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化教学的三个维度
教学繁杂化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如何给教学“瘦身”,各地采取了形形色色的措施,诸如:限定书包重量、规定教师课堂讲话时间、限制作业数量、严禁有偿补课、违者取消评优升级,有的地方还设立了投诉电话和邮箱等等。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令人遗憾的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这些做法只停留在“讲话多少”、“作业数量”或“是否补课”等这些表面现象,要实现“瘦身”必须从源头抓起,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学有其内在规律,目前出现“繁杂”、“臃肿”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学校管理者、科任教师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或贪多求全,急功近利;或赶时髦,追求教育“形象工程”,采用过度教学的手段。它摧毁了学生的学科兴趣,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背离了教学主旨,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
如何给“繁杂”的教学“瘦身”?笔者认为,要“瘦身”必须控制好“三维”。“维”即维度,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分析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教学要控制好“三维”,就是要从“课堂”、“练习”和“考试”三个层面把握好质与量,克服繁杂,使教学返璞归真。
一、课堂教学贵在简约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一系列的矛盾与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内容上,就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共性知识与个性知识的关系;在方法上,就是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模拟性学习与建构性学习的关系。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不同,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当下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改变,甚至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表现在课堂中就是“照本宣科”,逼学生“呆读死记”,这些教师经常拿诸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来训斥学生。表面上看,学生背了许多知识,但这种做法只能让学生获得一大堆“死”知识,这种只重视“共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缺乏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缺乏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其学习价值是极其有限的。另一种则是打着新课程的晃子,背离教学实际,闭门造车式地杜撰出各种各样所谓的“模式”,造就形形色色的“教改形象工程”。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实际,言必谈“探究”,学必须“调查”,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片面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课堂教学把多媒体的使用推向极至,视频、歌曲、图表、漫画铺天盖地;小品、辩论、竞赛、讨论样样俱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除了被“探究”一回,经历一些“过瘾”、“刺激”后,一无所获。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目标建构,内容赋权”,简言之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把培养学生“接受学习”能力和“发现学习”能力统一起来,在“接受学习”中提高“发现学习”能力;把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等“公共知识”和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探究习惯结合起来,在学习基础知识中领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真谛,实现共性知识的个性建构。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时,做到目标明确,讲授到位,简洁明了;需要学生自主探究时要大胆放手,深入探究。只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教师传授与学生的探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让课堂焕发出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从而从源头上给课堂“瘦身”。
二、作业练习贵在精练
学生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就成为课堂教学之外最重要的环节。
然而,目前中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是国人皆知的事。有媒体报道了国庆七天假学生族在网上晒作业的案例,有学生说国庆期间他有“19张试卷、23本练习、3篇作文,还有摘抄练习,国庆节只是换个地方做作业”。还有学生认为这不算什么,他有“40页英语练习册、50页数学练习册、23张卷子,还有读书笔记和20页摘抄”。
这只是中学生作业负担的冰山一角,中学生的作业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作业负担不停飚升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否合理是由这所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艺术、管理水平和这所学校科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决定的。有的学校教师急功近利,为了考出好成绩,凭自身的能力既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于是选择了一条对学生危害极大的办法——通过作业来绑架学生,布置了“偏、难、繁、杂”的海量作业。作业布置得面面俱到是教学“臃肿、繁冗”的重要表现,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情况衍生出许多悲哀的讽刺:作业旨在促进学生成功,在现实中却加速学生的失败。家长急了,政府急了,于是出现了多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布置作业的规定: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和重复的书面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而且凡是留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必须提前做。我相信这样的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已而为之,对遏制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改变观念,提高领导艺术与水平,而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入研究习题,布置作业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太少,也不宜太多;不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把握好难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精选习题,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本。教师面对浩如烟海的试卷与练习,要有一双慧眼,要对练习作出恰当的选择,删除难题、偏题和怪题以及不适合学生需求的题目,选出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样做必将事半功倍。把好精选这个关,作业的科学性、层次性、综合实践性和趣味性等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真正做到综合统筹,科学布置。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观念,减少无谓的工作环节,减轻教师负担,为教师能认真备课,认真选题创造良好的条件。控制好“作业”,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高效学习。
- 上一篇:课堂教学目标的厘定与表述
-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温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