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
在信息时代,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是构成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信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已成为医院药师的主要工作。而在这当中,向包括医生、护师、病人以及普通民众在内的广大人群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药物相关信息,即实施药学信息服务(pharmaceu- tical information service)是药学服务所有工作的中心和基础。目前国内药学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尚属起步阶段。本文拟对药学信息服务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作初步探讨。
1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内涵药学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师至少应对药物治疗结果承担3个方面的责任: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2]。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对药学信息的掌握,从本质上看就是药师在对药学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加工的基础上向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用药指导、医疗决策意见等药学信息产品。对医院药学信息服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药学信息资源的作用,促进药学服务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采用的工具主要是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医院信息系统、互联网、数据储存分析和知识发现、信息利用等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服务产品主要是用药指导意见、药物治疗方案建议等,也包括对医院管理决策的建议和对医院药师的继续教育。药师在药学信息服务中至少要负起3个方面的责任:①消除病人和医护人员用药过程中的药学信息障碍,避免不合理用药;②传播有关药物使用的最新信息,对患者、医护人员和药师进行药学继续教育;③ 参与药学信息的产生与获取、传递、处理与再生、调节与控制、组织与优化、思维与认识等基本运动过程[1],维护药学信息流的畅通。
2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医院药学信息服务也由原有的被动收集数据、整理保存资料和回答病人医生咨询等初始模式发展为主动传播药学信息、辅助医疗决策和开发医药信息产品的现代模式。分析推动药学信息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药学服务、现代管理服务理论和信息科学技术。
2.1 药学服务药学服务要求药师的工作中心从药品转为病人,把药师的工作责任从为临床医疗提供药学保障扩展为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改善病人的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3]。药学服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药学信息服务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首先,它扩展了药学信息服务的对象,使之从医院走向社会,扩展到患者、医务人员、普通民众等最广大的范围。这为药学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其次, 它明确了药学信息服务的任务是对药学服务提供信息保障, 要求医院药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药学素养和信息资源优势。这使医院药师在与医生、护士等医院其他人员的工作互动关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最后,药学服务的推广普及带动了药学信息服务的发展,而后者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两者呈现良性互动关系。
2.2 现代管理理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主体是医院药师,服务的对象包括病人、医生、护士等各类人群;它的有效实施既需要医院药学部(科)内部各室的分工协作,也涉及到与医院其他科室以及医院外部的沟通合作。因此迫切需要现代管理服务理论的帮助和指导。管理学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也提供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等管理手段,从组织上、制度上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促进药学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
2.3 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是药学信息服务的主要工具,它的飞跃式发展推动了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模式的改变。例如,网络通信技术能在药师与病人、医护人员以及普通民众等服务对象之间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平台、电子信箱、药学网站等现代化的交流渠道;现代数据库技术改变了药学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储存方式,各种药学数据库的建立不仅节省信息储存空间,而且极大地缩短了信息查询时间;以知识发现、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信息利用的全人工模式,能通过建立数据挖掘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方式极大地提高药学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当前的发展方向
3.1 基础工程建设调查表明,我国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方式较为单一和落后,极少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等工具主动开展服务[4]。虽然药学部(科)也实现了形式上的网络化,但大多数医院没有设立药学信息服务的专门岗位,药学信息服务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甚至根本没有开展。因此,当前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发展必须以下列3项内容的基础工程建设为主要方向。
3.1.1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药学信息服务过程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目前药学信息服务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既有扎实的药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药学知识、又具备高水平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培养药学、医学和信息学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药学信息服务的关键。
3.1.2 组织制度建设 严格的组织制度是任何服务有效开展的保障。为推动药学信息服务在医院的开展,应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例如:①提升和加强药学信息室在药学部(科)乃至医院中的地位,使之成为医院和药学部(科)的药学信息中枢;②加强药学信息服务的规章制度建设,制订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的具体计划和措施;③加强药学信息服务的人员力量,制订具体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评价指标;④ 修订分配和奖惩制度,建立促进药学信息服务的激励制度。
3.1.3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所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调查表明,上海市15家受调查医院中只有3家医院药剂科在医院网络建设中引进应用了近年新开发的软件,其他大多数医院药剂科的应用软件档次都较低[4]。而事实上,硬件建设只是为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要想真正开展工作必须大力引进和应用高水平、高智能的专业软件。
3.2 服务模式更新药学信息服务必须在药学服务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展新的服务模式,以充分发挥药学信息资源的作用。除了传统的收集整理数据、保存资料和回答各方咨询等服务方式之外,当前尤其应当注重下面几个方向的发展。
3.2.1 参与临床医疗决策 药师下临床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是药学服务的一项基本工作。但由于药师个人素质和传统医疗体制的限制,这项工作在我国难以普及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药师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合作,构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支持系统。这样既可弥补药师医学知识的不足,又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药学资源和学术优势,从而为药师参与临床医疗决策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国外通过应用能核对药物之间配伍反应或药物禁忌证的决策模型,从电子病历中综合病人数据,从而评估药物处方。由此形成的协议处方可以成功地应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诸如高血压或糖尿病[5]。
3.2.2 参与医院管理决策 药品供应和调配是医院药学部 (科)的基本职责之一。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药品供应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医院药品供应的既往数据,找出临床用药的规律,从而提高药品供应的科学性,可以为医院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2.3 开发医药信息产品 目前患者、医生、药师自身乃至全社会都对药学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现行信息服务方式却非常落后。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医药信息产品。例如,可以采用知识工程的方法,分析整理有关药物相互作用的文献,建立药物相互作用智能提示系统;可以在医院信息系统上,甚至在互联网上建立电子病历和电子药历系统;可以综合利用数据挖掘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智能系统;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结合药物治疗学和药物经济学,为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医保药品费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4 小结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是全程化药学服务的精髓。在药学服务、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科学技术的指导和支持下,大力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是广大医院药师的重要职责。医院药学部(科)应当大力进行信息化基础建设,积极建立药学信息服务新模式,推动药学服务的进步。
- 上一篇:临床药学在医院中的开展研究
- 下一篇:药学专业系统化实验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