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摄影摄像资料 > 摄影器材评测 > > 详细内容

Carry speed cs1-pro 快摄快速背带网友评测

 美国的相机背带品牌Carry Speed的全新快速背带产品自推出以来,收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色影无忌特地邀请了3位资深网友亲身体验这块独特的产品,下边我们一起看看网友是怎么评价这款全新的背带产品。

  网友ID 宇宙旁观者:脖子终于得到解放!

   某无忌网友曾发过帖子,说梦想要个18-800/F2.8的镜头。也许能造出来,但会多重呢?表面看起来这几年摄影器材的制造技术在迅猛发展,高感,连 拍,微单,单电,一浪涌过一浪。可镜头的重量涛声依旧。一个D700+小竹炮的重量挂在脖子上弄上半天简直就是在对脖子的大刑伺候,时间长了也不知道会不 会颈椎出事。

 有需求就有发明。于是报名得到了试用carry speed快摄背带。

 闲话不说了,上图。收到后的包装是酱紫滴:

 好奇+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
 

 Carry speed快摄背带cs1 pro各部件如下图:

 看了下说明书,一般的组合有下面几种方式:

 一+二+五+三,适合长镜头时。也就是说,机身和镜头都有连接,五连接到镜头架,三连接到机身。
一+二+五,适合短镜头时。只是连接机身。

 美国的相机背带品牌Carry Speed的全新快速背带产品自推出以来,收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色影无忌特地邀请了3位资深网友亲身体验这块独特的产品,下边我们一起看看网友是怎么评价这款全新的背带产品。

  网友ID 宇宙旁观者:脖子终于得到解放!

   某无忌网友曾发过帖子,说梦想要个18-800/F2.8的镜头。也许能造出来,但会多重呢?表面看起来这几年摄影器材的制造技术在迅猛发展,高感,连 拍,微单,单电,一浪涌过一浪。可镜头的重量涛声依旧。一个D700+小竹炮的重量挂在脖子上弄上半天简直就是在对脖子的大刑伺候,时间长了也不知道会不 会颈椎出事。

 有需求就有发明。于是报名得到了试用carry speed快摄背带。

 闲话不说了,上图。收到后的包装是酱紫滴:

 好奇+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
 

 Carry speed快摄背带cs1 pro各部件如下图:

 看了下说明书,一般的组合有下面几种方式:

 一+二+五+三,适合长镜头时。也就是说,机身和镜头都有连接,五连接到镜头架,三连接到机身。
一+二+五,适合短镜头时。只是连接机身。

 下面看下每样东东的具体情况:

 肩垫。做工精美,也非常厚实,用卡尺量了下,大约7mm吧?那种软橡胶的,表面是织物。

 肩垫的背面。有防滑凹纹。上面有5个大孔,减轻重量和跑汗。

 这个是五,折叠底板。这个是非常关键的部位。尤其是那个螺口连接的地方,如果不够结实,即使带子再坚固无比,也等着摔相机吧。 所以,需要仔细看看啊。螺母一侧是一次成形的部件,那个球形连接件进入相应孔内上紧螺母,非常牢靠。感觉只要材质木有缺陷,不会有问题。关于可靠性,下面 还有悬重5公斤的跌落试验。

 这个是垫板,上面有橡胶衬垫,增加垫板和相机或镜头脚架环连接时的磨擦力,使连接更加牢靠。

 垫板的背面,上面有6个螺孔,可以方便在不拆除垫板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孔直接上三脚架。
 

 

 这个是调节背带长短的滑扣,试了试,轻轻一拉就可以调节背带长短,非常好用。

 这个是在挂长焦镜头时,用来拧在机身三脚架孔的挂带。这样垫板固定在长焦镜头上,这个挂带挂在机身,起平衡作用。

 这个是挂带的另一侧,带钩挂在肩垫的环上。可以看到,这个防脱落的钢圈还是很有用的。

 肩垫和织带的连接处。

 

 需要注意的是,肩带和织带连接时注意有凸点(左侧红圈内)的一侧对齐有空的这一侧,这样保证误操作打开连接而摔相机。正确连接后要是打开这个连接需要同时按住凸点后的那个突起和两侧才能打开。避免了误操作。

 这两张图是安全绳和手带的连接。按照说明,这个挂带既可以用于作平衡机身镜头,也可以和腕带合用来做小DC的腕带。有用的设计。

 借用小朋友来演示下效果。小朋友还没有长高,所以看起来这个带子有些长。

 

 这样,小朋友可以随手拉下,就可以小朋友虽然力气不大,但很轻松就可以调整背带的长度。

 调整好背带的长度后,随手一举,很方便啊!小朋友开始拍摄了。

 很重要的另一个问题是承重问题。这条背带承重行不行?调整摄影包内的器材数量至5kg,挂在了背带上,瞬间失重跌落3次。经测试,背带能够承受这样的冲击力。说明背带很结实。虽然肩部有些被勒的感觉。

 Carry speed和机身挂着长焦,背着在公园里(雨中)散步一个小时,感觉很轻松。

总体感觉:

 在保证拍摄方便的同时,由原来的脖子受力转变成肩部受力,摆脱了原来因为脖子挂相机时间久了的不适感,很少人的脖子能长时间挂几公斤吧?当然,泰森除外。因为泰森有那么彪悍的粗脖颈。

 现在可以更持久的挂着长镜头了,脖子终于得解放!原来出去,在使用长焦的时候,由于脖子不能长期挂比较重的设备,总是单肩背着机身镜头,不方便行动,还担心脱落摔掉相机。

 

  网友ID:皮皮万:充分的安全信心和顺畅舒适的使用体验

 快摄背带与传统相机背带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两点:1)斜挎式,如斜挎背包一样,此背带将负重分散于肩部和前胸后背,大大提高了舒适性(相对传统的挂在颈部的背带);2)背带与相机的连接是通过一个“球头+底板”的金属件,使相机并不固定在背带的某一处,而是可以在背带上快速滑动,从而实现了在身体侧面携带和在身体前面拍摄两个位置的快速转换。如果简单地将传统背带斜挎,需要拍摄时就要将整个背带沿身体转动,而由于背带内测通常有防滑层,贴附于衣服的背带很难快速转动,如果再背了双肩包什么的,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而快速背带只是将相机在背带上的一段区域上滑动,背带本身并不需要动,即使后背部分被双肩包压住固定,也丝毫不受影响。

 让我们来看看这款快摄背带的型号和组成结构


这款背带包装盒上印刷的型号叫CS-PRO markII,而包装盒后面贴上去的中文标签上写的是CS-1pro,并有“升级底板”字样,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1)产品的型号名称在国外和国内有区别;2)可能存在旧款的型号,区别主要是底板不同。通过访问生产商网站(美国休斯顿,www.carryspeed.com)和国内代理商网站(中国广州,www.ggs020.com)证实了这两个推测。同时也从代理商网站上了解到快摄背带目前一共有4款供选购,而这款CS-1pro是肩垫最宽,附件最齐全的PRO(专业)款。

 

 快摄背带的基本组成有1)肩垫2)织带3)球头4)底板。CS-1pro的包装中更附带了免费的赠品5)安全绳 6)安全绳挂带 7)手绳

 底板侧前方的孔是给球头用的,虽然你也可以把球头装在底部那6个脚架孔位置,但是这个位置更好:首先,当你使用竖拍手柄的时候,球头在这个位置不会影响竖拍时的握持;其次这个固定孔是可以翻转的,通常的使用状态是球头向下,当你不使用快摄背带时,球头和底板可以仍然固定在相机上,将球头翻转向前,这样不会影响将相机平放在桌面上或者插入摄影包中。但是与背带连接状态下,建议不要往前翻转,因为连接件的金属部分尺寸比较大,容易与镜头接触摩擦。

 

 我们也可以再看看生产商网站上的老款底板,体会一下新款的改进之处。

 织带与肩垫通过尼龙接插件连接,这个接插件除了通常的两侧扣合/按压处(图中A处)以外,还多了个中间扣合/按压点(图中B处),需要用两只手才能同时按下三个位置,这样就避免了意外按压造成的脱落。由此可见设计者对器材安全的考虑是很用心的。如果插反了也是可以插进去的,但中间的扣合就失效了,所以在扣合的时候需要留意一下。

 织带上还有四个部件:胸前上方是金属的快速调节装置,向下拉动它就可以方便快速地将织带收短,携行状态下收短织带,可以使相机固定在体侧更高一点的位置,减少晃动。需要拍摄时,右手抓相机的同时左手将快速调节装置往上拉,使它不会妨碍相机从体侧滑倒胸前来(同时织带也被放长了)。得益于优秀的材料和做工,这个调节装置非常好用,拉动时轻快,放开后又固定可靠。唯一可能带来不满的是有人可能会不喜欢它滑动时那短暂的“呜~”的声音。

  

  第二个部件就是球头连接件,正是这个部件决定了相机滑动是否快捷,以及保证相机的安全。略显粗大的金属结构和给人以充分的信心,将相机与背带连接和脱离也比起传统背带要方便快速很多。 

 

 

 球头连接件后面是一个塑料卡子,它的作用是限制相机滑动的区域,这样即使没有用手扶住相机,即使有稍微激烈的活动,相机也不会跑到我们不希望的地方去。

 最后是另一个卡子,织带绕过后方的接插件固定好需要的长度,就决定了快速调节装置拉到最高处时整个背带最长的长度,这时这个卡子用来固定和整理织带多余的部分。

 为了验证这款背带的安全性,将一个双肩包装上重物(总重超过5公斤)穿过背带后将背带背在身上,然后提起双肩包到肩头高度放手,模拟重物跌落的效果,快摄背带很牢固地拉住了下坠的双肩包。

  使用体会

 优点:


通过几天的使用,感觉这款背带在设计和材料做工上的确优秀。首先,“减负”“快速”效果名符其实,即使长时间挂着超过1公斤的单反相机和镜头,也感觉不到肩头有明显的负担,甚至挂上300/2.8镜头和一个机身(约3公斤)也不觉得有多沉。而同时其材料做工又带来的充分的安全信心和顺畅舒适的使用体验,的确算的得上一款精品产品,也难怪它会获得2012年欧洲Digifoto Pro杂志的最佳产品设计铂金奖。

 缺点:

 1)反向也可以插入的接插件(没有防呆设计);

 2)快速背带调节不是静音设计。除此以外,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可以说无懈可击。但另一方面,这个产品的设计理念决定了它必须保证相机向前可以快速方便地滑动,也就造成了携行时相机向前方是不固定的(向后方有塑料卡子挡住),直立走动时相机还能比较稳定地固定在体侧,但是一旦俯身,相机就比较容易向身体前方滑出,需要在使用中留意。

 

  网友ID: HEROZGA : 在脊柱外科医生的角度,它解放了我脆弱的每天都需要反复使用的不堪重负的颈椎

 毫无疑问,单反爱好者们都感同身受,原厂背带把所有的重量都加诸于脖子,好像人人都长着泰森一般抗击打能力超强的颈肌,除非使用三脚架,否则背负器材出门真是个苦差事,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这种背带设计纯粹脑残。
美丽的景致、人像,沉重的机身、镜头,疲惫的颈项、肩背,摄还是不摄,是个问题?尽管我只是个D5000+腾龙18-200的旅游头,不算沉重的负担压在脆弱的颈椎上,经常累的气喘吁吁,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常常有心无力,还要背上叶公好龙的名声,D800我要不要买?再加手柄?闪光灯?大竹炮?乖乖,挂在我低头手术,劳累一天的脆弱颈椎上,简直会要了亲命。有时也尝试着放长了原装背带改成单肩挎,但要么撅出去一块,要么拍摄时绕颈,残念。
感谢万能的无忌,终于让我第一时间试用Carry speed功能性照相机背带系统,当快件送到,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非常棒!肩垫、织带、扣具、折叠底板、球头、球头连接件、微调滑扣、长度调节装置等,用料扎实,做工精致,没的说。我只有一台单反,以下照片均使用Canon S100拍摄。

 开箱照就到这里了,今晚还有三台大手术等着我,上机只能等明晚回家了。

 回到家,已是第二天晚上接近九点,儿子正在玩儿我的富士F11,已经准备洗澡睡觉了,对这个沉重的单反没啥兴趣,想发个原装背带的对比图可又没有模特,只好给个桃子利诱一下。

 模特睡觉了,我可以开始上机了,还没搞清上机后的情况,原装背带先不撤下,内六角和硬币都可以干活,通用型不错哈。

 紧固螺丝旁边的那6个小孔是干啥滴?我还没来得及想,留一个悬念如何?

 组装球头开始,做工用料真不错,安装基本傻瓜化。

 

 原本对说明中装反卡扣可能造成相机掉落的警示颇有腹诽,但实际安装发现,除非极大暴力,装反卡扣几乎不可能,同样,卸掉卡扣也需一定步骤,先按住中间钮,再捏两边卡扣才行,否则难以缷脱,误操作几乎不可能。

 安装完毕,发现底板安装位置不妥,可能造成D5000液晶屏难以翻下,没关系,稍稍挪动位置后解决问题。

 装完背带后发现微调滑扣、长度调节装置等设计精妙方便,调节长度、携带相机和快速开拍安全而又迅捷,可惜老婆孩子都睡觉了,模特没有,只好容后再战了。睡觉前再把腕带试用一下,左右手互拍,我容易吗?

 

 这个东东要在使用大镜头时有用,暂时放在一旁了

 我的原装背带可以下岗啦,哈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