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党建 > > 详细内容

探索腐败现象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 党建论文


   每年国家查处的腐败案件高居不下,一方面表明了党和政府从严惩处腐败现象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反腐败力度如此之大,廉政教育警钟长鸣,为何越反越腐?似乎措施越来越不奏效了呢?这是否意味着迫切开辟一条新的反腐道路呢?当今心理学逐渐流行并广泛运用,在促进人们工作生活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尝试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分析和防范腐败现象,不失是一个新的方向。

  一、腐败心理分析

      腐败行为背后必定有腐败动机,腐败动机又来源于腐败心理。腐败心理平日非常隐蔽,藏在当事人内心深处,迫于社会压力,根本不会去表达,去面对,但它就在那里待着,安静而又偶尔躁动,宛如一只耐心极佳的猛兽,静静地守候着属于它的食物,伺机而出。那么,这些腐败心理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从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有四类心理:拜金心理、不平衡心理、从众心理、唯权心理,它们又分别来自相关不正确的信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类:拜金心理。

      信念1:有钱就是成功,没钱就是失败。

      抱持这种信念的人,一切向钱看,崇拜金钱,眼中只有钱,金钱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羡慕有钱人,对有钱人趋炎附势,鄙视穷人,对穷人不屑一顾。这种人同时还特别害怕没钱。

      信念2:有钱就能换来一切。

      抱持这种信念的人,以为有了钱可以换来幸福,可以换来爱人,可以换来快乐,可以换来健康,可以换来羡慕。于是他们一个劲地追求钱,渴望有一天赚到足够的钱,然后去换他们的幸福。真的能换到吗?不一定。

      信念3:好生活就是吃好的,穿好的,住高档的。

      抱持这种信念的人,贪图物质享受,爱攀比,高消费。不顾自己经济实力,样样讲高档,款款讲名牌,名车名包名烟名酒,消费无节制,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只能向外伸手。

      抱持上述三种信念的人,注定成为金钱的奴隶,对金钱充满渴求,欲壑难填,贪婪成性,有多少钱都不觉得够,这其实是他们内心空虚的表现。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赚钱,一旦碰上行贿意向人,就象猫闻到鱼腥味,立刻兴奋无比,更有甚者,胆大妄为,主动索贿。

      第二类:不平衡心理。

      每天打交道的老板,比自己富足几十、几百倍,开名车,住豪宅,豪华旅游,举手挥掷几十、上百万。可是自己供房贷,供车贷,养妻子,养小孩,养父母,压力大,头痛心烦寒酸。他们凭什么就赚那么多钱?我每天为他们服务,审核审批,承担风险,他们吃香的,喝辣的,我却只有那么点死工资,生活艰辛,日子难熬。这种不平衡心理会不断累积,心中抱怨、愤怒也会累积,当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刚好又碰到不良老板们的诱惑,内心防线顷刻瓦解,必然选择违规受贿,以权换钱,换取内心的平衡。

      第三类:从众心理。

      中国文化重感情,讲人情。当今社会风气仍然流行办事找关系,办成事后送钱送礼答谢一下很正常。大家都习惯这种模式,默认为潜规则,心知肚明,很多领导也那样,一点也不奇怪。当有亲朋好友求情时,我不给面子,我就感觉另类了,就孤立了,没朋友了,也不好意思再面对他们。于是,在身边人的压力下,碍于面子,迫于人情,防线松动了,退一步吧,大家都那样,我干嘛那么坚持,不近人情,再退一步吧,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防线就这样逐渐崩溃了。

      第四类:唯权心理。

      这一类人唯权是从,他们一方面追求权力地位,把名誉地位看得比什么都重,苦心经营只求当官,不惜舍弃一切来换取权力,包括原则良心;另一方面,对领导言听必从,不管党纪国法,领导打招呼的,全部照办,毫无党性原则,只为讨领导喜欢,博取升官,只要能升职,做哈巴狗都可以。这类人一旦不慎遇到腐败上司,注定被拖下水。

  二、相应对策

      以上四类腐败心理及背后的信念就是当今腐败现象的根源,要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杜绝腐败行为,就必须从源头上消除腐败心理及信念,重建健康心理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断绝腐败丑恶之心,重建廉洁高尚之心,从而打造一支廉洁爱心的公职队伍。具体有以下三条措施:

      (一)把心理学纳入日常学习课程中,请心理专家上课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官员认识某些价值观念、利益取舍等方面的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树立健康心理,把追求幸福生活作为人生目标。

      (二)组织开展心理测评,并将心理辅导、心理测评纳入纳入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中,对有腐败心理倾向者开展个人心理辅导,及时疏导官员内心的情感矛盾。

      (三)对重要岗位人员,引导官员进行自我调节,重构价值观,及时适应社会,引导他们面对内心的阴暗面,敢于曝光阴暗面,疗愈内心,重建光明心态。

      心理学介入预防腐败符合当今社会趋势,对防范社会不良心态侵蚀有很强的针对性,从内心深处提前处理腐败心理来预防腐败,是有根本性、预防性和时代性,成本低,效果好,相信这将会独辟溪径,成为日后预防腐败最强有力的武器,成为反腐倡廉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