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母婴健康 > > 详细内容

宝贝起床超困难 妈咪何去何从

刘婷婷:国家高级育婴师,资深母婴编辑

如今,天气寒冷,小朋友也越来越爱赖床了。这么哆嗦的季节,家长在暖烘烘的被窝里都不想起床,何况是一个孩子呢?不少宝妈对起床困难户的孩子实在是无能为力,感觉每个起床的清晨都像经历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宝妈们该如何是好呢?

孩子起床晚的原因

孩子之所以有起床气,是因为没有睡好或者睡眠不足,加上早上被父母一遍遍催促起床,心里自然憋了一股怨气。想要避免孩子的起床气,就要先了解一些孩子为什么喜欢赖床,并在起床的时候闹脾气。

1,前一天睡得晚

儿童心理咨询师指出,孩子起床气最大的原因,就是前一天晚上睡得太晚了。如果是睡眠不好,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的起床。所以,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质的睡眠质量,是预防起床气最佳的方法。

2,家长放任溺爱

当孩子说再睡一会的时候,父母不是果断的打消孩子赖床的念头,而是心疼放任。可是,就是因为父母的放任妥协,才会让孩子对父母的“叫醒服务”置之不理。对于原则的问题,务必要一直坚持,切不可把错误的爱变成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屏障。

3,叫起床方式不对

叫醒熟睡孩子的方法很重要,如果一大早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叫喊,不但容易吓到宝宝,还会引起宝宝反感。不妨在前一天晚上和孩子有个让他感兴趣的约定,让宝宝在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有动力。

4,当心孩子心理问题

所谓春乏秋困,谁还没有个赖床的时候,何况是冬天这么冷的天气。不过正常人睡足一觉后,都是精神饱满的状态。如果孩子长期起床气大,就要注意到是不是孩子心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

针对赖床的孩子做出相应对策

若是家有喜欢赖床的孩子,宝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充足的睡眠

孩子赖床有起床气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睡眠。和孩子讨论睡觉和起床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作息时间,并让孩子对自己的承诺负责。没入园的时候,小编的宝宝一直是十点睡八点起。考虑到孩子八点半之前要到幼儿园,所以我就尽量控制在九点之前睡觉。有规律的作息,也大大地减少了孩子睡前爱折腾的坏习惯。

2.提供安全的睡眠环境

做恶梦是影响孩子睡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少孩子常在关灯睡觉的时候异常恐惧,担心太黑的环境会有鬼怪和坏蛋出现。如果是这样,家长不妨给孩子的房间留一盏夜灯。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可爱的儿童夜灯,在宝宝睡觉的时候散发着温和的光芒,让他们倍感安心。

3.坚持原则,树立时间观念

有些宝宝因为各种原因总会赖床,经常出现迟到、旷课和厌学的念头。家长切不可滋养孩子的这种惰性,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有些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其次,家长要给孩子灌输时间观念,一起分析因赖床的原因和因赖床造成的不良后果。

4.父母以身作则,收拾完毕再叫醒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好榜样,经常睡到晌午的父母,拿什么去说服赖床的孩子呢?我和老公一直坚持六点半左右起床,忙完洗漱和早餐的事情,再叫宝宝起床。父母最好充分的准备,就不会因为孩子赖床手忙脚乱了。

温柔的叫醒方式PK粗暴的叫醒方式

很多妈妈面对赖床和起床气严重的宝宝,总会使用杀伤式的叫醒方式,让宝宝从睡梦中立刻惊醒。殊不知,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来一系列神经和心理问题,而温柔的叫醒方式同样能达到效果。

1.用舒缓的音乐叫醒

叫醒宝宝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乐曲,并使用较小的音量,通过听觉系统传达给大脑。比如清脆的鸟叫,潺潺的溪水声等,这种舒缓的音乐会给宝宝一个清醒的缓冲期。父母不要在早上故意制造一些噪声来叫醒孩子,要知道锅碗瓢盆发出摩擦声和劲爆的闹钟铃声,对睡梦中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刺耳。

2.光线叫醒

每天早上,可缓缓的拉开窗帘,让外面的光线透射近来。如果有台灯,也可以逐渐调亮,让孩子自行感受到光线的不同。有些父母看孩子还没有起床的意思,经常会一把拉开孩子的被子。殊不知,这种方式不但会摧毁孩子的睡眠安全,还会刺激熟睡的神经系统。

3.抚摸叫醒

这种叫醒方式一定要轻柔,抚摸的顺序最好从宝宝的小手开始,然后到手臂,脸颊……当孩子慢慢蠕动身体并睁开眼的时候,要微笑的注视他,说声“起床咯!”切不可愤怒地冲到宝宝房间,大声呵斥“几点了,还不起床?”这种带有指责性的高分贝叫醒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烦躁和惊吓的情绪。

4.利用沁人心脾的香气

不管是芬芳扑鼻的鲜花,还是香气扑鼻的早餐,都可以打开宝宝休眠的嗅觉系统。试想一下,你是愿意被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叫醒,还是愿意被父母不停的唠叨声叫醒呢?

5.采用熟悉的叫醒方式

父母要找到一种让孩子满意的叫醒方式,不要随意更改。一种熟悉的叫醒方式,不但可以达到预期效果,还会让孩子对你形成依赖。相反,每天变换一种叫醒方式,只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

叫孩子起床是一项技术活,不是张口喊一声就可以了。打开孩子从睡眠中醒来的最佳方式应该是温柔和耐心,并且让宝宝早睡早起。改善孩子赖床的问题时,父母先给孩子一点缓冲,然后温柔坚定地去执行就可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