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文化 > > 详细内容

论大传媒时代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一、传媒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大传媒时代已经到来

  大媒体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合。各种媒介形式统一为某种目的服务形成合力。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两天后直升机寻找空降地点的经典案例。最先是传统媒体的广播发布了“寻找空降点”的消息,然后经过互联网的信息提供,最后经报社记者的有效传输,这样把传统媒体收音机、新媒体互联网、报社记者组成了三位一体的信息通道,快速有效地将“大平头”传递到救灾者面前,为减灾赢得先机。在这次灾难救助过程中,政府信息前所未有的公开与透明,各种媒体介质齐上阵,在信息发布、稳定人心、抗震减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宣传引导上形成了强大的合力。2008年对于中国媒体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后来应对突发事件与灾难救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新媒体力量锐不可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指数字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的出现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心理需求的特点,数字技术的进步推进了这一需求成为现实可能性。

  二、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

  (一)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形式多样化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10个少数民族。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黑龙江省世居的众多少数民族都有着丰富的、保存相对完整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形式纷繁多样,既有经过整理定型的口头文化、以体型动作表现的为体态型文化,也有经过反复推敲、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造型技艺文化,还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服饰、饮食、习俗节令等综合类文化。各类传媒方式几乎都可以从这些文化中吸取素材、创作灵感和技艺,而丰厚的文化遗产搭配媒体的平台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

  1.网站

  目前,黑龙江省内还没有专门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站,相关的内容散见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以及科研院网站之中,如黑龙江文化产业网、黑龙江民族研究所等。与之较为相关的是黑龙江文化产业网站,于2009年6月开通,主管单位是省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办公室,主办单位是省文化建设促进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等单位提供技术协作,由黑龙江省翰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运营。网站主要担负宣传、介绍、推广本省文化产业,发布产业政策、搭建本省文化企业联盟、组织和举办各类相关展会和活动等职责,成为整合产业资源,汇聚国内外相关信息、项目、资本、技术、人才和产品的平台。

  2.影视制作

  影视传媒一直以来是少数民族文化保存的重要手段,因为相对较为传统的媒介可以较好地保存和传播各类文化遗产。比如纪录片等数字化技术对于保存本色文化较为稳妥。新世纪以来,如电影等形式能够潜移默化地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范围。近些年我国影视界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蓬勃兴起,并逐渐走出国门,为外界所认识和接受,如影片《婼玛的十七岁》向人们讲述了生活在红河哀牢大山深处17岁少女婼玛的一段美丽的青春故事,呈现给观众一个非常真实的云南和不加任何修饰的少数民族生活。其中演员几乎全部是非职业演员,女主角是来自红河县一中的一位地道的哈尼族高中女生,大胆采用的哈尼族语对白极大地增加原生态的异域文化感。影片不仅获得国际电影人的高度赞誉,美丽的哈尼梯田、真实的民俗风情同样带给观众极深刻的印象。类似的电影还有取材于中国哈萨克族牧民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人的爱情故事的《美丽家园》、讲述花腰彝族古老婚俗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故事的《花腰新娘》、以云南少数民族传奇故事为题材的电影《别姬印象》以及描述蒙古族女人命运的《图雅的婚事》等先后在国内外播放、参赛、获奖,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

  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的影视作品制作极大地利用了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每一部片子都具有浓郁的黑土特色,获得了外界众多的肯定和各级别的奖项,迈向了新的高度。可惜的是黑龙江省影视界却鲜有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出现,这样的差异不能不让人遗憾和忧虑。

  3.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媒

  大传媒时代已进入产业运作的加速阶段,更多力量开始主动建立独立的新媒体经营平台。以网络媒体和智能移动终端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之后,短短几年,微博发布的信息从个人的生活琐事至体育运动盛事,再到全球性的灾难事件,它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网民们表达意愿、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