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肠内营养在胃癌病人术后的早期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方法 将胃癌根治术后的56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胃癌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24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实验组术后并发症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早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肠内营养 胃癌 护理
近年来,对我院收治的28例胃癌根治术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和护理,并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病人营养的影响,现将实施过程中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胃癌根治术病人56例。均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胃癌,随即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等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按胃癌根治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除给予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24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1.2.1 留置营养管的方法 实验组病例全部采用CHIO福尔凯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前在病人清醒状态下,将有内导丝的鼻十二指肠营养管从胃管前端第一个侧孔插入胃管前端,然后插入胃内,具体方法同普通胃管置入法。医生手术结束前,将营养管与胃管分开,分别将胃管放入胃内,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放入十二指肠内,并固定,十二指肠营养管植入长度约为60-65㎝。
1.2.2 营养液成分 营养液为能全力,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能量。
1.2.3 早期肠内营养方法 病人于术后24h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将营养液持续重力滴入十二指肠内,第1d管喂总量为500ml,30-40ml/h,第2d管喂总量为1000ml,60-80ml/h,第3d管喂总量为2500ml,100-120ml/h,第4d均按全量2500ml给入,营养支持共7d,每天给予总热量为83.60-125.40kj/kg,其中氮为0.15-0.2g/kg。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有排气者,给予拔除胃管,5d后进食流质,停止静脉输液,第8d拔除营养管,完全经口进食。
1.2.4 观察指标 观察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1.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技术资料采用χ检验。
2 结果
28例患者鼻肠管固定牢固、妥当,无滑脱移位。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早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χ=4.66,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上一篇:探讨角膜先天性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 下一篇:浅探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