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FD的高职创业教育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一 、引言
联合国《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必须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要素。同时应把创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并列到同等重要地位[1]。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创业教育课程也已经明确纳入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教学进行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目前已知的最直接和方便的手段之一。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高等院校中的创业教育纷纷借助创业实践基地或创业园等进行教学改革[2]。相比较国外而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时间较短,学生创业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教学效果都有待于进一步考察。高等职业院校的经营活动要以学生顾客的满意为基础,因此,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可以为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创业教育的服务质量、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客观的评价与参考[3]。
本研究从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出发,结合典型院校的创业教育现状,通过构建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调查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际表现,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依据
学生学习满意度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内在衡量标准”和自己“内在标准满意度”而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采取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想法和评价[4]。目前研究者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大学生所能感知到的各种校园经历的期望(既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对这种期望的满意程度。质量功能展开理论(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是一种着眼于将客户价值需求转变为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并制定产品与服务控制策略,保障提供最优效果的服务理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发与服务过程的实质也是为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客户的需要而提供创业教育服务的过程,同时需要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控制服务的流程,尽量提供优质的创业教育服务,因此以QFD理论为基础构建创业教育满意度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适应性[5]。
(二)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按照QFD理论的客户需求开发原则,首先对21名来自不同专业的毕业班学生进行个人访谈,并利用顾客回应工具(Voice of Customer,VOC)对结果进行处理。按照满意度评价应遵循的简单、科学与实用原则,构建了创业教育满意度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从课程安排(A1)、知识教学(A2)、实践教学(A3)、师资力量(A4)、项目咨询(A5)、扶持力度(A6)、校内资源(A7)、外部资源(A8)、创业氛围(A9)、知识提升(A10)、技能提升(A11)共11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对应教学过程(含理论环节、实训实践环节与师资)、创业项目的辅导与扶持、内外部环境与资源整合、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提升等四个方面。
(三)研究对象
选取广东省某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案例,该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创业教育一直实施创业课程、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该校的创业教育已经涵盖各二级学院与专业,初步实现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探索式融合。
(四)研究工具
在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创业教育学习收获调查问卷》(题目尽量避免预设倾向),共22个项目,按照重要性和满意度两个方面编制,这两个方面分别对应A1~A11题项。项目按照五级评定法编制(1代表完全不重要/完全不满意,5代表非常重要/非常满意)。
(五)研究被试
选取该校接受过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项目的大三学生,共发放问卷980份,收回有效问卷909份,有效回收率92.7%,共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外语外贸、机械电子、艺术设计、建筑工程、人文等七个院系。其中男生415人,占总人数的45.6%,女生494人,占总人数的54.4%。
三、研究结果
(一)调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达0.856;通过一半数据(454人)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大化旋转)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四个,各项目的归属与问卷初始编制思路吻合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四个方面,共解释总方差变异的59.62%。四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均超过0.8,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在0.5~0.7之间,因子间相关系数也处于中度相关水平。将另外一半数据(455人)放入LISREL8.70软件进行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数据拟合指数为X2/df=2.12;RMSEA=0.049;NFI=0.95;NNFI=0.97;CFI=0.97;IFI=0.97;RMR=0.047;GFI=0.91。说明该调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满意度体系的构建符合以学生客户需求为主的创业教育满意度评价要求。
(二)各项创业教育服务重要性及满意度项目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在重要性评定项目的均值得分均超过3分,即学生认为创业教育不仅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对创业教育的师资、创业项目的扶持与内外部网络资源都抱有较大期望,希望通过学校的创业教育提升自身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满意度评定项目得分也都在3分以上,基本达到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是绝大部分项目结果和学生期望之间仍然存在差异,特别是技能提升项目的绩差较大(PG=1.04),说明学生认为创业教育没有使自身的创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师资和知识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也与期望有一定差距(PG=0.69;PG=0.64)。最后,实践教学和创业氛围的绩差为负数(PG=-0.11;PG=-0.21),这说明学校对于创业实践教学和校园创业氛围的重视程度不足(M1=3.16;M1=3.08,在所有重要性评价得分中最低),同时通过创业教育真实载体的实践教学以及校园氛围的熏陶,学生对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学习收获超过了初始的认知。
-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 下一篇: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