈咪可以告诉宝贝“伸手”、“抬脚”、“抬头”等。每天这样做,这样说,宝贝就会逐渐学会这种程序,妈咪不必开口,宝贝就会伸出手让人穿上衣袖,伸头套上领口,伸腿穿上裤子。
宝贝学会主动地按次序做相应动作,以配合妈咪穿衣服,为将来更主动地自己穿衣做准备。
8、敲打铃鼓
妈咪用手指敲打手鼓或者用棍子敲打空罐头盒发出响亮的声音,会引起宝贝的兴趣,并学着用手或用棍子去敲打。这些声音是宝贝喜欢听的,用不同的动作使不同的玩具发出声音,如果在玩小鼓时配上音乐,宝贝可以按节拍同妈咪一起敲打。
通过敲敲打打可锻炼手的技巧,宝贝要用手或小棍敲中鼓面才能发出声音。宝贝通过听音乐可以改进自己打鼓的技巧,使手、眼、耳互相协调而使技巧进步。
9、讲故事,看反应
用一本有彩图、情节和一两句话的故事书给宝贝讲睡前故事,开始时可以把着宝贝的小手边读边指图中的事物,你会发现宝贝的表情会随着书中的情节发生变化,时而着急,时而舒缓。一个故事可以反复地念,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宝贝完全入睡。听故事是宝贝发展语言和理解事物的好办法,会越听懂得越多。以后边讲边问时,宝贝会用手指去指图中的事物回答问题。
10、脱戴帽子
学会用手抓掉帽子,也会抓起帽子戴到头上,而且戴稳。由于宝贝的动作并不精细,半圆形的帽子可以戴好,毛绒帽子则不容易拉正,需要家人的帮助,所以最好先用稍硬挺的布帽练习。有些宝贝不喜欢戴帽子,每次妈咪戴在头上就被宝贝摘下来,妈咪不必急躁,因为这正是一种有趣的练习呀。
11、我是小帮手
妈咪在家通过给宝贝小任务,使他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妈咪要表现出对宝贝的帮助很满意,比如让宝贝帮妈咪拿包、找寻他自己的尿片、鞋子等。
这是一个能促进宝贝自信,让宝贝感受到更多的独立和价值感的游戏。
12、学会拍球
找一个不用充气的实心球,在球身上用小刀捅出一条缝。再找一段绳子,把它的一端系在网球上,另一端拴在门把手上。让宝贝坐在这个摆来摆去的球前,引导他拍球。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宝贝手和眼的配合,还能锻炼判断思考能力。而且,当球摆动到远处时,宝贝会有一种兴奋和满足感。
- 上一篇:宝爸宝妈们,关于补钙,你的观念该升级了
- 下一篇:宝贝睡眠失调 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