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学生 > > 详细内容

特教中职学校按摩专业(盲人)实践性教学评价方法之探讨


  

   特殊中职学校按摩专业(盲人)部分课程实践性很强,是盲生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盲生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专业基本技能,在建立按摩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基础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对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评价方法作一些探讨。

  一、按摩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评价方式单一。按摩专业盲生的评价标准,和大多数中职学校评价方式一样,往往是采用一次终结性考试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仅仅满足了中间部分学生的需要,基础差的盲生慢慢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基础较好的盲生又容易产生浅尝辄止、骄傲自满的想法,不利于他们更进一步地提高。这种单一形式难以全面评价盲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2.综合内容欠缺。盲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普遍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学的多,不会用,用不上”。这是因为按摩专业课程内容丰富,但基本是学一门考一门。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点状的、线状的,盲生由于生理原因导致的学习障碍,使大部分学生缺乏整合知识的能力,立体的医学知识网在盲生的大脑里没有形成。各门课程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只是从本课程学习内容中选取,不具备临床综合性内容。因此出校门后,盲生面对现代人的临床疾病往往束手无策,实践性教学效果基本只剩下学生手上的力气。

  3.考核评分随意。 由于按摩专业的特殊性,按摩手法的操作能力难以量化,实训课程操作考核老师给分主观性较强。另外按摩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较少,大部分盲生无法进入较正规的按摩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实习基本上是在盲人按摩店完成。利益的驱使下,老板不可能安排资深按摩技师给予较正规的实践教学指导。但实习结束,几乎所有的实习单位给学生的成绩都为优秀,学生最后的实习成绩校内指导教师也只能凭感觉给分。

  二、对按摩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的建议

  1.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按摩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评价,可设计灵活多样的方式,根据实践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可以将结果评价、课堂记录、学生座谈、统一考核、课后作业、口头问答、知识竞赛、情景模拟操作等方法进行综合,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如湖南特教中专为了提高学生的问诊能力、答辩能力以及临床辩证能力,掌握学生对各科按摩学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知识的学习情况,在每一届三年级学生中,定期开展《内、伤、妇、儿按摩临床》辩证赛活动,活动决出“最佳辩证团队”和“最佳辩证个人”,此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在竞赛中发现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其活动形式更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师执业资格考试积累了经验。

  实践性教学评价的主体不能仅为教师,要转变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将评价主体延伸,实行多元评价。评价盲生实践成绩的主体可以包括授课教师、实践指导老师、实践单位技师或业务领导、学生在实践小组的同学,还可以包括盲生家长,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确认”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可以比较客观、公正、相对民主地对盲生给予评价,也显得更为人性化。

  2.考核内容综合化,评价模式情境化。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可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探索,对按摩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改单科考试为综合考试。比如可以结合盲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宽泛性、实用性、易操作性,将内、伤、妇、儿四科常见疾病、保健与预防、重点人群健康作为综合性考核内容,对学生的临床综合进行评估,放在学生临床实习之后、毕业前进行考核。评估内容为临床各科常见疾病;评估地点为模拟现场或学校医务室;评估办法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叙述、操作和答辩评出相应分数。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并重。定性评价就是根据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诊断思路、操作过程、手法运用等进行有针对性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肯定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强调的是操作过程;定量评价就是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确定若干评价项目,确定评价标准和根据权重给予相应的分值,然后将学生所操作过程按评价项目与评价的标准对比,给学生评定技能训练的成绩,强调的是操作结果。

  4.职业资格证为导向,终结性评价重延展。联接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的最好纽带是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学生毕业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专业课实践教学质量最直接的终结性评价。我校积极推行资格证书制度,促进盲生职业操作技能的提高,增强其就业和职业终身发展的能力。

  我校充分利用作为全国保健按摩师技能鉴定所和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师执业资格证培训和考试地点的优势,将考证的相关课程纳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使之常规化,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挂钩。在毕业之前,让学生取得高级保健按摩师证书,让学生持两证迈出校门。毕业之后,组织毕业学生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以考取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师执业资格证人数为衡量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培训课程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更是在教学内容安排及实践考核方式上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了方便,也较好地实现了对相关实践性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和延展性评价。

  在实践性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及根据具体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采用有效、合理的评价方法,使特教中职学校按摩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更能满足盲生求职、创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