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Canon EOS 5D Mark III,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
前些天跟着旅游团从北京到莫斯科,乘船走伏尔加河,最后到圣彼得堡.全程12天. 初步感受了一番北方邻居的风情。
整个行程里去的教堂和修道院比较多,在伏尔加河上的时间占了几乎一半.更像个休闲度假之旅。
此行携带的器材是佳能的新品全幅机 5D Mark III,镜头是35L、135L、16-35L、100-400L及24-105L。另一台微单是三星公司的NX210,随机的头是套头18-55和60。本想带着30去的,可惜未能如愿。
实际使用时,5D mark3+135L,配NX210+18-55是频率最高的。单机时,24-105L。坛子里的老泡菜们别嫌我啰嗦,因为我一个团里的其他一些同伴们要来看这个帖子,所以在器材使用上得多说十块钱的。当然在帖子中间,也会穿插一些和器材有关的介绍。我在此帖里提及的各种型号的器材,具体的介绍,论坛里和网上都很多,所以相关的内容在这里就不涉及和回应了。
5D mark3+135L主要是为了抓拍形形色色的人物,因为135L这个头的口径大、对焦快,加上成像质量非常好,且焦段适合把人物与背景适当的分离开。而5D mark3是此行最大的功臣,其快速的对焦能力和良好的高感表现,加上双卡存储的保险,使得整个行程的拍摄非常顺利。
此次这个5D mark3+135L组合,立了头功。此行绝大部分人物的照片为其拍,这会在陆续贴的照片中看得到。
在接到去莫斯科的确切消息后,我的第一个和器材有关的想法就是,带上5D3。
此行前,在北京曾经摸过两次5D3,(坛子里发帖不是为了赚稿费,器材名称写长了啰嗦。所以后面涉及器材的时候,在保证大家看得懂的情形下,尽量用简写)。 一次是黑猩猩的5D3配70-200,一次是牧童者的5D3+85L/F1.2。后来还把从佳能网站下载的说明书中与5D2不同的部分仔细的看了一遍。从实际试拍的感觉,和说明书以及网页的介绍看,5D3的几个改进让我下了带它一起去游览俄罗斯的决心。
在色影无忌编辑部的配合下,临出发前,拿到了5D3+24-105L/F4 。 其实私下里说,本来还是很想带1Dx去的,因为对于抓拍,目前佳能的旗下,它当属第一,但是阳谋没有得逞。
贴张5D3的片子吧,别老码字了。
莫斯科最甜的微笑
前些天跟着旅游团从北京到莫斯科,乘船走伏尔加河,最后到圣彼得堡.全程12天. 初步感受了一番北方邻居的风情。
整个行程里去的教堂和修道院比较多,在伏尔加河上的时间占了几乎一半.更像个休闲度假之旅。
此行携带的器材是佳能的新品全幅机 5D Mark III,镜头是35L、135L、16-35L、100-400L及24-105L。另一台微单是三星公司的NX210,随机的头是套头18-55和60。本想带着30去的,可惜未能如愿。
实际使用时,5D mark3+135L,配NX210+18-55是频率最高的。单机时,24-105L。坛子里的老泡菜们别嫌我啰嗦,因为我一个团里的其他一些同伴们要来看这个帖子,所以在器材使用上得多说十块钱的。当然在帖子中间,也会穿插一些和器材有关的介绍。我在此帖里提及的各种型号的器材,具体的介绍,论坛里和网上都很多,所以相关的内容在这里就不涉及和回应了。
5D mark3+135L主要是为了抓拍形形色色的人物,因为135L这个头的口径大、对焦快,加上成像质量非常好,且焦段适合把人物与背景适当的分离开。而5D mark3是此行最大的功臣,其快速的对焦能力和良好的高感表现,加上双卡存储的保险,使得整个行程的拍摄非常顺利。
此次这个5D mark3+135L组合,立了头功。此行绝大部分人物的照片为其拍,这会在陆续贴的照片中看得到。
在接到去莫斯科的确切消息后,我的第一个和器材有关的想法就是,带上5D3。
此行前,在北京曾经摸过两次5D3,(坛子里发帖不是为了赚稿费,器材名称写长了啰嗦。所以后面涉及器材的时候,在保证大家看得懂的情形下,尽量用简写)。 一次是黑猩猩的5D3配70-200,一次是牧童者的5D3+85L/F1.2。后来还把从佳能网站下载的说明书中与5D2不同的部分仔细的看了一遍。从实际试拍的感觉,和说明书以及网页的介绍看,5D3的几个改进让我下了带它一起去游览俄罗斯的决心。
在色影无忌编辑部的配合下,临出发前,拿到了5D3+24-105L/F4 。 其实私下里说,本来还是很想带1Dx去的,因为对于抓拍,目前佳能的旗下,它当属第一,但是阳谋没有得逞。
贴张5D3的片子吧,别老码字了。
莫斯科最甜的微笑
远眺克林姆林堡
阿尔巴特大街
莫斯科旁晚前后的照片,公园里。这张图是ISO25600拍的,虽然画质已经明显恶化了,但还大体可用吧。
等红灯
上一组阿尔巴特大街的女孩们
莫斯科的地铁,是比较受关注的,这回我们也简短的体验了一下。后面会陆续贴几张在地铁里拍的照片,随着照片再唠叨吧。在地铁的通道上...
乘着电梯上下的过程中 ,正好拍些各种各样的人们...
莫斯科的地铁站,
啰嗦两句关于24-105L这支镜头。从前面几张地铁里和后面其他将要上来的片子实拍情形看,全开光圈时,其锐度还是明显不足的,收一档后,显著好转。到了F8时,就相当不错了。要是再追求高点儿,中焦段还得是135L。不论成像还是对焦,都差出很多,包括很多TX津津乐道的镜头之味道。 更不要说在弱光线场合以及要求大光圈的情形下, 135L更是很给力的。当然只要不放在一起对比着看,24-105L还是说得过去的。
街拍的人物是比较多。因为是跟团旅游,景点到景点,建筑和人文类都没时间去顾及,只好顾及一头。后面有少许的非街拍的。
看了一眼这张图的拍摄数据,没想到光圈居然会跑到了F2。应该说这么亮的场景和所拍内容,都该最少收到F4,估计是手误了,也许是发现的早,前一张同一场景后拍的片子是F4拍的。 我个人很少用最大光圈去拍,因为追求虚化的美感只是可以偶尔为之的。如果拍的都是非常虚化的,其实没必要再跑到俄罗斯甚至颐和园之类的地方,街边找个花园、公园就行了。
因错就错,从这张可以进看出135L在全开光圈时的成像特点。
这张应该可以说明“意思”了。
再交代的清楚些
我的感觉135L是大多数情形够长,少数的时候不够,也有少数的时候觉得稍微长了些,再短点儿,85-100或许更好。所以如果有一款类似135L成像质量且光圈最好也在F2的AF镜头,那么我也许会考虑换一个。
有人会说,佳能的小白兔(70-200L IS II)不是很合适么? 是的,从焦距范围和成像质量来说,确实是很好的一只镜头,可是,如果举着拍一天,那么沉的重量,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消地。再加上连续几天、每天都拍七八百张以上的话,我是觉得受不了。
我拍摄的过程中,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候,是最终会被发现的。但俄罗斯的人,多数是不拒绝或是高兴,前面那张“莫斯科最甜的微笑”就是最好的例子。后面的片子里,也还会从被摄者的表情看得到的。摄影者的一个善意微笑,是其最好的通行证。
顺带上一张135L拍的,头顶部上面和右侧稍微做了点儿剪裁。
百货商场里拍的美女们, 用这张我认为是此行被摄的所有拍照中的美女里最漂亮的一个,暂时结束莫斯科的段落. 后面的先是在伏尔加河上及沿途拍摄的一些风光人物景致的照片,再其后是圣彼得堡的。
关于大光圈,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以我几十年的拍摄经验和拍摄目的所限,本想用更小的光圈呢。这个话题比较复杂,可以专门开个专题贴讨论。在这儿简单的说几句:不是所有的题材都是大光圈能表现好的,或者说每个人对场景的描述手法是不同的。即便是拍美女,如果你的相册里都是大光圈、浅景深,自己难道不觉得太千篇一律了?
再者,35L比135L,只大了一当光圈。也就是说,135L的光圈已经很大了。至于使用135L多而很少使用35L,首帖有过介绍。有几张夜游的或是暗光下的,用的是35L,后面会贴上来的。
既然想看夜幕下的生活,那就再贴几张莫斯科晚上公园里拍的吧,注意看哦,有几张是35L拍的。再多说一句,12800的高感,在下面这张照片里,表现的相当不错哦。
挂上135L,一是可以充分发挥5D3的对焦速度快、高感好,拍摄快捷的优点;二是可以少干扰被摄对象;三是135L的像质实在是相当好了。
再来张35L的,最大光圈的。不过还是觉得应该收一到两档更好些。
此行带了个独脚架,但除了在船上偶尔装上过,在陆地上几乎没怎么用的上,这导致不少片子拍虚了。一开始,在ISO的设置上没有注意,后来大部份时间里采用了ISO自动,并且把快门的最低速度设在1/250秒上,使得拍虚的数量大为减少。
在船上拍海鸥是每天闲暇的时候常做的一件事,陆续贴几张5D3拍的海鸥们。
牠们也成为了美丽景色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