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古代诗文选—五言律诗
行尽湖南路,搜奇得洞天。玲珑开玉宇,濆泼泻幽泉。
共讶神藏久,因留我到扳。文章看不尽,总不费雕钻。
【作者】蒋信:明代武陵人,曾任贵州提学使。南去广东,路经临武,见山水之美,留连旬日方去。作此诗时,年已七十。
晨光方射牖,幽鸟递声圆。似快知机逸,还欣出谷迁。
【作者】邓应化,临武人,清康熙十八(1679)年岁贡。
【注释】解愠弦:即舜帝坐在韶石上操弦弹奏的《南风操》。
银榜非天设,胡为似琢磨。悬崖琼玉砌,斜径羽禽过。
日霁苔成篆⑴,风飘岚作緺⑵。题名龙虎客,视此竟如何。
【作者】卢祖成,临武人,秀才。
【注释】⑴苔成篆:藤萝,苍苔弯曲攀附在石上,就像一个个篆体字。⑵緺(wó):青紫色绶带。
蒋自修二首
九日游东云山
寻胜登临日,西风卷落尘。白云归薄海,秋气荡空旻。
杖入孤峰健,心忘百虑真。开襟天宇阔,极目雁南宾。
【作者】蒋自修,字如如,临武人,清顺治十六(1659)年岁贡,任云梦县训导。
【注释】旻:秋季的天空。
春 郊 漫 兴
何事系春游,良辰理钓钩。晴招昨岁燕,花放一天鸠。
探柳来青眼,纫兰愧白头⑴。 孤怀安所寄,芳意满汀洲。
【注释】⑴纫兰:屈原:“纫秋兰以为佩”。
李晋兴二首
和蒋邑侯登韩张亭春眺
(一)
亭外春光媚,芳菲化雨天。三春间永昼,一鹤远飞烟。
花绽红迎目,秧分绿遍田。神君来咳唾,幽响答鸣泉。
(二)
四面烟霞迥,凝眸百媚生。无松堪种就,有竹待删成。
涨起来龙跃,林深杂鸟鸣。晓峰横翠霭,疑雨却惊晴。
【注释】蒋邑侯:即蒋元楷,顺天大兴人。清康熙四十九(1710)年任临武县令。
邝兆璇一首
秀 岩
秀峰平地耸,岩穴洞天幽。碧水迷来去,苍烟忽放收。
斧斤何日劈,台阁此时留。翘首仙翁迹⑴,凭谁问所由。
【作者】邝兆璇,临武人,秀才。
【注释】⑴仙翁迹:岩中有石似棋盘,传说有仙人在此下棋。
雷尚白二首
登金仙岭⑴
蹑屐金仙顶,翘然四望通。放怀高碧汉,回首落青虹。
灶访云霞外,凫栖石涧中。仙人终不见,斜日半规红。
【作者】雷尚白,临武人,清嘉庆十四(1809)年岁贡。
【注释】⑴金仙岭,在金江镇境内。海拨1283.7米。相传金仙在此得道飞升。1996年发现这里的山势为一长3000余米,头高350余米,颅宽200余米的天然卧佛。
马 侯 庙⑴
古庙高岗里,经今几度秋。层云堆涧外,远树插山头。
岫翠当窗列,泉清绕屋流,旷怀思汉代,铜柱有勋猷⑵。
【注释】⑴马侯庙:即马侯岭下伏波阁,原塑有马援像以纪念。⑵铜柱:东汉马援征服交趾,平定征贰,征侧“叛乱”后,立铜柱以为纪念。
龙 洞 烟 云
岂有飞腾物,而藏洞壑边。只因高卧惯,遂使古湫传。
烟自重重绕,云知片片旋。如霖资岁旱,底事伏林泉。
【作者】杜峻元,临武人,清乾隆时县学增生。与弟杜甘棠创办云汉轩义学,为临武规模较大之民间义学。
妙景藏无尽,岩前景倍增。风清崖叠叠,月白石层层。
松动涛声起,泉香桂魄凝。拨云寻古寺,为访六朝僧⑴。
【注释】⑴六朝僧:并非实指。句从钱起《江行望匡庐》“犹有六朝僧”化来。
李继渤一首
一溪修竹好,不隔水云隈。晓雨阴初荫,寒烟手自栽。
影移秋夕到,薰引故人来。草阁闲敲句,新凉伴酒杯。
【作者】李继渤,字少山,临武人。
【注释】黄门岩,即黄门口。
歇马临阳望,居民十万烟。缭垣皆白屋,过目总青天。
署枕韩山麓,门环武水壖。河阳花作县⑴,怀古缅前贤。
【作者】麦连,广东东莞人,清嘉庆二十二(1817)年任临武知县。次年卒于官。修成《临武县志》(嘉庆版)。
【注释】⑴河阳花作县,《晋书》潘岳为河阳尹,民有拖欠赋税的让栽一株桃树,便免除拖欠的税,到离任,全县遍地桃花。
异代曾文恪⑵,今犹说木天。中堂书玉署⑶,内殿撤金莲⑷。
旧塔依南郭,高风缅昔年。贡名称大士⑸,白蜡愧青钱⑹。
【注释】⑴木天塔:在今武水桥南副食品加工厂一带。曾宗伯,即曾朝节,曾任礼部尚书,故称。⑵文恪:曾朝节死后,谥文恪。⑶中堂:曾朝节探花及第后,先授翰林院编修,后任礼部尚书,授大学士。明清两代大学士在文渊阁的中堂办事。故称大学士为中堂。玉署,本为官署的泛称,后专指翰林院。⑷撤金莲:金莲为金莲烛的省称。唐代的令狐陶、宋代的苏轼在皇帝召见时,都有过皇帝令人用金莲花形的烛台持烛送他们回家的故事。这里是指曾朝节常在皇帝前应对。⑸大士:道德行为高尚的人。⑹白蜡愧青钱:唐代张鷟才学出众,万选万中,时人称为青钱学士,而明经董万却九上不第,人戏号白蜡明经。诗中此句即用这一故事。
把臂凌虚望,长空何泬寥⑵。塔犹蟠地岫,身已到云霄。
咳唾风生玉⑶,讴吟响拂杓⑷。慈恩辜壮志,回首发萧萧。
【注释】⑴文明塔:即南塔,在今气象站院内。⑵泬寥:泬,读xuè。萧条无云。⑶咳唾风生玉:咳唾,比喻人的言论。唐李白《妾薄命》:“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⑷响拂杓:杓,一种云形。这里含响遏行云的意思。
谁欤夸甲第,今古事难休。教子依平晏,藏书仿邺侯⑵。
云霄千里志,风雨一灯秋。拜献宁无术,端宜闭户修。
【注释】⑴培第轩:在城关镇杜家村内,为杜峻元所建。主要为藏书之处。⑵邺侯:即唐李泌,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后用以称人之藏书为“邺架”。
莫谓萧斋冷⑴,开轩引兴长。晴岚拖秀色,霁雪映斜阳。
架喜书千卷,庭惭笏满床。回看天尺五,努力共腾骧。
【作者】杜森荣,临武人,增贡生。
【注释】萧斋:书斋的别称,兼取萧瑟义。
文昌祠晓望⑴
徙倚栏干望⑵,春深气盎如。卧杨啼搏黍⑶,寒沼落舂锄⑷。
画栋云连浦,长空水一渠。征人何辐辏,裹飰趁村圩。
【作者】夏普:常宁人。
【注释】⑴文昌祠:在旧城东门外。内供奉文昌帝君。抗日战争时期,改为忠烈祠。⑵徙倚:站立。⑶搏黍:即黄鹂鸟。⑷舂锄:即白鹭鸟。
觅路来归客,敲门寄宿人。寒风侵瘦骨,骤雨洗征尘。
白浪高浮榻,洪波半湿茵⑴。少焉残月上⑵,依旧见前身。
【注释】⑴茵:垫床之禾草一类。⑵少焉:一会儿。
岭际雪封梅,狂飙霁色开。琪花连舜岭,玉屑积瑶台⑴。
日落云无脚,蟾升蚌有胎⑵。韩张亭上望,一幅画谁裁。
【作者】邱教谆:临武人,清嘉庆二十五(1820)年恩贡。
【注释】⑴琪花、玉屑:均指雪。⑵蟾:指月亮。蚌胎:指珍珠。古人认为蚌孕珠与月的圆缺有关,唐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月圆知蚌胎”。
薄暮双溪望,残红落照初。晚风号草树,秋水卧龙鱼。
【作者】黄道茆:临武銮一乡人,清嘉庆三(1798)年中举,曾任云南弥勒县知县,南安州知州。
【注释】双溪书院: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05),地址在临武一中院内。
妙辟玲珑境,参差众壑环。白痕浓淡里,香气有无间。
朗映霞千丈,凉生月一弯。半楼闲领略,得句未曾悭⑴。
【作者】李光柳:临武人,秀才。
【注释】悭:缺少。
清晨登古刹,百卉满江滨。柳絮初烘日,梅花旧入春。
踏云双不借⑵,护法一无尘⑶。欲访鸡园事,远寻世外人。
【作者】邝兆璘:临武人,例贡生。
【注释】⑴多宝寺,旧址在县城西关外,南宋咸淳二年(1266)建,初建时,乡民黄千仓即捐田139亩余,为县城附近一大寺院。⑵不借:麻织草鞋,因物贱不借于人,故名。⑶一无尘:即佛家语的一尘不染。
东城外观刈稻
络角星河近,枷声此乍闻。腰镰垂片月,背篓载残曛⑴。
苦忆锄禾辈,欢怜拾穗群。临阳千万户,户户卷秋云。
【注释】曛:黄昏的太阳。
游 秀 岩
岩扦碧云间,风清六月寒。星悬空洞晓,漏滴水声残。
药灶灰千劫⑴,樵柯烂一盘⑵。崆峒何处觅⑶,只在个中看。
【作者】邝祥庆,临武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岁贡。
【注释】⑴药灶:指道家烧丹炼汞之灶。⑵樵柯句:用晋王质入山砍柴,见二仙人下棋,停步细看,待一盘棋下完,回头看自己的斧头(柯),已朽烂了的故事。⑶崆峒:山名,古人认为是黄帝问道之处。
散步文明寺,登临一望秋。天空孤月上,岫远片云浮。
落唾生珠玉,高声接斗牛⑴。螺杯频共举,莫慢负斯游。
【作者】杜方陵:临武人,秀才。
【注释】斗牛:两星宿名。形容塔高,声音可达斗牛两星。
绣 龙 岩 写 怀
忽见云霞起,层岚恰荡胸。为霖心跃跃,炫彩锦重重。
峭壁留奇迹,悬崖隐异踪,丰城光射斗,剑气欲成龙⑴。
【作者】唐冠贤,临武人,清道光十九(1839)岁贡。唐景皋之父,好读书,时人称之为“书痴”。
【注释】丰城:在江西省。传说魏晋时,雷焕任丰城令,见有紫气上彻于天,掘狱屋基,得双剑,一为龙泉,一为太阿,后龙泉入水化为龙。
远溯重华帝⑴,南巡到此中。登峰寻跸道,入寺访离宫。
九奏形留石⑵,三呼祝类嵩⑶。山头遗像在,凭吊意何穷。
【注释】⑴重华:舜帝名。⑵九奏句:指舜帝弹奏《南风操》所坐之“韶石”。九奏:乐奏九曲。⑶类嵩:汉武帝登嵩山,吏卒听到三次高呼万岁的声音,后来诗人祝颂帝王时,常用“嵩呼”、“类嵩”。
信是藏无尽⑴,灵岩久孕奇。仙枰长日静,石乳隔年垂。
月朗三秋候,风寒九夏时⑵。何人题峭壁,仿佛米公碑⑶。
【注释】⑴岩中有宋赵汝瑄摹刻之“无尽藏”三字。后人多认为是东汉蔡中郎之字。非。⑵九夏:夏季九十天。南朝萧统文:“三伏渐终,九夏将谢。”⑶米公碑:即王淮所摹刻之“秀岩”二字,说是北宋米芾写的。但杜万程也不信,故用“仿佛”二
字。
为爱新荷好,幽溪点点悬。碧原明似镜,青合小于钱。
贴水形疑幻,凌波影欲圆。留渠倾万选⑴,谁与斗芳妍。
【作者】杜成玠:临武人。由廪生入贡。
【注释】万选:是对应第四句来的,有“青钱万选”之意。
- 上一篇:临武古代诗文选—七言古诗
- 下一篇:临武古代诗文选—七言律诗(一)