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引言:
倡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起。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的整体提升,这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然而,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本身存在着一些漏洞,再加上受现代网络信息的冲击,致使一些县级公共图书馆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县级图书馆管理的高效化和高质化,已经成为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县级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目前关于县级图书馆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开展的:一是对县级图书馆发展现状问题的实例研究,即对某个县级图书馆的自身资源存储量、类型、职能划分等进行分析,这个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实地调查研究和实例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掌握该馆发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分析得出该馆的发展空间限制,针对该馆存在的特定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打破之前的发展限制,为县级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的见解。二是关于县级图书馆发展模式的研究,这主要是从县级图书馆建设模式应该跟上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一角度来研究的,即县级图书馆不再只是按照传统的借阅部、还书处等简单的模式来运转,而是应该跟上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脚步,将信息化、数字化的概念引进图书馆建设中。传统纸质资源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图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对图书馆的经费也是一种考验,因此使用现代化网络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信息,构建完善的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也是当前县级图书馆应该着重建设的方面。三是对县级图书馆为下级机构服务的研究,也就是对乡镇、农村等文化站提供服务,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图书馆的资源,得以实现信息共享。“十一五”规划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摆到了突出位置,而村民素质的提高才是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所以县级图书馆等基层机构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知识的源泉,是农民学习知识的教育基地,通过县级图书馆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宣传图书馆的新功能,吸引更多的村民来利用图书馆,实现基层文化系统的信息共享。从之前学者们的研究来看,县级图书馆的模式正在逐步与现代化社会接轨,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文献的存储和借阅模式,而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建设还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等因素,因此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县级图书馆现状的了解,提出一些建设县级图书馆的思考和建议。
2、县级图书馆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比较多,而这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农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而县级图书馆的建设,更大的群体是农民,服务农民,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建设县级图书馆是广大市民学习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县级图书馆对于再教育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县级图书馆是文献资料整理、收藏、利用和传播的中心,是当地广大市民,师生学习、研究和教学的中心是学校的信息窗口,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信息源。
3、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决定其经费供给形式,由政府财政划拨,这当然属于标准的计划经济产物,图书馆管理也带来吃“大锅饭”的印记。上级划拨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服务水平上不去,自身建设与现实需要脱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削弱,干好干坏一个样,应付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资金短缺,服务方式滞后,不能满足读者个性需求。图书馆大多没有完善的评估制度,难以形成制约要件,只看统计数字,不看质量检查,图书馆管理还处在看门守院的水平。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管理现状,就必须要打破“大锅饭”,要引入竞争机制,使馆员产生紧迫感、危机感,建立经营服务型双重管理体制,变“输血”为“造血”,这才能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建立经营服务型双重管理体制,这是县级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图书馆是国家投资兴建的,但政府资金支持不足也是难以破解的难题,等米下锅的日子当然不好过,在短期内国家无法划拨图书馆建设经费的情况下,如果图书馆还像原来那样等、靠、要,就会错过发展良机。所以,只有主动出击,建立新的机制,改变经营策略,优化服务方式,主动适应改革,才能获得图书馆的新生。
4、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面临的困境
4.1、管理经费不足,馆内软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一般说来,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十分微薄,难以支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建设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不够深刻,不愿拿出过多资金来建设公共图书馆,导致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馆内购书费、运行费、维护费、业务费等软件设施跟不上,资金短缺还使得一些县级图书馆建筑或使用设备老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公共图书馆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不完善的软件设施也导致公共图书馆很少有人问津。
4.2、管理方式落后,严重影响图书馆管理质量
目前,我国很多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依然延续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手工编目、手工借阅、半开架或闭架借阅,服务方式依然采用馆员与读者面对面的服务等,这种落后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不仅严重影响到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常常导致读者与馆员难以有效沟通的局面,造成读者对图书馆管理服务不满。
4.3、人事安排存在局限
在人事制度方面,县级图书馆虽然是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但隶属文化部门管理,一般情况下,图书馆领导班子都是由县委委派的,管理员也是由县里安排的。在很多领导看来,图书馆工作简单清闲,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干,安排人员时,老弱病残者多,或者领导亲属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而且层次差异很大,这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严重隐患。
- 上一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下一篇:论物业管理合同的变更和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