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t Services)是指为了满足生产者的生产、商务等活动,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在特定的市场中向生产者提供保障性服务的行业(王岩,2010)。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是与制造产业等工业部门具有直接相联关系的一个配套服务业,只为进行再生产的企业服务,并不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服务。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说法,最早出现于1966年美国的经济学家H.Greenfield对服务业的分类当中,认为其是指对市场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的投入,即用来为最终商品和服务生产活动服务的非原材料式的投入。后期在研究服务业的功能分类时,Browning和Singelmann指出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济等行业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再后来又把会计、中介机构、银行、广告、市场研究与咨询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纳入了生产性服务业当中。在国内我们通常把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统称为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一般服务业的特征外,还表现出与其他产业截然有别的特性,首先,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表现为无形的“产业结构优化”,即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其次,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生产进行的中间服务,而非最终服务,其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最后,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过程集聚了大量的人力和知识资本,成为现代产业重要的竞争力源泉(王静等,2012)。实践证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取得了长足性发展,回顾经济增长变化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年底,河北省服务业法人单位达到4.07万个,实现收入2875.21亿元,同比增长27.4%,增速提高了13个百分点(刘须奎等,2011)。其中,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计算机软件业所占比重和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当前,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从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区域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总的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还不容乐观:
(一)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低
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比例结构不难发现,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非常高,一般达到60%以上,是经济增长中增速最快的行业。河北省是一个工业大省、农业大省,服务业发展缓慢,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比较小,尚不足18%,相比国内外发达地区的30%-40%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彭晓静,2012)。
(二)内部层次结构水平低对生产制造业支撑力度不足
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不同的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是以金融保险、咨询、科研、商务等附加值比较高的部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的。而目前河北省的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是传统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比较发达,而新兴的金融保险、咨询决策、科技研发、广告设计、商务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而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竞争力的公司少得可怜,与沿海地区有着较大差别,在对生产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支撑保障方面明显力度不足,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城市化水平低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对于全国而言,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造成了当前制造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布局相对分散,从而进一步导致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导致其发展积极性不高,水平偏低。尽管近年来的城镇化水平在逐步加快,各种产业园区也已形成初步规模,但关于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会计、法律、咨询、广告、人员培训等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生产性服务业关键环节仍在制造业内部自我消化完成,并没有推向市场由专门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完成,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没有集聚的态势,难以对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有效的支撑(胡振虎,2011)。
(四)缺乏合理的区域协调机制和产业组织模式
受我国行政区划的限制,各地方政府往往具有狭隘的地域经济观念,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缺乏大局意识,区域协调机制和分工合作水平比较低,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在这一层面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没有沟通与协作,各种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效率低下;二是受京津地区“虹吸效应”的影响,河北省在人才、技术的开发、保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高端人才极度匮乏(王洪冉等,2013)。产业科学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具有竞争性标准、规模经济和不同时期不同特征的特点,并以政策为主要手段。发达国家的产业组织模式主要有政府推进型和政府规制型两种,分别以日本和美国为代表。其中政府推进型的产业组织模式,由政府作为主导,鼓励竞争和兼并,以规模经济来提高竞争优势;政府规制型产业组织模式,反对垄断,倡导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两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在各自的领域都发挥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但目前河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还没有成熟的产业组织模式,需要逐步进行完善。
- 上一篇:集群嵌入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参与意愿研究
- 下一篇:出版新时代编辑的价值导向与文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